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下跌是坏消息
油价已经下降到50美元每桶以下。为什么这不是彻底的好消息?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焦建 12月1日,在纽约交易的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47.36美元每桶,这一价格已经下跌到了过去三年来的最低点。
这一次的价格下跌来自欧佩克本身。在上周日欧佩克在开罗举行的一次紧急会议上,虽然全球的石油需求已经大幅下跌,但欧佩克并没有就减产达成一致协议。正因为如此,有很多的分析人士认为,油价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但这样的下跌是否是百利而无一害?《经济学人》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会为这样的消息叫好。而在今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对抗通胀压力的诸多政府们也将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对于那些全球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有很多人将收入的四分之三都花在吃饭上才可能维持温饱,油价的下跌使食物价格随之降低这也是天大的利好因素。
随着油价的下跌以及政府们对通缩压力的考虑越来越多,大幅降息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鲜见的新闻。
但油价的下跌并不是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利好消息。最大的担忧是——油价如此剧烈的下跌意味着全球经济的大幅衰退。当经济活动停滞不前的时候,需求自然降低了。事实显然很有说服力——当周一油价下跌的当天,纽约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也同时下跌了7.7%。
环保主义者对这个新闻也提不起精神。最近的高油价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节油汽车,而这使得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虽然早些时候有很多分析说,人们对石油的需求是无弹性的如食物一样,但最近的数据显示,只说法显然缺乏现实基础——因为人们对高油价的反映的确是既迅速又显著的。
显著的一个例子是,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公共交通而不是继续购买油老虎suv。另外,随着油价的上升,人们更多的淘汰了耗油巨大的汽车,重新购置了燃油效率更高的新型汽车。这一切使得人们对于汽油的消耗更低,燃油性更高。而这也使得对汽油有特殊补贴政策的政府们可以取消这一切,驾驶员们必须考虑到汽油的真实价格以便控制自己的汽车使用习惯。
但随着油价的下跌,将会给刚刚开始的这一切有益的进步带来相反的影响。
而那些考虑到能源安全的人也有理由感到不安。虽然至少在发达国家里已经有计划要多使用可再生能与核能,但石油仍将构成能源需求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对于交通运输来说。但低油价将减少人们对于保持石油的可持续使用的投资计划。沙特石油部长就曾经表示——75美元的价格才能够让人们去不断的寻找新的石油生产以便避免未来的短缺。国际能源组织预计说,到2030年的时候,大约要有今天沙特产量六倍的石油产出才能够维持正常的世界运砖。假如价格继续下跌,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短期的痛快将变成长期的痛苦。
以一种更加全面的方式来衡量今天的形势,油价不应该只简单的反映供需关系,还应该考虑到石油的使用将给环境带来的巨大伤害。但是当油价继续保持在低位运行的时候,决策者们就很难做出向替代能源、节油产品大幅投资的决定,人们也不可能会快速的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世界难以像小孩断奶一样的“断油”,一个早该如此却一直不转变的世界,早晚会成为一个畸形儿。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见解:淘宝网的意义】 | 2009-08-12
- · 雷普索尔出售子公司 趋向中石油 | 2009-08-12
- · 中石化已获准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 | 2009-08-12
- · 中石油收购哈油田计划将推迟 | 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