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今日媒体 > 传媒要闻

今日媒体财经要闻(080715)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7-15

《上海证券报》

投资权放给市场 中小保险公司可望直接入市炒股

中国保监会正在制订《保险公司投资能力评价标准》。未来,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直接投资包括股市在内的所有股权投资。

“这意味着中小保险公司不用借道第三方理财了,可以自己拿主意投资。”一位业内专家同时表示,中小保险公司自己直接投资,前提是要有保监会规定的硬性能力。

保监会正在制订的评价标准将从定量和定性方面考量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包括:从业人员数量、部门机构设置、IT系统装备、公司内部防火墙的建立等等,确保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让保险公司自己作主投资。

由于市场的变化和监管不断成熟,将投资权放给市场和公司,一直是保监会努力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去年以来,保监会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在股票市场上,去年年初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由5%上调至10%;在海外投资方面,保险机构可购汇投资全球资本市场,投资品种范围放开至金融衍生品等。

“投资最终会交给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只是在发展初期做阶段性限制,属于保险行业正常的制度建设。”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银国宏对记者表示。
至于直接投资对中小保险公司的好处,光大证券研究员肖超虎认为,其一是减少投资成本。

光大证券邵子钦这样告诉记者,直投的回报率一般在10%左右,一旦中小保险公司有了这方面话语权,一是可以使资产久期变长,与负债更匹配;二是提高资产回报率。

2005年12月12日,保监会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资格条件》,规定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经批准,可委托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事股票投资。去年,保监会适时推出了资产管理公司试点开展第三方委托业务,有效扩大了中小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去年全年保监会批准14家中小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股票投资。

《证券时报》

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8万亿美元

上半年各项存款明显增加,信贷扩张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806亿美元,同比多增143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119亿美元,同比少增281亿美元,这可能与贸易顺差减少和加强外汇核查有关。

数据还显示,受股市资金回流和潜在的热钱流入影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较多。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22070亿元,同比多增1379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256亿元,同比少增27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0234亿元,同比多增1962亿元。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7715亿元,同比少增1326亿元。

由于行政手段控制信贷的政策得到较好贯彻,今年上半年信贷扩张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324亿元,同比少增1190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这也是2005年1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货币供应方面,截至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增幅比上年末高0.6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M2与M1之间的喇叭口自5月份“转正”后,6月份继续扩大,活期存款定期化的现象可能预示着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

《金融时报》

货币政策应保持连续性 

正在市场关注并等待6月份各项经济金融运行数据出台之时,上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其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因此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可能会继续下行。的确,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正在下降,但是,经济中隐藏的风险都正在消除吗?通胀目标真的能如期控制在4.8%吗?

目前,全球通胀压力主要表现在能源、农产品、铁矿石、贵金属、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价格上升通过贸易环节传递到我国,形成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让我国GDP连续5年增长在两位数以上的传统经济领域的增长,对大宗商品形成持续旺盛需求。加之持续的“双顺差”,又进一步造成流动性过剩。如果上述问题短期内不能消除的话,我们谈什么也许都为时尚早。

贸易顺差回落结构调整开始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其中,6月份贸易顺差2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6%,净减少55.4亿美元。上半年贸易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相对减缓,进口增速相对提高。月度进口规模连续3个月超过千亿美元。出口增速的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减弱,同时也是我国前期一系列外汇、外贸、税收和产业政策调整的结果。

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不能只片面地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并开始下滑,实际上,连续3个月进口规模超过千亿美元,为我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减少贸易摩擦创造了条件,也有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机调整进出口结构,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出口,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转变。特别是在国际能源价格飞涨的今天,应放松成品油和电价等资源品价格管制,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流动性让“从紧”不能放松

与贸易顺差减少所不同的是,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持续攀升。虽然贸易顺差是导致近年来外汇储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一季度外汇储备高增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却总体保持低位。新增外汇储备加大了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影响了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过剩的流动性增加了信贷控制难度,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和投资反弹压力。

尽管央行持续采取提高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但5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8826亿元,同比多增7245亿元。迅速增长的存款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缓解了部分银行紧张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则给银行经营带来更高的成本压力。来自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的分析报告预计:未来1至2年,受政府换届和雪灾、地震灾后重建等因素的推动,贷款需求仍将居高不下,特别是企业贷款需求反弹压力较大,信贷增速在2009年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未来3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但阶段性资金吃紧的频率将明显加大。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CPI不断向上攀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总需求扩张。如果要让全年CPI数据与今年4.8%的通胀目标距离不致太远,央行显然应继续维持紧缩货币政策不动摇。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未来央行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约束贷款扩张,银行还是要按照存贷比监管指标进行流动性管理,使自身不至于面临流动性风险。

抑制通胀仍是宏观调控重点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翻了一番,增加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威胁。与此同时,创纪录的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也对通胀加速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专家提醒,必须高度重视全球性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努力减缓国际市场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冲击。

日前,温家宝总理在江苏、上海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时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重点要抓好的工作之一,就是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博士认为,中国也正经历着1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上升压力,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因此,从紧的货币政策应保持连续性,避免受到类似“既要防通胀,又要防通缩”这种似是而非观点的误导。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宏观调控不一定会马上放松,因为物价还处于高位,特别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还处于上升趋势,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做大的改变,财政政策会稍微宽松一点。下半年,宏观调控必须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以“控通胀,稳需求,调结构,防风险”为重点,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地把握实施力度、重点和节奏,稳健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