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雷梓/文 认真不惟痛苦,有时候还是危险的。
说一件往事吧。很久了,似乎已沉到了时光的河底。正是因为认真,才无法不留下痕迹。
那时候还在家乡的报社做记者。同样因为认真,小有些胆大的名声。
但凡一些“敏感”的新闻事件,别人躲着不想接、不敢接的,我接。
记得是个夏天,报社里来了几个乡下的群众,找到老总之后就开始流着眼泪喊冤。
事情的梗概是,他们乡里有个姓王的年轻混混,一年前做了河道的摆渡人。案发日,因为一李姓村民少了几分过渡的船钱而与王起了争执,而背后的积怨是王曾在村里偷牛被李姓村民扭送到派出所过,王一直记恨在心。加上争执中,同船的其他乡亲又都帮着李姓村民说话,更使王某恶向胆边生。船至河心,王某竟捣鬼弄翻渡船,致使同船12人中除他自己和一水性好的男青年得以生还,其余10人就此丧命于湍急河水中。
罪恶没有到此休止。因为王某的舅父是县里大员,经过一番幕后动作,案件竟定性成了操作事故,“直接责任人”王某一审仅被判了7年刑,就想了事。
我在那几位乡亲的控诉与哭泣中听得怒火中烧。将他们安排在报社招待所住下之后,我随即向老总请求让我去调查这个案子。
第三天,我在老乡的引领下来到了Q县。尽管我用了一个白天两个晚上做了尽可能周全的准备和盘算,我还是没能料到之后的惊心动魄,以及我会为这个事件一路颠簸着耗去三个月时间。
要写清楚这其中的跌宕曲折,以及我受此震动与教诲的心路历程,恐怕不是今夜在这里我能完成的。
拣事件核心的经络说吧。
为了给死者伸冤,给生者公道,我三进Q县。
第一次,我在乡间遍访涉案乡亲及其他知情人,踏破门槛,同吃同住。最壮烈的是村里人挑了年轻子弟轮班给我带路当“保镖”。乡亲们信任了这个与他们一起把土豆当主粮、酸菜汤泡包谷饭的城里“娃崽”。
可是我在县城里却处处遭遇白眼,在几乎所有相关的衙门那里都坐了冷板凳。
最关键的是,我一直没有见到那个幸存的年轻人,怎么问都说他外出打工了,与家里也断了音信。
无功而返。我抱着一书包的民情记录回省城想辙。
只相隔了不到10天,我心急火燎地回到Q县。因为有眼线说,那个幸存的年轻人有着落了。
情节说来吓人,他是被王某一方的黑暗势力给关到山洞里去了,就是为了不让我们接触到。
所幸还没有被邪毒灭口。却被一个长年在山涧悬崖密林里的采药高手窥见了罪恶。
这一次我是和一位智勇双全的便衣警察来的。然而我们所受的“待遇”比那个幸存者没有好到那里去。
为了阻止我们的寻找和其他努力,我们一到Q县就被事实上软禁。连县委招待所都出不去。
因为按计划不能暴露他的身份,与我同行的那个真正的“雷子”只有忍受。
换个思路,不忍又能怎样,他一个人就算三头六臂,也是虎落平阳。
很多年后说起此事,这哥们还恨得牙痒:太胆大包天了!
感谢乡亲们的默契啊,他们眼见我们进了那个大院之后就几天杳无音信,机警地迅速派人到省城报信,据说是要员在电话上切磋之后,用了绥靖之计,先把我们放回去再说。
Q县的赃官不知道,那个采药人与我们同一个班车回到了省里。
第三次是大快人心之旅。省里组成了联合专案组,浩荡杀回Q县。解脱证人,通查全案,水落石出,最后处置赃官,有贬为庶民者,有撤职降职者,有追究刑事者,而那个身负10条人命冤魂的王某被改判执行枪决。
认真事必认真办。认真,小及区区米粟,蝇头小利,大到人命关天,国体法律。
事过,来了二三十位乡亲,举着一块刻有“为民请命”的木匾,聚于报社前院——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个朗朗晴天。
当老总携我一起接过那块重如磐石的匾木时,乡亲们竟全体齐刷刷跪倒,瞬间哭声震天。
我如遭雷击,压根没有想好——我也扑通跪倒,我也张口嚎啕。
- 时代周刊:世界十大危险建筑 2010-06-11
- “媚俗之王”孔二狗 2010-06-04
- 金融体系危险渐去 存款保险制重启 2009-08-03
- 亚洲重返跌途的危险 2009-06-24
- “悍马骑士”腾中重工前尘往事 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