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玉米帝:节省出来3个大庆油田
《快公司观察》记者 朱熹妍 刘睿
17:44
2011-04-28
订阅

 


《快公司观察》记者 朱熹妍 刘睿 日前,美国著名科技杂志Fast Company公布2011年度全球50家最具创新力的公司,绝对多数上榜公司意料之中:其中苹果位列第一,Twitter和Facebook位列二、三。除华为与生产“银河”计算机的曙光电子共有两家中国企业上榜,另一家则是鲜为人知的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成),爆出了一个大冷门。

大成是谁,干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引得友邦惊诧?

三月的吉林长春,漫天飞雪,黑土地寥廓、沉寂,一家是良田与烟囱随处可见。

出长春火车,坐出租车往西大约30元车费就到了大成集团的厂房。 “一到收割季,厂门口送玉米的货车排出几里路去。”出租车司机说,大成也成就了他们,司机们总爱在几个特定宾馆趴活——全国各地来大成跑生意的商人,经常会有包车业务。

厂区堆积如山的金黄玉米和腾腾白烟,从1999年开始就从未间断过。这家占地200公顷的厂区,每年加工玉米350万吨,75%变成了高档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20%变成了食品;5%变成了替代石油的化工产品,成为新型材料。这些新型材料最终的呈现却是一些生活必备品,比如一件耐克新款的运动衣,比如一瓶娃哈哈的乳状饮料……

长春东北兴隆山生物产业园内,一座新厂房已经盖好,正在等着定制设备的到来。计划中,今年7、8月份这里就能开始投产,届时,让世界惊奇的新技术将在这里成为现实——这里不再使用玉米进行生产,取而代之的是收割完玉米后被视为废物的秸秆。这是大成集团史上最大的一项投资,也是大成年近七旬的董事长徐周闻多年的梦想与豪赌。

 “中试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量产了。” 大成集团的总工程师褚蜡林透露。以后,那些黑土地上的秸秆会和玉米一样,被制作为多元醇,广泛应用在聚酯、树脂、制药、化妆品、防冻剂中。目前,这些功能多重的多元醇,大多只能从日渐枯竭的石油中提炼。

“对,是甜的。但不是因为它甜,所以能制醇。”褚蜡林话锋一转,“我们是先制成秸秆浆,再把浆做成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继续卖着关子。

“这样不光秸秆可以制醇,木薯、甘蔗也能制醇。我们不用粮食也能制醇。”在这个行业内,“非粮”二字变得越来越重要。日益提升的价格、国家对工业用粮的限制以及行业内竞争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都成为寻找非粮的促动因素。

2010年,全球最大酶制剂生产商诺维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李斯阁,两度访问了大成集团,并确定了合作意向。李斯阁雄心勃勃,希望通过二者的合作,用可再生的农产品废料生产出所有石化产品,从而代替石油化工产业在过去100年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大成集团的深入合作将是迈向未来生态社会的重要一步。” 李斯阁表示。在这种合作意向下,诺维信开始为大成玉米秸秆转化多元醇研制提供专门的酶。

现在,大成自主研发的用秸秆制糖生产化工醇技术,秸秆可利用率达63%。大成用2.5吨玉米秆可制成1吨多糖,其成本相当于玉米糖的成本,也相当于石油提醇的效率。

褚蜡林算了笔账:一株玉米,玉米籽粒与玉米秸秆的产量比为1:1.6,中国去年玉米产量为1.6亿吨左右,秸秆产量就能达到2.6亿吨。同时,按照每吨600元的收购价,全国农民可增收1560亿元,增收比例高达67%。如果这些秸秆都可用做多元醇的生产,相当于节省出来3个大庆油田。

3月12日,褚蜡林像往常一样去设计院沟通技术问题,设计院的朋友一见面就道恭喜——“你们被Fast Company评为全球创新50强,跟IBM一样了。” 褚蜡林并不十分清楚这本据说远在美国的杂志的真正来历,他只是将这个喜讯告诉了董事长徐周闻。

一战定天下

这家公司其实没什么媒体经验,甚至没有自己的宣传办。它的公众知名度远不如任何一家创业板的公司。王永安作为总裁办主任开始分管这一工作,他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我们在国外的名气也许比在国内大得多。”

其实,这家公司生产并销售着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饲料级赖氨酸——动物必需的一种氨基酸,被广泛应用在饲料添加剂中,促进动物生长。

在国内任何大型饲料会议上,都不会缺少大成这一原料商的身影。“关系不仅是好,几家大的饲料商,对我们都心存感激。” 王永安说。

这话还得从10年前说起,那时大成还只是一个生产玉米淀粉的加工厂,赖氨酸的生产技术被几家跨国巨头所垄断。中国赖氨酸90%依赖进口,价格高于6万元每吨。“加上终端竞争又激烈,这样饲料商的利润被挤压得很薄。”一位新希望当年负责采购的老人回忆。

在2008年底一次行业内的会议上,全国 150多家中国饲料业代表集体给徐周闻鞠躬,理由是他们认为由于大成赖氨酸的发展,让全国饲料行业发展至少提速10年。

这种感激来源于巨大的利润提升。大成从2000年进入赖氨酸生产,开始自主研发新菌种,提高了发酵的效率,当这一技术垄断被打破后,全球赖氨酸的总量达到100万吨,大成集团占据其中60万吨,掌握了全球定价的话语权。

一开始,大成进入赖氨酸生产也是为了高额利润。1998年大成投产时,像东北很多的玉米加工企业一样,也是靠玉米淀粉生产获利。当时加工1吨玉米能够赚几百元,利润也很不错。长春市为了处理每年积压的大量玉米,从吉林黄龙请来徐周闻和他的团队,在长春划出用地成立了大成公司。因为当年承诺的合作伙伴半途退出,厂房修到一半就没有资金了,徐周闻和筹备中的员工们就自己伸手和水泥、码砖头。投产当年,大成加工玉米30万吨,销售收入只有0.5亿元,主要产品还是玉米淀粉。

就这样积累了两年后,徐周闻做出一个决定,进军赖氨酸。“一开始,这个决定引起很多反对意见。”大成集团副总裁郑贵臣回忆。公司有了一些积累,是选择单纯地复制扩大生产,还是将好不容易赚到的钱投入到赖氨酸的研发中?当时味之素也与大成有过接触,不过这家垄断了赖氨酸技术的百年老店,一点儿都没有转让技术的意思,他们更多的是想把大成作为玉米原料提供的基地,利用低廉的价格收购原料,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这让大成公司陷入了决策难题。

当徐周闻察觉味之素的意图后,他选择了一边谈判,一边开始自己研发。“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我们资金不多,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国内也没有人搞过。大家担心风险过大,也有不同意见。”不过徐周闻还是坚持做出了决定,他说,大成不能只有一个产品,赖氨酸能够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郑贵臣说。

当时,国内已经有几家可以生产赖氨酸的企业。其中一家年产量已经做到5000吨,为了吸取经验,他们从这家公司请来了一位退休的总经理。

当达到1.5万吨的生产能力时,大成集团已经投入了1个多亿。资金压力很大。郑贵臣至今依然十分感激合作工程队和设备厂家给予了信任——他们还记忆着当初建淀粉厂大成公司的坚韧,都同意押账,半年或一年后还。

虽然,赖氨酸带来的利润相当大,但是1.5万吨的产能毕竟过小,建设新厂又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周期过长。于是,大成又将希望寄托在提高生产率方法上。他们从吉林农业大学请来专家,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又根据需要聘请国外专家。新菌种的研发,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一般只用3个月。一旦研发成功,就会放到生产车间进行大试,时间不超过5个月,新的厂房就已经建设起来。就这样,从2002年开始自主研发时,他们不断将每罐产量由80吨提升到90吨、100吨、120吨,现在达到135吨。

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增加了产能,还降低了成本,让大成的赖氨酸非常有竞争力。2001年的时候,进口赖氨酸在中国市场总供应量的占有率超过7成;2004年,赖氨酸就已经实现顺差,中国成为赖氨酸的“世界工厂 ”。

 2004年味之素在日本主板发布年报,结果相当不如人意。当时,一家日本证券公司给出分析:“味之素的赖氨酸保本价格很可能是每公斤1.4-1.5美元”,而中国对手大成集团的价格就是每公斤1.4-1.5美元左右。对此味之素公司的副社长西山彻也不得不承认:“对中国企业的挑战,我们是疏忽了。”

自2006年开始,有着近百年赖氨酸生产史的日本“味之素”公司,开始在美国及欧洲多国因知识产权问题起诉大成。大成一方面立足自主创新,培育新的菌种,目前他们已经培育出没有任何争议的新菌种,产品可以销往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应对挑战,最终在美国“337”调查中把对方的专利打成了无效,是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全面胜诉的第一家。

褚蜡林说:“我们培育出的赖氨酸新菌种,每一个基因都打上了大成的烙印。”如今,不少外国企业想用高价买他们的技术,有的要求合资在外国建厂,大成集团不用投资一分钱,只需承担建设和培训任务,就可依靠输出技术和服务赚取利润并占有一定的技术股份,而这条路,他们也正在尝试。

秸秆迟早会变成紧俏资源

生产赖氨酸,一度回报了前几年的自主创新。“厂里最高纪录是一天赚1000万,并且是净利润。”王永安说。

但是,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与味之素及其他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赖氨酸的价格也不断降低。2001年还能卖到6万元一吨的赖氨酸,2008年之前就只能卖到1.5万元了。而且,玉米原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同时,中国国内多家企业也开始上马玉米制乙醇项目,并在吉林、河南等地投入运营,导致这些地区玉米供应紧张。就在吉林当地,华润生化、中粮生化公主岭等中粮集团旗下的乙醇酒精项目开始运行。当时,中粮声称其燃料乙醇项目拥有超过百万吨的产能,按照1吨乙醇需要3吨玉米计算,这些公司就需要超过300万吨的玉米。这是大成集团全年的原料需求。

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趋势也日益扩大。虽然2007年国内玉米的总产量稍多于国内的总需求量,但是在出口扩大的带动下,国内玉米价格追涨国际价格。

最终,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赖氨酸的价格甚至跌到1万元以下,每吨盈利也就几百元,而最上游的变性淀粉生产此时已经是亏损运行。因此,从2008年开始,大成集团就再没有扩大淀粉生产规模。

不过,王永安回忆:“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玉米深加工全行业亏损,我们仍然实现了赢利。”

原因是,他们还有能赚钱的产品。

在长春大成集团的会议室里,有一棵“大成玉米树”:树的底部是玉米种植基地;树干包括玉米淀粉、麸质粉、纤维饲料和玉米油;树冠是玉米精深加工产品,包括变性淀粉、淀粉糖、生物质化工醇等八大类产品。

这个树状模型代表着大成集团的现有产品思路,“当时,是为了迎接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到大成来视察临时做的。江总书记的评价是‘玉米树型经济,不得了’。”王永安说。

除了赖氨酸研发外,2001年开始,大成就开始与国外一家企业合作开发多元醇项目。厂区中的一个角上,一大片厂房崭新而立。这里不仅道路宽阔、窗明几净,而且戒备严森,除了安全处的一把手签字外,非一线工人一概不得入内。这里就是大成集团百万吨多元醇生产基地。“生产的原料中有氢气,所以对安全要求非常高。”

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后提纯成高浓度的糖液,然后通过地下管道运输到这里。通过一次加氢裂解,就可以得到多元醇。据说,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独门绝技——在其他的玉米提醇的工厂中,糖液必须转化为结晶糖,再加氢裂解成山梨醇,二次裂解才能得到多元醇。王永安透露,光这项技术就节省了两个车间的投入,固定成本减少了10亿元,而且以后每生产一吨多元醇就能省下1000元的成本。

这样生产出来的多元醇用途广泛,是最常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们可以变成你穿的衣服,或者一个可乐瓶子——或者你想象不到的很多东西。”

目前,大成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10多个企业通过看不见的地下管道彼此相连,分别生产出淀粉糖、氨基酸、生物质化工醇、变性淀粉、蛋白及纤维饲料等几大系列200多个产品,附加值从2倍、5倍到8倍、10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这也是世界最大的赖氨酸供应商,在生物发酵、生物化工及非粮原料多元化上的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ADM和嘉吉公司。在一次世界玉米种植者和生产者大会上,行业对于大成的评价是——这家公司将全球玉米行业加速了10年。

“产业链还在不断被拉长。”王永利表示,很多环节都有无穷的想象空间。早在前几年,可口可乐全球采购的负责人就来到大成希望合作。“他们当时被沃尔玛的绿色标签活动搞得很被动,沃尔玛要求所有上架产品包装能够30%是环保、又是可循环的材料制成。”可口可乐希望以后能用大成的植物多元醇提炼聚乙烯,来做可乐瓶子的主要材料。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我们跟不上的不是技术,而是产量。”王永安说,这也是大成上马百万吨制醇项目的原因之一。

越来越长的产业链,不仅增加了创新的机会,还能随时根据市场行情调节各个环节的产能分配。“今年要是赖氨酸赚钱,我们就会多分配一些原料用来制作赖氨酸,要是聚乙烯能卖钱,那我们的多元醇的产量也能及时调高。”

不过,他们知道,这种领先并不是永恒的,“生产率需要不断地提高,我们还需要将原料拉得更宽。”王永安担心的是,秸秆迟早也会变成紧俏资源的。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