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与经济
李静
2010-10-13 11:5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对于为何有些人结了婚、有些人却保持单身的问题,“竞争条件下的自愿配对原则”也许并不是最为浪漫的一种解释。

但寻找人生伴侣——对那些倾向于博弈论的人来说,也叫做“配对博弈”——正是“搜寻与匹配”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本周一,该理论创始人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搜寻理论”向早些时候的“匹配理论”注入了现实主义成分。正如获奖者之一戴尔?莫滕森(Dale Mortensen)在1988年的一篇论文中所言:“人们结识一个伴侣,并了解这一伴侣关系所包含的不确定的价值,需要花费时间。”

这对于初次失恋的少男少女来说,或许安慰不大。但人心的变化无常,至少被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恰当地纳入了经济模型之中。事实上,仍在寻找伴侣的单身人士,或许希望从他们的研究中学到点什么。莫滕森写道:“这些模型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即使个人充分意识到将来可能会分手,但仍然会结成一些可接受的匹配。”

所以,莫滕森及其同事研究成果的学徒们尽管认识到了离婚的可能性,但仍将寻找伴侣。

但这并非一个只关乎风流品行的模型。事实上,“搜寻模型”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单身者可能会过于迅速地配对,而不是装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

当他们停止寻找时,他们没有想到,降低自己的可获得性,对于其他所有仍在寻找良伴的单身者来说,其实是一种成本。理论上,单身者有理由享受补贴——正如莫滕森所言:“就像在人生各个阶段向他们行贿,以便让他们保持单身。”

政策制定者不会急于推出这样的补贴。但它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似性,彰显了该理论的威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类似的补贴已经以失业津贴的形式存在。

选译自《金融时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