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奶”声名狼藉乃“命中注定”
鲁宁
2011-04-28 10:5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鲁宁/文 4月22日发生在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奶”事故再次重创了早已脆弱不堪的中国乳制品行业,而蒙牛则再次身陷“毒奶漩涡”难以自拔。

“学生奶”属于受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管制的“专供奶制品”,当地政府也深陷其中不得不面对舆论的“煎熬”。

仅陕西一省,“学生奶”份额主要由蒙牛、伊利等奶业巨头瓜分,在本次事件之前的一年里,蒙牛也包括伊利等品牌的“学生奶”,已连续出现过六次导致喝奶学生出现集体性不适、腹痛、呕吐等安全事故。

鉴于兹事体大,蒙牛及当地政府的应对心急火燎,事故调查比一年内发生的前五次事故的调查快了一些。26日下午,当地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以338字的篇幅发布了事故调查通报。

通报的主要内容称,经检测:一、抽检牛奶各项指标不超标,奶制品符合国家饮用奶标准。二、饮用奶及学生呕吐物、粪便,未检出致病菌。”通报未解释导致200余学生出现不适、腹泻、呕吐的具体原因。

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份极不负责任的通报,是一份大事化小试图“蒙混过关”的通报。今天,该通报经纸媒披露并经网络传播,民意普遍对此表达强烈不满。

不过,“学生奶”声名狼藉久矣,完全把愤怒发泄到学生奶的供应商头上(笔者并非替蒙牛代言)并不能阻止下一次“学生奶”事故的发生,当“学生奶”还在娘胎中孕育时,老天爷早就前提注定了在中国的政经生态下,办好这件事绝对不可能。

“学生奶”在中国出世已满11年。2008年由农业部牵头,教育、卫生等七部委联手推广“国家学生奶计划”。该计划的初衷是改善全国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尤其是保障家庭困难学生每天都能摄入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顾名思义,该计划必须定位于“社会公益”,由财政提供足额补贴和扶持才有可能推广。

然而,当时的中央政府既想做“好人好事”收获舆论赞誉,又不肯花费真金白银。于是就想到了行政许可这一招——天真地以为,经招标获取“学生奶”市场份额的乳制品企业,可凭借“薄利多销”来实现正常赢利。

殊不知,“学生奶”质量风险极高,要确保质量撇开生产环节不言,其物流配送成本就远高于普通商品奶。于是乎,拿不到财政补贴的中标企业捏了个烫手山竽,又不肯轻言放弃,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立即感染到了“学生奶”……

到2003年,“学生奶”质量事故迭出,弄得国家七部委“灰头土脸”无地自容。当年底,七部委痛下决心,把“学生奶”的推广监管责任一古脑儿“卸”给了地方政府,由各省市负责实施。地方政府同样不肯掏钱,而行政许可权下放导致腐败风险放大,有机会指染“学生奶”的地方机构,纷纷将此作为寻租获利的“冤大头”,开始大行“雁过拔毛”。

如此一来,中标企业更无利可图,偷工减料等不法勾当加码,质量丑闻更趋突出。最典型的不地道是,有的中标企业居然将含乳饮料代替“学生奶”坑害学生。为规避地方深陷“学生奶”事故的政治风险,加上地方上仍不肯为“学生奶”提供财政补贴,有的地方政府譬如上海,干脆直接取消“学生奶”以图个“耳根清静”……

时至今日,“学生奶”不但声名狼藉,而且在多个省市早就名存实亡。就是仍在勉强推行的省市,到了县及县以下,大多也呈偃旗息鼓状。有个官方数据一不小心被“泄”了出来,推广11年的“学生奶”,目前被全国中小学生饮用的覆盖面依然不足1%……

把话说到这份上,以下两条结论顺理成章:

其一、包括本次陕西“学生奶”事件在内,每一次同类事件,“学生奶”的供应商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狡辩不了的,也是花钱公关抹不掉的企业污斑。就以蒙牛为例,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添加IGF-1争议,2010年蒙牛与伊利的“公关大战”,再到本次“毒奶漩涡”,这家牛皮哄哄的乳业巨头几乎每年一次“特大事故”,中国消费者已对其彻底丧失信任。

其二、假如“学生奶”还要继续推进下去——真正推广开来,必须把它纳入“社会公益”项目的范畴之内,把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权重新上收至中央政府,最大限度地剥夺地方政府机构指染“学生奶”的权限。此外,更关键的是,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减税、减费、财政补贴等多种扶持手段,确保中标企业至少能实现“薄利多销”。

内行人对上述“两条”肯定会予以认同。尤其是第二条,若政府做不到,那就干脆取消这一“经常害人”的“学生奶”计划——即,不可再立这样的“牌坊”!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