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寻求改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焦建 周日夜晚孟买的夜空被烛光照亮。这烛光有着多重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为了悼念那些死去的人,还表达了对实施杀戮者的蔑视,当局没能够保护好人们的城市,而有些政客则想从这次悲剧中寻求资本,这也该一并谴责。印度内务部长Shivraj Patil已经引咎辞职。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发生在印度的恐怖袭击事件在严重性及频率上都有了增高。在新德里,在班加罗尔,在海德拉巴,恐怖事件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一次死亡数百人的爆炸事件似乎已经引不起任何的波动。1993年,印度的金融中心孟买也曾发生过一系列造成257人死亡的爆炸袭击事件,2006年的或者爆炸也杀死了184人。每一次灾难发生之后,不屈服的“孟买精神”都让人们掸去尘土重新复归常态,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孟买人不再是重新回到原装,他们的回答是——我们需要改变。
“我们以前也曾经被袭击过,”一名当地的广播秀主持人Rohini Ramanathan说,“但是最近这些袭击发生之后,人们说的是——我们不要再假装一切ok,现在我们需要让这一切长久的被记住,而不是再次重新捡起孟买精神,一切不会重新回到原状了。”
“孟买已经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当地政府工作人员Sheetal Javeri说,“但是政府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假如五星级的酒店都能够被如此轻易的攻击,普通人的日子还能怎么过?”“我时刻都在为我自己,为我的家人担心,他们仍然不知道周围到底有多少恐怖分子,为数肯定很多。”
她的意见不是个例。媒体自由职业者Trisha Sethi也同意这样的说法:“我们现在开始彼此猜疑。我们现在开始用审视的眼光去看人了。”
导致悲剧发生的越来越多的细节开始浮现出来——警察没能够中途阻止,没能够控制住形势的恶化没能够找到他们的动机,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印度的专家们早就指出,警察们的工作方式需要得到改进,印度还需要更多的警察——而现在,这个国家每一万人中只有122个警察,远远低于联合国公布的222人的标准。
对于孟买的居民们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当局是否能够并多快修复印度的安全政策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恐怖分子们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居民Niranjan Ashar说,“我们需要知道政府为了能够让我们感到安全会做些什么事情。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系统。他们能够在一种什么程度上保证这样的袭击不再次发生。”
在责难政府没能够保护好公民的同时,孟买人也在寻找自身的改变。已经在孟买居住了40多年的老居民Asit Bhansali说,“通常的时候,孟买人的生活中的目的就是挣钱,但这一次,威胁是如此严峻又是如此真实。现在,我们需要变革,我们需要改变只聚焦于‘我的生活,我的家庭,我的生意’这样的观念,已经有人开始了自身的变革,我们都需要如此。”
这正如Ramanathan告诉给她的听友们的一样:“从登记投票开始。从真正参加选举开始。”

- · 恐怖袭击和体育赛事 | 2009-08-11
- · 阿富汗飞往乌鲁木齐航班传有炸弹被拒入境 | 2009-08-10
- · 【传媒视角:美国的“司马昭之心”】 | 2009-08-07
- · 印度100万银行职工罢工 | 2009-08-07
- · 巴基斯坦一辆公交车坠入印度河 34名乘客死亡 | 20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