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伊朗上空的战争阴云
美伊之间的口水战进行了太久。这一次,“狼”真的来了么?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焦建 上周,伊朗试射了新型的Shahab-3型导弹,12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即使是在自家境内,伊朗依然可以将以色列纳入自己的打击目标。
双方不断的军演让越来越多人开始猜测,这一次的战争阴云是不是真的要下雨了?
美国、伊朗和以色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被一根利益的绳索捆绑在一起,条条框框早已确定,三方利益牵扯的游戏,就像一场大戏。
各怀心思
假如明天战争来临,这也绝不是突如其来,长达数年的口水战让事件被分析的没有太多悬念。
游戏玩的太久,大家对对方的底线都摸得清清楚楚,任何一家坏了规则,都将带来战争,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小打小闹不少,但谁都不敢轻易去触对方的高压线。
对于伊朗方面来说,希望能保持自己的政治主权的独立,和平利用核能源的权力,包括他自己拥有核武器的这种权利,另外想结束美国对伊朗长达几十年的这种外交和经济的封锁,改善自己的国计民生。
伊朗的强硬言论,包括军演等一系列强硬表示实际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能战才能言和。伊朗实际上不想发生战争,可它必须要做出强硬的姿态,阻遏以色列对伊朗动武的行为。
伊朗的冲动是有原因的,美国和以色列经常用军事行动暗示伊朗制止其核武器计划,因为各种因素造成了目前的不可控的紧张气氛,伊朗才更加一意孤行的发展浓缩铀计划
对于美国来说,因为美国把伊朗列为流氓政权、轴心国家,认为它是支持恐怖主义一个重要堡垒,当然希望能够变更伊朗政权,让其政治制度和社会各个层面上都发生大的变化,即使不能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一个盟国,至少也要达到美国标准下对民主国家的要求。
现今美国对伊朗问题的底线就是——尽量通过和平或者外交、经济等其它的方式来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发动战争。因为他已经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争的战场上,没有理由轻易开启第三个战场。
但是如果伊朗核问题最终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的话,那么美国肯定会动用武力。
而以色列有两个底线,一是绝不允许伊朗用隐蔽或者缓兵之计的方式来继续发展核武器。第二是也不允许伊朗引进完整的防攻体系,这将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使以色列打击失去能力。不管伊朗突破这两条底线中的哪一条,以色列都会先发制人。
现在的局势是,小人物掌握了大主动。虽然伊朗的军事实力最弱,但假如它不主动挑起事端的话,美国和以色列就没有合适的借口打击它。目前看来,伊朗为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往往既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又会在最后时刻闪现灵活柔软的身段。
美国的角色
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伊朗如果一旦爆发战争的话,伊朗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个对美国战略利益和经济、能源利益很大的威胁。
6月初,在美国内部有过一场到底要不要打伊朗的争论。但是现在种种迹象表明,华盛顿这场辩论已经结束了,美国人基本上不主张对伊朗动武。
但穆塔基先生最近的新闻发布会表现的自信也足够考验美国的耐心——根据伊朗的说法,在中东的局势之中,伊朗的地位正在升起,而它的对手美国和以色列的地位则在下降。
“过去有一段时间,当一旦失去通向美国人军舰的跳板时候,将导致那些无能的政府失控——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人害怕美国的原因,”他说,“而在今天,美国人在伊拉克拥有150000名驻军,而即使是这样,它依然无法为伊拉克人提供安全感,它甚至连自己的军队都保护不了。”
也许事实并不像伊朗所认为的那样美国的军事行动将只是一场“心理战”。伊朗人相信美国人是理性的——他们深信,在如此之多的美国军队正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处于一种极易受到黎巴嫩人攻击的情况下,说美国会攻击伊朗?简直是一种笑话。
这也许并不是一个笑话。这番话足够让美国感到不舒服。 穆塔基将美以将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打了折扣。但美国的军事实力不可能让它的国家利益受辱的时候还继续容忍伊朗的荒唐做法。
虽然美国的地面部队被困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但事实也许正如美国副总统切尼所宣称的那样,美国仍然能够对伊朗发动空袭,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作一个会哭的孩子能够得到糖吃没错,但假如认为一直哭下去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的话,这并不是一个好想法。一旦搞得大人心烦,下一次给的也许就是一个大巴掌了。
假如美国不希望中东陷入战火的话,它就必须让自己给对手的容忍度更大一些。
灵活的伊朗
问题的关键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伊朗是理性的,它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小心行事。但假如伊朗走钢丝的平衡术稍差,一旦并非出于本意的意外出格,整个局势都会变得紧张兮兮。
可能没有必要怀疑伊朗跟美国斡旋的本事。伊朗在国际舞台上的面貌经常被脸谱化,仿佛伊朗只有一条简单的外交政策。
但问题并没有如此简单。在到底追求什么目的这个问题上,在伊朗的领导人那里也存在着多种答案。如今的现在的德黑兰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执,强硬派的意见是——西方是软弱的而伊朗应该拒绝任何妥协。而实效派坚持主张说,现在是时候让伊朗重回谈判桌并且巩固收获的时候了。
正是这样争执的两派让伊朗的外交局势充满了灵活性。
伊朗外长穆塔基也许正是伊朗外交实用主义政策的最好体现—— 即使是在仲夏时分,他依旧穿着外交官的传统三件套。可就在保守的面貌之下,还是可以解读出一些变革的信号——他没有打领带。
伊朗从没忘了应有的机灵劲儿。它的所作所为就如同一个舞台上的姑娘:希望自己被关注,享受作为中心的感觉,但从来不轻易彻底说同意。
在核问题上则更能够明显的展示出伊朗的这种混合外交政策。不久前,穆塔基表示伊朗可能将积极接受新的进行谈判的提议,但在随后的正式发言中,他却又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是或者不是的答案。
而根据之前美国和安理会给出的一项 “冻结换冻结”的提案,假如伊朗同意冻结核项目不扩散的话,作为交换,联合国将冻结对伊朗的额外惩罚措施。这将作为双方进行谈判的前提。
好在伊朗外长穆塔基仍然保持了足够的清醒态度。他曾经说过,作为一名前伊朗驻日本大使,他将采用一种日本式的小心翼翼的办法。
他说,在伊朗和美国之间存在着如此之多的不信任,所以对任何接触所能够起到的作用,都应该报以现实主义的期待。
虽然有很多声音表示,伊朗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但假如伊朗与美国政治圈中的现实主义政治气氛足够浓厚的话,这场战争,可能还是不会发生。

- · 西飞国际合资古德里奇 瞄准国产大飞机 | 2009-08-12
- · 写在危机一周年 | 2009-08-11
- · 【传媒视角:上海的户籍改革】 | 2009-08-11
- · 北京"帅气交警"登上《新闻联播》 | 2009-08-11
- · 【传媒:新闻内容收费的道理】 |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