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04-13
作者:陶雪

丁俊晖:输球怎么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陶雪 3月27日,4比5输给墨菲之后,丁俊晖拖着球杆很快从场地里消失。从球馆到球员通道不到20米的距离,是他在公众面前表情最为丰富的一段路程。在此之后的短短50米内,丁俊晖就能迅速地做好心理建设。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他,已经收起了喜怒哀乐的一切表情。

2008年的斯诺克中国赛,出现在媒体面前的丁俊晖,一律是懒洋洋而又无可指摘的20岁男子形象。而在2007年,这位明显带着输球或是赢球情绪,出现在发布厅的中国神童,曾被世界斯诺克协会官网冠以“孩子气”的称谓。对于这个评价,丁俊晖可是一点也不喜欢,“我已经长大了。”说出这句话时,丁俊晖习惯性地保持着头略向上倾的标准丁氏姿态,而说完后眼皮一挑的小动作,更是彻底显露出他的不满。

“孩子气”这三个字,在丁俊晖的眼中,基本和“压力”处在同一级别,但凡提到,就只能换来完全否定的回答。

“长大了。”

“没有压力。”

“不会紧张。”

甚至没有更多推而广之的句子,用来回应这样最常面对的问题,丁俊晖就只有这少得可怜的几句话作为挡箭牌。而假若对于这一成不变的回答感到不满,继而追问,得到的结果无外乎两个——一是照例再重复一遍之前的回答;二是不耐烦地对着相熟的记者说,“你能问些没问过的问题吗?”说话间,一定还会稍稍抬起下巴,脸上带有一丝不屑的表情。

于是,对于所有记者而言,询问丁俊晖有关“压力”和“成熟”的问题,总是会带有十足的挫败感,因为等来的回答是那么的显而易见,而不问似乎又有着更为显而易见的缺憾。毕竟,在中国,丁俊晖已经是一个被标签化的形象。他之于斯诺克,有着姚明之于篮球的地位和高度。但显然,丁俊晖身上的光芒并没有姚明耀眼,而他背负的期望,却比姚明还要难以实现得多。

18岁生日当天,以外卡身份获得斯诺克中国赛的冠军,让丁俊晖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而从那时起,人们对于他的期望,也一瞬间膨大为世界冠军级别——为国争光,夺取世锦赛冠军,打破英国人对于这个项目的垄断……诸如此类,总之都仿佛带有沉重而崇高的使命感。而由此让人不禁联想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多,毕竟对于一个还是青葱岁月的孩子来说,这些平白出现于一夜之间的“压力”实在是大得难以想象。

不过,丁俊晖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么多。

在丁俊晖眼里,斯诺克始终是一个个人项目,像是亚运会那样,有着明确代表国家出战的赛事,实在是少之又少。“我打球不会想那么多,想怎么赢下比赛就已经足够了。”似乎除去比赛过程的相关询问,丁俊晖都能如合并同类项一般,找出一个以一当百的回答。就像这句话,通常还被作为有关赛事目标、今后的职业规划等等问题的回应,范围广得难以一言以蔽之。

其实如同丁俊晖少之又少的千篇一律的回答,他对于斯诺克的喜爱也同样是有如白纸一样单纯。“好好打球,别的不用想就都有了。”即便私下里询问,丁俊晖的回答也不过如此,在他看来,只要能让他好好打球,生活就已经别无所求,“因为斯诺克的职业生涯很长,我能打很久很久。”

但是生在中国,或许是丁俊晖想好好打球的最大障碍。因为他面对的诸多问题,跟小时候,父母耗尽了积蓄,变卖了房子,才能让他在东莞有个几平方米的容身之地,天天练球8小时一样,必须有着抛开一切的勇气和魄力才能面对。

“媒体。”虽然脸上客套性地带有一丝尴尬,但丁俊晖很清脆地说他最不喜欢面对的就是媒体。而“暴风雨”则是他对国内媒体的形容。如果强求丁俊晖再给这个形容词加一个修饰,他同样会回答得不假思索,“只在我头上下雨。”

的确,不同于丁俊晖在英国时,媒体只把他当作奥沙利文、亨得利、戴维斯等等之后的一条小鱼;在国内丁俊晖的价值被无限放大之后,每每回国,他就只能疲惫地犹如赶场一般,回应众多和打球有关甚至无关的问题。

“你说输一场球有什么严重的吗?”2007年的斯诺克世锦赛后,丁俊晖在英国调整了一段时间才回国。不过即便如此,在机场他还是被劈头盖脸地问到这些问题,有些无奈地避开人群之后,他这样问着相熟的记者,在得到“因为是你输球”的回答之后,原本一脸木然的他,甚至会面红耳赤地跟你争执。不过很快他就会恢复平静,继而跟在一旁的经纪人同时也是好友张萌说,“就说等暴风雨结束之后再回来。”看着丁俊晖的一脸不服气,张萌很直接地戳碎了他的幻想气泡,“你什么时候回来,暴风雨就什么时候开始。”

2008年的斯诺克中国赛,对于丁俊晖而言就是一场历时两周的暴风雨。在开赛之前的一周,因为出席媒体推介会,而让他提前回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此之后无论是宜兴、上海还是北京,丁俊晖出现在哪里,大批的媒体就会跟到哪里。“好久没回来了,我只是想安静地在家里待会儿。”无奈甚至委屈,丁俊晖耷拉着脑袋诉苦。而他刚回国的那几天,他也曾带着这副表情不停地央求他的表姐乃至一众朋友,“跟我玩会儿吧,我是病人。”那时候,还很健康的丁俊晖说自己是患有思乡病的病人,而充分的休息和玩耍就是“治病”的最好良药。

只不过,短短几天的放松之后,丁俊晖却真的病了。北京晴雨不定的天气,让他先是患上了感冒,继而气管发炎,不时咳嗽的他彻底变成了一个病人。“不过也好,这次他们也不会难为我了。”练球的间歇,剧烈地咳嗽了几声之后,丁俊晖突然蹦出来这么一句。“小晖很矛盾,他希望别人不用给他那么多要求,但是要想一直赢球他就必须面对这些,而不是现在这样总想着逃避。”坐在一旁看丁俊晖练球的张萌喃喃自语,望着穿着短袖在球台上打得挥汗如雨的胖小子,年长几岁的他显得有些焦急,“他始终像两年前一样,想着能安静打球就好,但显然那种环境已经不在了。”

是生存还是死亡,莎士比亚歌剧最隆重的上演地之一——英国克鲁斯堡大剧院,年年都在回响着这个横亘千年的问题。而作为斯诺克世锦赛的决赛场地,丁俊晖也将不止一次地在那里受到熏陶,“也许再过几年之后,我会变个样子,当然也许还会是这样。”跟丁俊晖苦口婆心说完“不能逃避才能胜利”的丁爸爸,等来了这样的回答,不置可否地愣了一会儿之后,央视的摄像机进入了练球场地。迎着摄像机,丁俊晖说身体没有大碍,这当然不会是输球的借口。这次的发言,让丁爸爸和张萌都很满意。

访谈

经济观察报:对于这次的比赛结果满意吗?

丁俊晖: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胜负都很正常。毕竟只是在决胜局中才输掉,觉得发挥得还是不错。

经济观察报:对于马上就要开始的世锦赛,自己有什么期待?毕竟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赛事。

丁俊晖:我4月7日会飞回英国,在那里再做最后的准备,在那之前,我会先好好养好身体。

经济观察报:世锦赛第一场,你会面对傅家俊,傅家俊今年的状态不是很好,但是他好像跟你打都会发挥出不错的水平?

丁俊晖:傅家俊是那种遇强则强的对手。这次在中国赛,他状态也不好,但是对阵奥沙利文他还是打得很精彩。

经济观察报:对他有没有什么有针对性的布置和安排?

丁俊晖:打出自己的节奏吧!

经济观察报:自18岁那年在中国赛拿了冠军之后,你就在中国赛没有什么好的表现,是不是因为压力变得更大了?

丁俊晖:其实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都只是比赛而已。只是认识我的人确实变多了。

经济观察报:这次比赛身体状况是不是影响了你的发挥?

丁俊晖:身体也是比赛的一部分,这没有什么可说的,确实会影响。但是那天我一直没吃晚饭,到后来那个更影响我(笑)。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