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半年报之二-税收里的大学问
经济观察报出品

席斯

  

 “将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实施近两个月,稳健的货币已出手,积极的财政待何时呢?

本报获悉,今年前6个月的宏观数据早在7月上旬就汇总到了中央各相关部委,按照惯例,在数据汇总的当天下午,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就会前往国务院汇报新的数据,在这过程中,新的政策可能会被做出。

7月5日下午,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降息,一个月内两次降息,虽出乎市场预料,但也不难理解。7月13日,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三年来首次跌破8,二季度7.6%的增速创下13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货币政策在一个月内已两次降息,希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鼓励企业渡过难关。但是市场似乎不认为降息能担当稳增长的重任。

对于“稳增长”,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几乎异口同声将“减税”视为最适宜的良药。

财政更“稳健”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的财政政策着力点从2011年的“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转向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并赋予了结构性减税扩大内需、支撑实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多项重任。

今年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后,因为工业增加值等数据的快速下滑,中央提出了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5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被作为第一条提出。

当时,国家发改委门前又恢复车水马龙的景象,审批项目成为地方抓住这轮稳增长的最有效手段。很多学者担心,地方政府会过度理解稳增长,而重走2008年的路。

而“减税”却异乎寻常的平静。经过近半个月的研究部署,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涵盖六大类33项。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进口关税等多个税种。

落实已有的政策是目前中国财税政策对“减税”的注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主要在去年底陆续出台,今年初开始实施,包括对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提高。

 

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仅此一项,全国92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全部个体工商户的比例达63%以上。

此外,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减免,从2012年2月1日起,取消了253项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22项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2012年财税部门提出了一共6个方面的减税措施,我们做了初步的测算,这6个方面的减税政策落实下来,不到1000亿规模。这与我们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比较,并不适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

 

与增收的矛盾

北京一家运输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心中有一个疑问:“一方面出台减税政策,一方面加强征管,最后全社会的税收收入增加,这算减税吗?”

结构性减税可以回答王先生的疑问。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中央提出的减税政策是结构性减税,所谓结构性就是有增有减。

减税政策实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今年以来全国税收收入增速的不断下滑,使地方财政越发吃紧,地方政府在增收和减税面前有些矛盾。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637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其中,税收收入54932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回落近20%。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完不成当年的税收收入目标不可想象。预算收入定好了各种支出用途,因为短收要砍掉一部分支出,“减谁谁都不高兴。”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位政府官员说。

上述官员表示,这些年地方已经习惯到年底有较多的超收收入,来平衡各种支出用途。

而今年的宁夏已经不敢想超收收入,只求完成预算任务,让那些得到法律效力的支出能够顺利执行。今年在各省份财政收入排名中,宁夏不论总量还是增速上一直处在底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配合减税政策,地方可以有两种措施应对,一是调减预算支出,二是增加发债规模。“收入少了,相应减少部分支出,这个道理很简单。”张斌建议。“过去年度中间调整预算主要是调增,因为收入比预期增加较多。”宁夏上述官员表示。

不到万不得已地方政府不会在年度中间调减预算支出。2009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税收收入连续数月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在年底刚刚完成了收入目标,但少数地方还是没有完成这一目标。

2009年11月,山西省太原市临时调整预算,将已经安排的部分支出取消或者降低支出标准,并报当地人大审议通过。“财政收入下滑较为严重,连续11个月出现负增长。对12月份收入进行预测后,全市财政总收入全年预计将完成275亿元左右,为预算的83%,短收57亿元。市级一般预算收入预计短收7.2亿元。”太原市财政局在向太原市人大汇报时解释。

为此市本级支出预算做出相应调减7.2亿元。首先保障人员经费和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基本支出,尽量减少对民生支出和法定支出的压缩,重点压缩与专项收入短收相对应的专项支出、预算已经安排但尚未使用的项目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例如:将调减村级道路硬化和乡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等尚未使用的专项资金9000万元;调减公安装备经费2000万元;调减会议费、交通费、维修费等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2000万元等。

张斌认为,经济下滑时期,如果想稳增长,在实施减税政策的同时,应调减支出,否则有了减税政策,地方还是会全力征税。

扩大赤字,多发债,也是对减税政策的一个补充,但目前地方政府发债还是中央代发,不允许地方自行发债。“如果没有减支和扩赤字政策的辅助,地方政府会通过加强征管弥补因减税政策导致的短收,这是典型的逆向调节。”张斌表示。

湖北某市一位税务部门官员告诉记者,不论全国税收收入预算定8%还是9%,到地市一级,一律上调为20%,即便出台了减税政策的情况下,也是20%雷打不动。这也导致,即便在减税幅度较大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仍然完成目标,甚至有盈余。

近期,很多地方政府将零散税作为挖潜增收的重点。对个体工商户的征管更加严格,一些小税种的检查更频繁。在张斌看来,这是税务系统造成的逆向调节,经济好的时候忽视了这些零散税源,而经济下行时期,却严格征收零散税。

 

减税的时效和力度

近日,谢旭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基本保持稳定,总体上减税是主基调”。

但当前中国采取的减税政策的时效性和力度似乎还没有显现。对中小企业扣除额的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印花税的免征等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经济下行时期,减税政策需要有时效性和一定的力度,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才能显现。”张斌说,目前出台减税政策首先考虑的是财政的承受能力,其次再考虑减税的作用,这导致减税政策在主体税种上不会有太大动作。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试点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据国税总局透露,三个月共减税20亿,同时有部分企业存在税负增加的现象,试点扩大目前仍未实现。

高培勇表示,“我主张加大增值税减税力度,因为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在中国税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有它减,才有减轻整体税负的可能”。

张斌认为,集聚时效和力度的减税政策一定是主体税种税率的下调,即增值税税率的下调。他举例,17%的增值税率下调到15%,即使是暂时的下调都可以,这一措施将是普惠的,对目前实体经济艰难现状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培勇则认为,中国还有6000亿的减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