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6-30
焦建
订阅

奥巴马的伊拉克问题

美伊之间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稳定的伊拉克局势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利好因素。

网络版专稿 记者焦建 2007年2月,当奥巴马宣布他将参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伊拉克的暴力局势正演化到极点。而奥巴马在竞选纲领里表达的立场是,他一旦入主白宫,将迅速的从伊拉克撤军。在当时这样的立场对于民主党来讲没有任何稀奇之处,而这就可能保证奥巴马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者。 

 

伊拉克的新局面 

但自那之后两件不可能被预知的事情发生了:奥巴马获得了民主党提名;而在伊拉克,虽然局势依然紧张,但事态正逐渐获得稳定。现在离全国普选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而奥巴马已经从一个热心的参与者变成了竞选总统的有力争夺者。但他的竞选纲领已经变得不合时宜,并且显得缺乏任何说服力。假如奥巴马不对这个问题注意的话,它在过去给奥巴马带来的好处,也许将抵不上将要带来的伤害。 

奥巴马在去年九月份公布的方案里表示,在伊拉克剩余的美军将以每月一个旅的速度撤出那里。而假如真的保持那样的速度的话,全部的美军士兵将于六个月时间之内撤出伊拉克。与之伴随的将是美国在那里的战略转移,美军将把主要的注意力从伊拉克转向阿富汗。 

按照事后聪明的说法来讲,这是一种错误——但假如考虑到媒体的本性和如今的选举政治的话,这种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奥巴马本不应该提供这样一份清晰的时间表的。在外交事务问题上,总统保持灵活的立场将远比给人们带来意外给他的帮助要大。 

而就在2007年的开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预计着流血不止的伊拉克将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恢复成一个正常人。如今这样的结局来自布什政府的坚定的外交政策以及伊拉克当地势力的努力。正是巨大的历史好运气使得这一切都在这一刻汇总到一起,从而使得伊拉克的面貌变得一新。而随着暴力局势的减缓,伊拉克政府及军队开始逐渐的开始进入正常运作。 

虽然局势在改善,但结局会否突然恶化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任何预计伊拉克未来的计划都将是一场失败的游戏。确实,当考虑到布什总统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对伊拉克的政策是建立在如此混乱而又不切实际的基础之上的话。 

 

“条件反射式的撤军” 

而无论奥巴马在他的支持者眼里多么的充满理想主义气息,在涉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需要他变成一个冷眼、精明的政客。假如他真的成为美国总统的话,他必须校准在伊拉克的立场。而直到目前为止,他所提供的所有清晰的立场,无外乎就这一句话:“我们撤离伊拉克所必需做到的小心程度,非得像我们当初进入伊拉克时候的不小心程度一个样。” 

奥巴马的顾问Samantha Power在发表了对希拉里的不谨慎言论而被迫离职前告诉BBC,“他当然将不会依赖获得提名或者当参议员时候的同样立场来行事。他将会依赖一个开放性的计划——这计划将和在场的所有人充分探讨后得出。” 

就在上个月,已经变成奥巴马外交政策思想库的新美国安全政策中心(he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发布了一项报告称,应该反对那种有明确时间表的撤军政策。美国应该进行的应该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撤军”。该中心宣称,“根据这种战略,美国将不会严格按照一种明确的时间表来考虑它的撤军政策。正相反的是,美国应该和伊拉克政府进行谈判并且考虑到一系列的的确外交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撤军政策。美伊之间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稳定的伊拉克局势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利好因素。而美国将会帮助伊拉克政府构建其自身的可以保证长期稳定的执政能力。”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认这份报告跟奥巴马之间的具体关系,但这的确提供了一条线索:该份报告的联合执笔人中间就有奥巴马的伊拉克问题顾问:Colin Kahl。 

一项“条件反射式的撤军”政策将比奥巴马目前的立场更加适合如今的伊拉克。这将使伊拉克今天的政治家们保持他们的参政乐趣。而他们的持续参与将使得在石油收益、各省选举等等问题上获得妥协因而将问题解决。而直到今天,伊拉克政府在这些问题上取得的成就还远远落后于它在军事上获得的成就。而这将减缓目前美国军事上的压力,并将缓解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虽然这样的结局还远称不上是胜利,但假如下一任任美国总统足够敏感的话,将使得伤害保持在可控的局面之内。 

奥巴马在种族问题上的发言证实了他是个足够坦率的人。而我们应该能够期待他在伊拉克问题上也变得更加诚实。他或许可以这样表示,“撤军将是一个永远的目的,而不是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假如环境一旦有变,我将不会闭上眼睛——我将适时而变。”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