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座城市和一个外资企业存在了长达10年的恩怨,这源于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15年的政策变迁。
中国水务市场悄然刮起的外资风潮,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管理理念,也带来了中国水务市场的新格局。
·水价应该涨得透明 水务企业的亏损是如何造成的,这种亏损到底是不是应该公众“埋单”。 【全文】
·水价问题核心:资源谁控制? 目前城市供水商业化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背离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亟需改弦更张。[全文]
·“洋水务”的中国版图:拥有一线城市1/3以上市场份额 以往,连年亏损、需要政府不断补贴才能为继的地方水厂成为了外资角逐的“香饽饽”。经过几年疯狂的扩张,外资占据了我国一线城市1/3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巨头们在进入我国15年后,已经以一个庞大的中国水务版图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全文]
·一座城市和中法水务的10年纠葛 这是一个10年前价值1669万美元的招商引资项目。这也是个极其失败的项目,这个由外资水务巨头中法水务和廉江当地政府合资新建的自来水厂,建成10年来一直空置。[全文]
·水价上调青岛样本 青岛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而近十年来青岛自来水价格仅上调过一次。[全文]
·住建部调查水价 重点研究外资 中国多个城市上调水价,外资水务企业被认为是涨价的操纵者,并被指垄断了中国水务市场。[全文]
·傅涛:水价上涨政府获益最大 全国性的水价上涨使得水务企业处在公众批评的中心,不过在傅涛看来,政府应该对水价上涨负主要责任。[全文]
·发改委:当前水价偏低 不利于节约使用 发改委明确要求当前水价调整机制必须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文]
·住建部官员强调:调水价不是当务之急 住建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水价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调整,但不是当务之急。他强调当务之急还是要确保城市供水稳定,提高城市供水的水质和服务水平。 [全文]
·发改委:防止各地集中出台调整水价项目 发改委和住建部7月23日发出《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