价格红线屡被突破 谁该为通胀负责?
文钊
2010-12-02 07:14
订阅

经济观察网 文钊/文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在12月上旬召开。已经有专家建议,将明年的通胀率控制线提高到4%,据说这跟中国经济增长率更为匹配,也符合未来一个时期的价格预期。不知道这是否一种新思维——至少过去几年中,中国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直是8%,通胀控制线则从3%到4.8%,起起伏伏,好像也没有谁说这有什么不匹配。

直观地看,至少跟经济增长率相比,中国宏观部门对通胀的容忍度是经常变化的。如果我们假定,8%的经济增长率对应3%的通胀率比较合适——实际上过去很多年,在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的时候,针对宏观经济四大目标组合,很多专家都是这样说的。那么,4%也好,4.8%也好,又该如何理解呢?

更何况,自2003年以来的这个经济周期中,给人的印象,通胀控制线基本上成了摆设。 

首先越线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2004年确定的通胀控制线是3%,实际上当年通胀率是3.9%,2007年的控制线是3%,当年实际通胀率4.8%,2008年,因为前一年物价涨幅过高,而且仍然保持上涨趋势,所以当年确定的控制线是4.8%,即使如此,这一年物价实际涨幅也达到了5.9%。今年的情形,有关部门负责人已经确认,物价涨幅会超过3%的预期控制线。

从货币政策调控来说,即使通胀率不作为盯住目标,将通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来看,一旦通胀超过控制线,意味着经济中流动性可能过多,央行应该采取措施回收流动性,包括提高利率以矫正资金价格信号。但是实际上,过往的几次加息,在时机选择上,往往跟通胀率逾越警戒线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比如说,2004年10月29日,央行在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后首次加息,而通胀率在当年3月份就已经超过3%的警戒线,至当年7、8月份达到峰值,都是5.3%。当年10月通胀率是4.3%,实际上已经进入下行通道。此后两年间,通胀率年同比增长率都没有超过2%。

央行在2006年曾经两次加息。其中2006年4月28日仅仅提高贷款利率27个基点,8月29日存贷款利率分别提高27个基点,当时的通胀率也都没有超过2%。但当时投资增速过快,外汇占款规模均剧增,加之股市红火,央行需要通过吸收流动性以抑制投资和信贷扩张。实际上,2006年的信贷扩张,为2007年的通胀已经埋下了伏笔。

2007年3月,当通胀率在24个月之后首次超过3%的调控线,达到3.3%时,央行马上加息27个基点,此后通胀率一路走高,央行在当年6次加息。此轮通胀峰值,出现在2008年4月,通胀率达到8.5%。不过,央行在2008年没有一次加息,但仍以持续的提高准备金率进行紧缩。2010年的加息,央行选择在10月20日,通胀率达到了4.4%,;实际上价格升势形成,是在7月份,当月通胀率达到3.3%。不过,央行虽然在7月份就已经提出要管理好通胀预期,但是此后几个月却选择了按兵不动。

央行为何在通胀率超过控制线的时候按兵不动,可能有种种解释。但是有一种情形可能是存在的,比如说2004年,很多人还在谈论温和通胀有益经济,在谈论中国企业对利率不敏感,包括认为加息可能损及中小企业融资,等等。2004年人民币面对升值压力,很多学者也在讨论通过通胀以对冲升值压力,实际上,2010年有同样的言论。很难说这些言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但是,影响一定是有的。为什么每次加息,市场都会觉得加息太晚,大体也是因为如此。因为警报响过很久了,你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反应。

对通胀的调控很重要的就是预期改变。通胀率逾越控制线数月,宏观部门不做对策,有时候有关部门还常常发表物价保持在警戒线内没有问题的观点,结果实际价格却往往让这种预测落了空。一年如此,数年如此,结果就是,下一年价格涨幅刚超过控制线的时候,居民更多的时候不是选择相信全年价格将会保持在控制线以内,而宁肯相信,价格还会继续涨下去。

对消费者来说,在通胀率超过控制线的情况下,同样的收入增长水平实际上是打了折扣的,通胀可能高估收入增长和居民实际收入,比如说,一些原本不够个税起征点的居民,很可能因为过高的通胀率,导致其名义收入超过起征点,从而被征税。而且,过去几年的情况是,每次通胀越线,都可能导致存款负利率,百姓存款实际上是缩水的。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越长,百姓就越可能有通胀恐慌,就希望拿钱去做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对冲通胀,这也导致每次通胀率越过警戒线,而央行迟迟不动的时候,都会出现存款大搬家的情形。

而这也使得调控本身更加困难。警报响起,宏观部门不动作,最终调控目标屡屡落空,必然让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觉得这个通胀控制线是可有可无的,是可能为其他目标所冲淡的,企业或者居民,都会根据这种预期调整自己的经营和生活,由此就带来更大的涨价压力。这就形成了通胀的自我实现和强化。而且也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投机炒作的盛行。

一旦通胀之势真的形成的时候,很多人又开始说利率工具等市场调控无用论,或者不能解燃眉之急,不能立竿见影。结果必然就是直接的价格管控走上前台,或推迟涨价,或者干脆不让涨。从2004年到2010年,大体的线路都是如此。

而这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从2003年有关部门就在讨论资源价格改革的问题, 2005年、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曾提到要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所以通胀控制线实际上也为价改预留了空间,但因为此后价格预期不低,很多改革并没有启动。事后这又被指为错失资源价改良机——2005年价格控制线是4%,实际涨幅1.8%,2006年控制线3%,实际为1.5%。 

但是在通胀水平高的年份,就更没有谁敢擅动价格杠杆了。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至今改革难以推动。最近很多地方叫停了天然气涨价方案,这说明包括此前的电价、水价调整方案都将搁置,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又将推后了。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