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财经媒体要闻(080507)(4)
人民币升值速度不宜过快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本币升值,可以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我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发生在人民币升值之前,而是发生在人民币升值之后,经济学理论的逻辑此刻已经缺乏成立的前提,再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这一手段就值得商榷了。受次贷危机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并呈现通货膨胀的苗头,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未来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此刻,如果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势必会加大国内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减弱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内过剩的产能如果再因为利率上升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通货紧缩趋势就会出现。此外,人民币升值还会变相增大我国的外债规模,我们要用更多的外汇去还本付息,这都会加大我国财政的债务负担,进而影响财政的稳定性。
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
尽管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收入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伴随着中央政府财政压力的缓解,各级地方政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与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严重失衡,中央和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财权和事权不统一,纵向财政不均等十分显著。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不公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我国财政体制也亟待进一步改革。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我国财经领域一直注意防范的问题,财政赤字会通过乘数效应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从相反的角度来看,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也就相当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赤字,目前日益扩大的过剩流动性换算成财政赤字那将是巨大的,严重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
相关文章
more
- 张五常论新劳动法 3-4 | 2008-06-03
- 吴敬琏:改革成就与经济学进展 | 2008-06-03
- 丁学良:汶川地震启示录 | 2008-06-03
-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 2008-06-02
- 告别北大 林毅夫开启世行时代 | 2008-06-01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