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息会令人乐观
本报特约撰稿人 程鹏 /文
09:28
2007-03-27
订阅

本报特约撰稿人 程鹏/文

 

最近的加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波澜不惊。

事后人们发现:基于一般经验的事先猜测和判断失灵了。股市创出了新高,债市却依然按部就班地回调。这多少有些让人失望,并担忧加息的效力。

但加息行动背后的意味更耐人琢磨。

这次加息行动,释放出来的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和信号,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出其不意与理性预期

与前两次不同,这次加息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人士预期到了——或许只是宣布的时间选在周六出乎意料。这也是加息之后股市、债市总体看都波澜不惊的重要原因——被预期到的利空对市场不会有巨大的杀伤力。

再往前看,包括国内外知名投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年初都预测到了上半年的这次加息。当赢家纷纷得意时,我们不禁思索更深刻的问题:货币政策应该出其不意吗?

在这场央行与市场参与者间的博弈中,前者毫无疑问具有全面的优势。但是央行不应该以未被猜中为荣。微观上讲,出其不意的经济政策,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无所适从并蒙受损失,这不利于培养理性的微观主体;宏观上讲,客观的经济规律不容违反,否则必将导致严重后果,给经济发展造成伤害。

中国经济当前处于非常时期,面临着异常棘手的问题,央行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应该让公众了解,否则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忧虑。而这次加息行动反映的取向令人乐观。

当然,这仅限于“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当然要另当别论。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这次加息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中,央行更看重内部。

按照央行的表述,此次加息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和投资的过快增长以及价格的上涨压力。而在之前,认为央行不加息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央行需要维持中美利差以狙击热钱,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开放经济总是面临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国来说,内部平衡无疑是更为重要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内外平衡相互矛盾时,取舍应当是明确的。且不说名义利差对于狙击热钱究竟有多大作用,当CPI数据连续三个月保持在迫近3%的高位、贷款新增创出惊人天量之时,内部平衡的紧迫性已经摆上了桌面。

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

工具的选择或者说指派似乎也逐渐明朗:“数量工具+汇率手段”应对外部失衡,“价格工具+窗口指导”应对内部失衡。新年伊始,央行的操作手法就令人耳目一新:人民币迅速升值,一个月内升值达到了0.4%;与之相伴随的是频繁的、规模空前的数量工具的使用。1月15日、2月25日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月8日发行定向央票,春节后连续三周发行巨额央票净回笼货币超过5500亿。

人民币升值加速,为其他目标的实现赢得了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大幅波动分散了市场对于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预期;而短期内持续的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则需要用数量手段进行冲销,以标本兼治的手段共同应对升值的压力。

基于此判断:人民币年内的升值空间仍然较大,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承受力较强,而外汇市场上的价格将越来越多地真正反映市场的观点;数量工具将可能被用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价格工具对付流动性过剩,在理论上是无效的,这已毋庸置疑,但却从未如此鲜明地被表达出来:首先是近期央行领导层在各种场合的表态,其次是这次加息明确的肯定。

以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速为先导指标、以CPI为表象的经济过热固然受到流动性过剩的刺激,但却是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顽疾,其根本原因绝非外部失衡导致的流动性失衡。

事实表明,对其最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是带有行政色彩的窗口指导和以升息为主要内容的价格工具。基于此,年内依然存在加息的可能,而其参照的依据将是CPI水平和信贷、投资增速。

即使紧缩措施可能在前,但以上的一切都令人乐观,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弹性继续加大且走向健康的同时,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已经耳目一新。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