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7-29
焦建
订阅

伊拉克:重新书写的历史

伊拉克局势

马利基对美军说:“不”!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焦建 昨日发生在基尔库克的爆炸使很多伊拉克人眼眶中又涌现出了眼泪。血腥的爆炸很难让当事者继续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去看待现实。悲痛与愤怒之下,一个正常的动作也许会被当成是一种严重的挑衅,如何在这种局势之下有序的解决问题,是伊拉克人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伊拉克的局势在过去的一些时日中已经有了不小的长进,现在需要考虑的,其实正是如何使积极的力量继续在这个国家的生长。而这,也就是正在重新书写的伊拉克历史所应具备的历史观之一。

利好因素 

现代意义上的伊拉克建立的根本就是——人民对于外国军事占领的憎恶。这个国家的自我形象便是建立在反抗英国的殖民主义基础上的。

这就是为什么马利基和其他的伊拉克主要领导人不肯在驻伊美军地位协定(status-of-forces agreement)上签字的原因。而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伊拉克总理对美军2010年前撤出伊拉克的时间表持乐观态度。

马利基和他的伙伴们对于伊拉克的历史表示了足够的尊重——而在过去,伊拉克当局经常误解这一因素。对于布什总统来说,伊拉克的历史始自2003年3月美军对伊拉克的入侵。对于美国的官员来讲,他们相信伊拉克人对于占领的抵抗源自萨达姆遗留下的邪恶遗产导致的恶果,而不是出于伊拉克国家自我认同的一种内在部分。他们没有看到的事实是,即使是由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所培育的民族主义,也是在这个国家中少有的,能够将紧张的局势聚拢在一起的力量。

“一代代的伊拉克人来到学校上学,他们学到的是如何摆脱英国的帝国主义。”一位在华盛顿工作的伊拉克观察家表示,“他们正是马利基总理所必须讨好的政治力量。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在历史上被如此书写——他正是把伊拉克再次出卖给外国人的叛徒。”

因为过去一直坚持的撤军立场,这样的伊拉克局势对于奥巴马的竞选来讲正是个重大的利好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奥巴马政策的胜利。他只不过是以一个特别大的概念兜住了一个有很多可能性的立场域,他的政策并不恰当,但他获得了一种名义上的胜利。

马利基总理现在就有信心对驻伊美军地位协定说不,这在很大一部分也是源自美军的存在。他们的确帮助减少了暴力数字并稳定了局势。奥巴马跟马利基在巴格达有了一次会谈,但很难想象,假如18个月前的民主党获得政治上的胜利后迅速的将美军撤离伊拉克的话,这样安静的会谈还可能进行。

对于如今的布什政府来讲,与其眼巴巴的看着奥巴马获得种种名义上的政治利益,不如抓住机会宣称自身的胜利。从许多角度来讲,正是自2003年以来的种种努力,才在伊拉克建立起了这么一个具备足够力量和信心的政府,它才能够跟美国谈判美军逐渐撤离的时间表。簇新的伊拉克政府的表现也许并不老练,当下的安全局势也许也并不稳固,但就在马利基总理建议的时间表之中,新政府依旧有两年的时间让自己的羽翼丰满起来。

反抗的历史 

很多美国人好奇,为什么伊拉克人不对美国表示感谢呢?正是后者花费了巨大的生命和财富代价,才帮助推翻了一个绝大多数伊拉克人都十分憎恶的独裁者。假如多考虑一点历史因素的话,问题将有一定的解答。简短的总结来自一本由William R. Polk所撰写的简短小书《理解伊拉克》中,在书中作者转引了1918年英国向巴格达居民公布的宣言,“与当地的大不列颠政治议会合作,你将能够参与当地涉及到你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去。”作者解释说,“这样的叙述给那些听过它的人造成了一种巨大的障碍。这宣言意味着这些人将获得独立吗?意味着他们将变成一个殖民地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没有任何一个伊拉克人能够说上来”

而这个宣言的真正含义,是一种殖民统治的建立。而英国人在1920年所必须面对的,就是打一场血腥的战争,从而把那些反抗这些制度的伊拉克人彻底镇压下去。

找一本1948年由伊拉克石油公司出版的“手册”,里面警告说,尽管1920年的协约国国际委托计划已经保证了英国在伊拉克所享有的权威,伊拉克人其实仍是感觉别别扭扭的。“不管出于何种善意,(托管计划)在伊拉克政治家的眼里一直被认为是有违本国自尊的东西,它因此很不受待见。”虽然英国在伊拉克设置了国王和顺从的总理,但这依旧不能避免他们1958年必须从伊拉克撤离的命运。

萨达姆侯赛因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抓住了这个国家渴望独立的弱点绑架了这个国家。但即使是之后的血腥年代里,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拉克国的愿望依旧存活了下来。出于对结束君权和美国入侵的渴望,这个国家现在开始了再一次描述自身的过程。看起来,马利基总理是真的豁出去了,他现在不仅敢跟德黑兰对着干,还敢跟华盛顿叫板。

伊拉克政府对于撤军时间表的要求毫无疑问的是奥巴马的极大利好。但事实上,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对于麦凯恩来说,支持军队依旧留在当地给了伊拉克人更多的时间立足。对于布什总统来说,他应该将马利基总理的“不”当作是一种积极的回答。而这尤其对于伊拉克人来讲尤其有利,他们又有了一次重新书写自身历史的机会了。

布什:终于解开了一个扣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