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天价酒”事件岂可草草收场
魏英杰
2011-04-26 10:49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魏英杰/文 喧闹多日的中石化天价酒事件,终于有了处理结果。中石化于4月25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会上通报了事件调查结果,并宣布免去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职务,降职使用,已经消费的131100元红酒的费用由他个人承担。上述决定已经形成了调查报告,于4月23号由鲁广余签字确认。

这个结论仍然难以打消公众的重重疑虑。许多人大概和我一样,免不了要质问一句:难道就这么结束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结论都不能让人满意。比如说,中石化调查认为,鲁广余购买高档酒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严重违反了公司决策制度和内控制度;二是未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就擅自购买,运作过程不公开不透明,逃避监管;三是通过虚假手段应付上级检查、欺骗组织,严重损害了中石化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且不说上述调查结论明显存在切割嫌疑(即把所有责任推给鲁广余一人),既然其行为涉及严重违规,中石化仅仅给个降职使用以及个人承担相关费用的处理,这也太避重就轻了吧?

又比如说,调查显示,鲁广余打着为公司进行业务活动的名义,总共花费了将近159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大量红酒和白酒。这表明,这些高价酒全部是用中石化的钱购进的。那么,这里头是否涉及挪用公款,又是否涉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这些问题都有必要搞清楚,并给公众一个明确答案。这并不是说,只要这些酒已经出售或部分还在仓库,其性质就有所不同。退一步讲,就算按中石化相关负责人日前所表示,这是“违规购买高档酒”的行为,这个处理结果也不无敷衍了事的意味。

让人吃惊的是,原来早在4月份网友晒出发票前,去年10月中石化总部就已接到接到群众举报,并在检查发现问题后,责成鲁广余立即整改。可在被责令整改后,鲁广余仍然采取若干虚假手段应付上级检查。甚至在事件曝光后,面对如潮涌来的批评质疑,广东分公司居然还公开发布消息称:“这批酒是公司正常的商品购进,属于公司‘非油品’经营项目”。这说明鲁广余不仅对总公司撒谎,还公然对社会撒谎。态度如此恶劣,性质如此严重,相关处理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又如何能够服众?

事件发生后,中石化相关负责人称,人民群众有权利对中石化提出批评。社会公众对中石化有意见、有看法,说明中石化的某些工作还没做好、部分责任还未尽到。据悉,中石化还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在全系统立即展开自查自纠工作。但从相关处理来看,很难让人相信中石化自查自纠的态度和决心。闹了半天,原来所谓自查自纠,所谓整改,却是这么个样子。这不能不能让人感慨:人民群众固然有权利对中石化提出批评,可中石化却也有能耐拒不接受批评。说白了,这不过又是一个“老子监督儿子”的故事翻版,公众再一次白白浪费了表情。

这种耍太极拳式的监督与回应,当前似乎颇为流行。例如,前阵子被曝光的染色包子事件,有的涉案超市居然把自己打扮成了苦主,一味撇清责任不说,还声色俱厉地谴责黑心作坊,搞得跟没事人一样。从这也体现了,由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的双重缺失,有些单位、企业对来自公众的舆论批评表现冷漠,根本不当回事。这不仅让人们感到很受伤,甚至还会激起公众对政府监管能力的失望情绪。倘若中石化天价酒事件就这么草草收场,最终公众可能连质疑批评的热情都丧失了。而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