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4-17
刘坚
订阅

刘坚:我们的主张和坚守

经济观察报 刘坚/文 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他是我们的忠实读者。这个年轻人每周都去买我们的报纸。很不幸,这个年轻人患了绝症。即使在病中,他也一直在读我们的报纸。再后来,年轻人去世。年轻人的父亲每周都会去固定的报摊买报纸。这位父亲,我不说他的名字,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在儿子的影响下,他成为了《经济观察报》的专栏作家。

2001年4月16日,这张橙色的新闻纸与读者见面。八年来,这张报纸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而不断成熟。现在,他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不俗的社会影响力,在商业阶层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也使我们最初的梦想得以初步实现。不过,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个年轻人的形象。我感觉那是一种沉甸甸的东西,我相信《经济观察报》的同仁都同意我的看法,那是一种责任。

八年来,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想,我们应该如何坚守?如果说,过去八年这张报纸还算成功,我们为什么成功?未来八年乃至更久的时间里,他是否还可以继续成功,并且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应该承认,《经济观察报》赶上了好时候。这张报纸创刊的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大局以契约形式得以确认。之后八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获益最多的成员之一, 2001年也因此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起点。我们已经看到,过去八年,中国经济因开放而释放出的强大活力,因企业家精神得到尊重,商业活动空前繁荣,都为这张报纸带来了可能的需求空间。

不过,我们确信,好运气并非一张新闻纸成功的全部理由。我们承认这种幸运,但是我们更相信,我们过去八年坚守的理念,对于这张报纸的成功有着特殊的价值。我们与客户、读者共享的那些价值观,是我们得到认同的更重要的因素。

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转型中国需要一份严肃的报纸,即使八年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新闻娱乐化传播的流行。我们相信这个社会需要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声音,并以此来约束自己。这是《经济观察报》全部事业的起点。

我们都确定,中国应该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走向政治与经济的民主化,不过我们相信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扎实而细致的工作。我们主张组成中国社会的各阶层理性讨论,我们反对简单粗暴的指责。我们认为,仅仅指出问题还不够,这个社会需要建设性的主张。

我们确信,媒体可以成为这样一个公共性的平台。虽然在八年前,中国的媒体环境与现在还有很多的差别,不过我们抱定这样的信念,就是一切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改变。我们愿意去尝试这一切。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践行者,而不是空谈家。

我们的姿态温和,我们力求客观公正,我们拒绝炒作。我们报道真相,但是我们善意待人,不因为掌握媒体权力而去“打”谁,“搞”谁。这种坚持曾经被误解,这种温和的姿态曾被理解为无原则的妥协,在报社编辑部,也曾引起很多次讨论,幸运的是,我们最终选择了坚持。

《经济观察报》八年的实践证明,这样一种媒体信念可以赢得读者,赢得市场,赢得广泛的尊重。我们真心感谢这八年来与我们同样坚守的读者与客户。你们从这张报纸出生就与我们相伴,从此就与我们患难与共。这八年我们不是没有犯过错误,每当此时,你们毫不留情的批评乃至质疑,都使我们警醒,都让我们更加确信了这种坚守的价值。 

我们相信一份严肃报纸的生命力,我们这一群人,相信自己为此承担了责任,我们从来不隐瞒自己的使命感。我们认定,未来中国经济社会仍可能处于变革之中,这个社会仍然太过喧嚣与浮躁,严肃理性的声音应该逐渐成为媒体的主流。我们过去八年为此而努力,未来仍将为此而坚守。 

我们能够坚守,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我们的理念和目标始终如一,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团队。这家报纸的创办人之一、前总编辑何力先生曾经用了一个词,叫做“和而不同”。我们这个团队,是一群个性各异、做事方法也有很大差别的人。不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一个大家都能够认可的理念和目标,所以这个团队虽然“不同”,却可以“和”,有足以应对磨难的凝聚力。虽然遭遇很多波折,还可以挺过来,可以继续发展这份事业。

过去八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分手,经历了很多告别,很多人来了,很多人又走了。我们珍视所有这些在一起的经历,我们珍视所有人留给这张报纸的东西。虽然现在《经济观察报》的事业已经不仅是一张报纸,不过,我们觉得,这家媒体公司还处在爬坡的阶段,我们这个团队仍然需要创业时期的那种奋斗精神,需要和而不同,不抛弃,不放弃。

媒体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自己在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我们的读者与客户,也往往对《经济观察报》,以及它所从事的事业抱有更多的关心。很多人担心,纸媒体是否还能继续过往的成功。在这里,我们也愿意与你们分享我们的理解。

没错,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信息传播方式固然日新月异,传播速度也进入可以以秒计算的时代。不过我们以为,这并未改变媒体的本质。任何一家媒体公司,他的使命仍然是向读者传递更有价值、更有用、更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信息,并且帮助他们理解这些信息隐藏的含义和价值。或者可以说,在一个大家都掌握新兴传输方式的时代,“内容为王”仍然具有决定的意义。

可以请大家放心的是,《经济观察报》不会错过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我们正在尝试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我们在业务线上也在做更多的伸展,比如说杂志,比如说为特殊人群定制信息服务。我们的未来将是一个通过各种平台向读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内容提供商。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关注与考虑这些可能的变化,应该说,现在我们的想法已经成熟,各个业务线上的尝试也正在做。

正如我们都已经感受到的那样,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给企业生存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经济观察报》这样的媒体公司,跟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与进入WTO的中国经济一同成长,却未曾经历过经济危机的考验。不过,我们理解,这同样也可能成为媒体的机会。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对权威、有用的信息产品的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迫切,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正在丰富和完善的产品线,也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经济观察报》未来可能不只是一张报纸,它还会有很多新鲜的业务,向读者与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我们的读者已经不仅仅是通过纸媒体在获取我们提供的信息,未来这种变化可能更令人惊喜。但是,无论未来如何改变,我们都不会改变最初的承诺。我们这八年与读者坚守的那些基本价值观,那些信念,都将伴随着我们未来的岁月,并且,就像我开始提到的那位年轻人一样,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作者为《经济观察报》社长、总编辑)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