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 现场抢救 请敬畏生命
经济观察报出品

倪璧东

 

像所有灾难一样,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列车追尾事故中的每一个生命,他们的呼吸存亡,他们的点滴故事,他们曾经的或者正在发生的只言片语,被无数焦急的眼睛所关注。在现实中,在网络里,在口口相传的谈论中,生命是这场天灾人祸中绝对的主角。“生命第一”,这是灾难救援中不容置疑的首要原则,然而在此次追尾事故的救援中,却出现了令人心寒的一幕。

事故发生在23日20点34分,然而据央视报道,24日凌晨4点,经过生命探测仪探测,现场已无生命迹象,而现场救援也已于凌晨2点基本结束。当天6时,救援指挥部下令,清除现场,拆解车体。随后,挖掘机、切割机、起重机、消防人员陆续进入现场作业。

掰手一算,仅仅在事故发生之后的六个小时,救援方就宣告现场无生命迹象,而在10小时内就结束救援、清理现场、拆解车体。这远远低于通常生命抢救中72小时的黄金时间。据了解,针对有外伤的情况,48小时内存活率最高,24小时内存活率高达90%以上。过72小时,存活率降到20%以下。

而令人心惊的是,在事故发生的21小时后,也即是现场救援结束的11个小时后,年仅2岁8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在清理最后一个、也是挤压最严重的车厢时被发现。

铁道部发言人说“这是一个奇迹”。然而只要对救灾常识了解的人们就知道,灾难发生后的72小时是生命抢救的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生命有很大的获救机会。去年海地大地震中有男子在灾后两周生还,远超黄金72小时的限定,被称为生命的奇迹广为流传,并无人对此怀疑,为什么人们对于铁道部的“奇迹”说,却如此“苛刻”,抱着怀疑、讥讽、愤怒的心情呢?

那并不是仅仅因为伊伊是在事故后的21小时被抢救,是可能性很大的事件,“奇迹”说并不恰当,也并不是因为人们对伊伊的生还无动于衷,不认为它是令人惊喜的事情,相反多少人为伊伊牵肠挂肚,焚心似火。实际上做出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人们认为救援过早结束,是对灾难中人们生命的不负责任,是对关心遇难者的人们的不负责任。这是行政的傲慢压倒敬畏生命的一种可耻表现。而伊伊的出现,使得这种不负责任和傲慢如此尖锐强烈地显现出来,让人无法不去质疑救灾方、铁道部以及上级指挥机构的不当举措和失职之处。

更加让人愤慨的是,此前负责救援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曾收到指令,将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如果不是他违抗指令,继续坚持原地清理残骸,伊伊必死无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伊伊不是死于动车追尾的灾难之中,而是死于救援方对灾难抢救的不当举措,那将是多么可耻和悲哀的结局啊!

因此,不难理解,在事故中失去五位亲人的杨峰,当他徒手挖着车厢的残骸,看到妻子尸体完整,没有什么明显的伤势时为什么如此愤怒。

“为什么在凌晨2点宣布没有生命迹象了?为什么停止救援?”这不仅是杨峰一个人的质疑和愤怒,也是所有关心事故救援的人们的质疑和愤怒。因为如果坚持72小时的生命黄金搜救时间,那么会不会有更多的生命被救起,会不会实际上有些伤者因为现场清理的作业而造成伤害,乃至死亡呢?

生命是多么脆弱,生命又是多么坚韧;生命是如此值得让人珍惜,生命又被如此冷漠地对待;生命的存亡被多少人所深深关注,生命的得失又可以被行政命令如此地浅浅忽略……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放弃救援,是谁下达了停止现场搜救的命令,这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是否在实际搜救中贯彻“生命第一”的原则?这仅仅是搜救的技术问题吗?仅仅是搜救工作不专业化的体现吗?还是相关部门在行政本位的惯性心理下,急于恢复通车的功利心态所造成的呢?

所有关注救援的人们急切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这不仅仅出于好奇,也不仅仅出于对真相的追问,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否则,当局者不仅无法对本次事故的受害人以及他们的亲人做出交代,而且也很难确保,在以后的灾难救援中,这样可耻、可悲和愚蠢的举动不会再次发生,让另一出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