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利亚:晃动的高压线
叙利亚局势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焦建 因为“污蔑和诽谤国家行政机关”,叙利亚记者Mazen Darwish最近被判入狱监禁十天。他所犯的真实错误是报道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一处工业区的骚乱。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说法,加上这个案子,那些因为“持不同政见者”被捕入狱的数字,已经达到了7人。
Darwish算是足够幸运的,他只接受了这么轻松的惩罚。5月份,24岁的Tareq Bayassi被判入狱三年。罪名是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新闻”。而根据另外一个在线的无国界组织“博客保护委员会”的说法,真实的原因是他贴出了一篇并不怎么有好的文章。
在过去的七年中,叙利亚一直都将互联网视作是洪水猛兽。政府将一切可能造成异响的组织和个人都置于监视之中。一切凡是不大听话的网站都被迫关闭掉了,所能见到的,只是屏幕上闪烁的黄色,以及“禁止进入”的词语。
去年,甚至连很普遍流行的社交网站,诸如Facebook和YouTube也被毫无解释的查禁掉了。当然,在叙利亚的很多网吧里,人们依然可以通过私服找到它们。但不可避免的代价是,网速慢得要死。
最新的伤亡是阿拉伯版的维基百科和以色列自由派报纸Haaretz的网站。“到底关什么不关什么,简直毫无逻辑。”一个居住于叙利亚的西方通讯工程师说,他的遭遇是连硬件厂商“罗技”的网站也上不去了。不仅如此,Hotmail也经常宕机。世界最大的在线图书销售商亚马逊的网站被关好像不怎么奇怪,但奇怪的是它的英国网站却可以登陆。
迷茫与到底什么是禁止的而什么不是,传媒行业的人经常无所适从。大马士革的一本杂志最近就刚刚撤掉了一篇描写反对派的报道,因为政府不同意这么做。“我们觉得这是一篇应该获得政府欢迎的报道,因为它所说的是反对派如何软弱和脆弱,”编辑说。“这就显示出红线到底会怎么移动来了。”
但在一些领域里,也有一些试探性的松动景象了。叙利亚政府最近刚刚颁发了几张私人电台的牌照,这些电台就可以播放一些西方的音乐和脱口秀什么的。而还有的电台现在也已经在涉足一些更为棘手的问题了,谈论诸如并不受欢迎的大马士革公车站的换址问题,这可能就是人们能够在传媒中听到的最为大胆的话题了。

- · 【传媒视角:上海的户籍改革】 | 2009-08-11
- · 秋风:政府机关公司化是可怕的 | 2009-08-11
- · 北京"帅气交警"登上《新闻联播》 | 2009-08-11
- · 【传媒:新闻内容收费的道理】 | 2009-08-10
- · 【传媒:新闻收费的道理】 |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