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备受关注的中航集团汽车业务并入长安汽车一事终于尘埃落定,这也是汽车业中的首例央企重组案。新长安给徐留平带来了漂亮的规模起点,也留下了棘手的问题。

三问新长安整合

三问新长安整合

   备受关注的中航集团汽车业务并入长安汽车一事终于尘埃落定,这也是汽车业中的首例央企重组案。根据协议,中航工业以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等资产入股新长安,占23%的股份;兵装集团在新长安中持股77%。

 

     新长安给徐留平带来了漂亮的规模起点,也留下了棘手的问题。面对两个强势股东,如何处理产业有效整合、战略互相协调、整合资金三大问题,如何将这场由政府主导的“拉郎配”最终上演成“天仙配”?        

                                          查看全文>>>>>

□ 点评:

 

     虽然是政府促成的“拉郎配”,但这桩“婚姻”并非没有基础,双方在微车与小型发动机领域,还是有很好的互补性。今后能否发展好,就事在人为了。作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旁观者,我们当然希望双方能抛却一时、一己的私利,从长远出发,实现真正的融合。

 

    平心而论,对于这桩政府促成的“拉郎配”,业界还是很看好的,因为双方有不错的合作基础。

 

特写
□ 昌河之忧

  

   “你千万不要写我的名字啊,”电话那头的林超难掩心底日益强烈的忧虑,担心与本报记者这一通电话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这天开始到11月12日,林超几乎每天都要跟他的头儿打听一下,关于人员安置问题的正式文件下来没有。

 

    事实上,“下岗”正是令林超最近几天寝食难安的最大忧虑。作为昌河汽车的一名车间主任,林超的级别并不高,和这里大多数人一样,40多岁的年龄不尴不尬,又没有特别技能,现在的职位也是好多年熬出来的。               查看全文>>>>>

 

点评:

 

    昌河汽车的“硬气”,汽车业人士还是有所耳闻的。中航集团领导一直想促进昌河汽车与同门师兄哈飞整合,没能成功;合作外方日本铃木想促成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合作,也未能如愿。这家老军工企业近几年的业绩虽然江河日下,但不想被人整合的“底气”却一直很足。对于这样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新长安该如何处置呢?

 

    如何安置这些忧心忡忡的员工,很考验新长安的管理能力。

□前车之鉴

 

天津一汽“艰难前行”

 

     再成功的重组也会有阵痛。重组已达七年的天津一汽夏利已经走到了一个难以抉择的分岔路口,向左走是窄胡同,向右走是雷区。                     查看全文>>>>>>

 

点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于在外界看来是兼并重组成功样板的“天一重组”(天汽集团与一汽集团),一汽夏利有着更为复杂的感受。好的是背靠大集团,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领跑国内经济型轿车市场数年。但风光过后却面临后续车型匮乏、产品定位狭窄的尴尬,同为自主品牌,非“嫡系”的天津一汽得到的重视与支持似乎不如一汽奔腾。

 

 

评论

 

新长安如何“百年好合”

  

经济观察报 张耀东/文 11月10日,长安变成了新长安。徐留平也在升任长安董事长近一年后,用行动强调着“徐时代”的到来。

 

    这是一场典型的中国式婚姻。双方门当户对,“家长”都是有着军工背景的央企,“证婚人”又是身份显赫的政府部门,“女方”的嫁妆达到了170亿元,但“男方”长安才貌更为出众,话语权自然也就大些,占到了77%。

 

    婚是结了,生活幸不幸福就要考验双方的智慧了。况且,车企重组之难,是举世公认的。近十年,国际车坛更是鲜有真正成功的兼并重组案例。

 

    新长安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尽管重组双方在产品类型、文化背景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新长安不仅要管理9大整车生产基地、21个整车工厂、27家直属企业,年产220万辆整车及发动机企业,还要在人、财、物、产、供、销等全方面实现1+1>2的目标。其复杂程度将远超过“上南合作”。因为那次是强弱合作,而这次中航的话语权仍有23%。

 

    在“人”方面,中航曾计划把哈飞与昌河合并,但都无法成行,其中人的因素最大。在哈飞和昌河,都不乏全家两代人为中航效力服务的老员工。如何分流、重新安置这些人,让“新长安”轻装前进,这需要更高层面领导的协调。

 

    “财”的方面,上汽提出了83亿元的重塑原南汽资产计划,而此次并没有见到新长安发布类似的规划。昌河的问题积重难返,需要资金和项目上的撬动力。而新长安经营状况虽然不错,但其产品利润空间有限,本身也需要更大的融资能力支撑。

 

     “物”、“产”、“供”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管理能力。此前,长安曾重组过江铃陆风,但基本是由江铃管理。此次,长安需要构建更为强大的资产管理平台、生产和采购平台,管理分布在9个省市的21个工厂,要发挥出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难度可想而知。

 

    另外,在业务链条上,长安一直缺乏一个具备超强盈利能力的合资企业,而中航显然并不能提供。

 

    “销”的方面,新长安旗下的长安、哈飞、昌河三大品牌销售网络重叠,整合和管理是个难题。

 

    新长安任重道远。要达到“合为一家”的程度,徐留平需要搭建的将不只是新长安的名字,更需要一个新的管理体系、更高水平的管理模式以及新的业务链条。

  发表评论(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 会员名:   会员登陆
  验证码 看不清,请刷新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6-10-6420 9024 传真:86-10-6420 8996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6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