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辉煌
09:27
2007-03-23
订阅

王一江/文

上世纪30至80年代的60年间,相继有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就曾经光彩夺目,辉煌耀眼,世界为之改变,美国感觉恐慌。这两个国家,就是上世纪30至50年代的苏联和60至80年代的日本,各领风骚30年。然而,巨大冲击波一过,最终结果却是,苏联解体,日本疲软,都与昔日辉煌形成巨大反差。个中原因,相当复杂,但潮起潮落,都与两个国家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有根本关系。

在此我们着重回顾一下苏联的经验,下次再谈日本。

上世纪30至5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以生产资料国有为基础,全面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宏伟大业,经过几个五年计划,迅速发展和建立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很快以工业和军事强国的面貌展现于世。在强大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支持下,30多年中,苏联取得了如下辉煌成就:

其一,战胜德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为回报,苏联不但巩固了自己占整个世界陆地面积1/6的领土,收回了几十年来不同时期失去的领土,还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将西至中欧,东至北朝鲜等十几个国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之成为自己的卫星国。其后,在东方,中国共产党又推翻国民党,取得了全国胜利,向苏联“一边倒”。将与苏联结盟的中国算在内,苏联阵营控制的世界领土面积和人口,都超过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其二,战后在很短时间里,就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在世界上形成了两个阵营的核恐怖均衡。核武器恐怖均衡,使得两个超级大国不敢直接进行战争。中国也受惠于苏联的核力量,中苏互助友好合作条约的存在,使美国不敢随意按照鹰派的主张,把朝鲜战争扩大到全中国,甚至对中国实行核打击。

其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卫星上天,以此为标志,令人信服地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科技水平已经超过资本主义。情急之下,美国朝野,爆发了如何度过民族危机的大辩论,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开始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求振兴民族精神,与苏联争夺世界科技大国地位,争夺外层空间。

苏联中央集权计划经济的模式,在30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能不让人信服,国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结合,其力量太神奇、太伟大了!面对苏联经济军事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美国人没有理由不恐慌。

尤其让美国人耿耿于怀、惶恐不安的是,苏联的进步和强大,是在消灭了资本家,消除了阶级和剥削的前提下所取得的。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地主资本家,没有压迫和剥削,人民当家做主,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社会进步的成果属于全体人民。正义与富足并存,人世间还能有比这更优越的制度吗?因此,美国人内心最大的恐慌,来源于苏联制度的感召力:有苏联这个榜样的力量,即使美国统治者、上层资本家政治家竭尽全力维护他们自己的制度,世界上有多少人会相信和追随他们呢?那时的世界上,广大亚非拉,甚至欧美资本主义的人民都崇拜苏联,向往苏联,要走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道路,人心所向,是“东风压倒西风”。

未料,进入1990年代后,苏联作为一个国家,竟然解体,戛然不再。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军事力量下降,其过去的东欧卫星国,纷纷投入西方怀抱,成了俄罗斯的潜在敌人。真是历史无情,世事难料。从1930至1990年的60年间,前后两个30年,苏联的变化反差之大,不由不让人瞠目结舌。

风头正盛的苏联,怎么一下就垮了呢?

“苏联一下就垮了”的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太准确。实际上,苏联经济中的问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就已经长期积累,很多已经变得非常严重了。这些问题,早晚都要爆发,必将对苏联国家的存在形成致命威胁。

成为苏联经济中致命伤的问题,一直有如下几个:

第一,生产力长期低下。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竟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苏联人民,国家需要使用大量外汇进口粮食。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访问加拿大的养鸡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鸡农竟然可以养几十万只鸡!

第二,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物质财富的贫乏。苏联的商店里,货架长期空空如也,人们花大量时间排队获得基本生活用品。苏联居民的住房,既简陋又狭小,经常几代人挤住在一起。即使要分到这样简陋狭小的住房,也得等候多年。

第三,产品质量低劣。为了超额完成任务,获得奖金,生产中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是常事。电视厂的工人,不用螺丝刀,而是用锤子,将螺丝打进去,以求加快生产进度。玻璃厂工人的生产计划指标若按面积计算,则将玻璃尽量做薄,若按重量计算,则将玻璃尽量做厚。

第四,浪费严重。质量低劣的产品,很多无法使用,形成严重浪费。因为物资紧缺,企业为了生产需要、保证供应,就虚报原材料、燃料和其它各种需要,大量囤积占用物资,使本来就短缺的物资更加严重地供不应求。

第五,分配关系扭曲,干部严重官僚主义。虽然从名义收入来看苏联社会比资本主义平等得多,但在实际消费时,领导干部享受种种特权,有很多免费或仅仅是象征性收费的待遇,住在别墅里,坐着小汽车,处处有警卫,出入有侍从,从特供商店买价廉物美,很多是进口的日用品,对人民生活的实际困难没有感觉,不闻不问,年复一年,关起门来制定不切实际的新的生产计划。

如此之多的严重问题长期存在,苏联怎么能取得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辉煌成就呢?他们靠的是两个法宝:第一个法宝是,在没有足够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条件下,靠增加投资,实现扩大再生产,即中国人熟悉的1950年代那种砸锅卖铁扩大钢铁生产的做法。随着投入的增加,经济总量也得到增加。第二个法宝是,集中资源,做国家想做的事,使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

这两个法宝中,第二个法宝是永远好用的,但第一个法宝,却受资源总量的限制,会有走到极限、失去效果的一天,主要靠增加投入来获得增长的经济,资源耗尽之日,便是末日来临之时,有如在极限内,皮筋可以拉得更长,但拉过极限,皮筋就断。这正是历史向我们所展示的苏联模式不可逃脱的厄运。

于是,苏联经验可以总结为:无论是全面发展经济,还是完成某些重点项目,加强国家干预,都可使资源更快地动员起来,在短期内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但是,过多的国家干预,导致效益低下,浪费严重,并在干预部门形成特权,这些因素必然严重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社会和谐。长此以往,国家危也。

相关新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