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另一个获利者是俄国。俄国向来不甘寂寞,不会放过这个时机。俄日也有岛屿之争,日本人称为“北方四岛”,而俄国人叫做“南千岛群岛”。四岛在北海道东北方,国后岛是其中之一。11月1日,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从越南回国,登上了国后岛。此举强调了俄国的主权,也通过给日本制造麻烦,间接地声援中国——如果中国和日本继续相争,俄国在陆地上的压力将减轻。梅氏登岛有国内政治的考虑,但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表明了倾向,以低廉成本向中国示好。俄国向来擅长以 “动作”掩饰力量的不足,往往成功,但有时也会做过头。
俄国不会放松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它还向越南出售武器和核技术,交易里有商业利益,也有支持越南在南方牵制中国的考虑。俄国在扩大在阿富汗的存在,并将重返越南的金兰湾。在1970-1990年代,金兰湾先后是美国和苏联的海军军事基地。现在,越南在南海占有最大的利益份额,而中国把南海列为国家的核心利益。为了保护已经到手的南海利益,越南将再次对外国军舰开放金兰湾。在对华问题上,越南与日本惺惺相惜,并寻求更多支持。10月底,东盟峰会在越南河内召开,美国、俄国、中国、日本的领导人与会。在会上和会后对本地区的访问中,希拉里热心地鼓励东盟国家抗衡中国。在此之前,她表明了美国在南海的利益。
南海是一片开放海域,周围有多个大陆国家和岛国,外部力量容易插手。越南占有最多数量的岛礁。除了20世纪短暂的意识形态主导期之外,越南自宋初独立以来与中国的关系并不亲密,即使作为朝贡国也如此。如果今后局势紧张,越南将是外部国家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立足点。
在海上距离较远的南亚,印度也对中国感到不安,有被中国包围的心态。它显然夸大了中国的实力。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都有领土争端。为了减轻在北方边界受到的压力,印度开辟了“东进”路线,有牵制中国的意图。很多年来,印度一直与越南保持良好关系,在古代,中华文明圈和印度文明圈在越南交汇,大约靠近今天越南的北方和南方之分野。印度想把越南变成它的坚定盟友,一如巴基斯坦之于中国,而越南的发展潜力显然大大超过巴基斯坦。
根据朝鲜的潜艇和鱼雷技术、训练水平、韩国对事件的调查方式,朝鲜击沉韩舰的指责并非无懈可击,而此前的热门新闻是朝鲜的核武器计划。现在朝鲜悄然退居二线,中国顶替上来。
中国
从黄海到南海,所有这些事件都发生在第一岛链附近。中国在陆地上也有领土争端,除了中印边界之外,大都是各自让步,达成妥协。中国在海洋上迟到了,局势很逼仄,难以退让。而中国的态度仿佛仗势欺人。其实,台湾同样对钓鱼岛有领土要求,而且立场比大陆更强硬。
在缺乏相互信任的时候,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国家间的正常互动。但各国表现有优劣,有的灵活地推进利益,操纵其他国家,而另一些国家则很愚笨。现在,各国还谈不上是敌人,但任由戒心发展可能导致冲突和战争。如何在这些互动中改善国家处境,增进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需要大智慧和大战略,需要软硬两方面的权力。只有一张妩媚的笑脸 (却未必有令人尊重的软权力),或一只挥舞的拳头(却未必有相应的力量和意志),这样的国家有可能到处碰壁。
从来不曾有过绝对的 “国家安全”,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边界。中国在贫弱的时候明白这一点,现在应该体谅其他国家的类似忧虑。中国应该以责任换取利益,而不是沉溺于那些表面光鲜的盛事。中国也应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因为在“美国治下的和平”中,中国是很大的受益者。其实,如果没有中国因素,美国在一些国家并不受欢迎,而美国将非常戒备日本和印度等国。日本正在两难选择中,中国可以暂时静观其变。海洋是中国不熟悉的地方,却是美国两百余年的疆场。中国通过陆地也能够达到某些海洋目标,而且不必那么咄咄逼人,更少受人掣肘。
目前,对中国最为重要的事情是“民富”,以及达到这个目标所必需的社会公正与公平,这才是立国的根本。国民的普遍富裕与活力是国家的福音。面对更加复杂的局势,对外政策更需要公开和自由的讨论,汇集更多的信息和智慧。“宣传”和“导向”将导致对国家实力的误判,对国际形势的误判,并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最后结果只能是欺骗自己,损害国家利益。
丁力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部高级编辑
dingli@eeo.com.cn
1 | 2 |
- 中日钓鱼岛撞出的浪花下还藏着什么 2010-11-09
- 网传钓鱼岛撞船视频 确为保安厅所拍 2010-11-05
- 外交部回应中国与邻国关系紧张 2010-11-04
- 俄外长强硬回应日方 称不需要任何建议 2010-11-04
- 梅德韦杰夫拟视察日俄争议另外三座岛屿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