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平之战”,鹿死谁手?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韦承武 中国与美国女排之间的比赛注定能吸引众多的目光,原因是美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是前中国女排著名排球运动员、主教练,而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曾担任过郎平的助手,两人由共同作战演变为对手,因而彼此之间的较量颇为引人关注。
7月13日,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进入最后一天。在备受瞩目的第七次“和平大战”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未能翻盘成功,以2-3惜败美国女排,五局比分为23-25、19-25、25-22、25-21和15-17。
技术特点各有千秋
显然,美国女排就是一支论身高、弹跳和力量已经扩大化了的中国女排原型,整个攻防体系设计两队如出一辙,而中国队目前最欠缺也是最迫切希望拥有的身体素质这一项基本物质基础,在美国队这里却毫不费力完全展现。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里重点盯防的哈内夫、斯科特、汤姆和阿金拉德沃这四员美国队主要得分手,都由于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而没能加以有效遏制。
接应哈内夫在这场“和平”较量里独得23分,可以说,美国队能够得以险胜其居功至伟。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接应对于一个球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经越来越成为左右比赛胜负结果的重要一环。欧美球队所认定的接应概念已经超出了我们所理解的接应二传的范畴,其对接应的定义,已经不再单纯属于辅助球队配合进攻的一种手段,在球队愈来愈讲究进攻效率的同时,接应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攻击点加以存在,因此“翼体进攻”这个对接应重新做了一番透析解释的直白理解也就顺利成章。世界上优秀接应队员无非都是被作为重要攻击手得以起效的。巴西队的谢拉、意大利队的阿奎罗,都是队中的核心兼得分机器。古巴队就更不必赘言,4-2配备更加模糊了对接应的定义。
由于中国队受身体条件等诸多方面限制过多,加上球队讲求整体作战,注重配合,体现综合能力,因此,接应这个位置在目前也不可能与欧美球队等同。周苏红无可厚非是一名全能球员,全队配合及多项战术组合都要以她为中心予以展开,在这方面,如果单纯的以得分能力去加以对比显然不合时宜,周苏红在这场比赛里所得到的11分连哈内夫的一半都不到,但若论在球队中起到的作用,周苏红则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核心效用。
主攻缺乏稳定性
在主攻方面,美国队两名主攻手格拉斯和汤姆都各具特点,特别是汤姆,在场上的灵魂作用显而易见。汤姆的进攻颇似早期的美国女排干将,也就是与海曼同时代的队友克罗克特,扣球线路非常刁钻且隐蔽性极强,另外她的心里素质极佳,这也是这批美国队球员所欠缺和一时之间还不能够有效解决的难题。美国队善打顺风球,在落后情况下,往往溃不成军,而汤姆的存在,有效缓解了这些弱势。现今每个球队都会想方设法去营造一名在任何困难时候都能挺身而出且能力挽狂澜的明星球员,阿奎罗、鲁伊兹、加莫娃等等这些各队的球星,无不在关键环节、关键场次、关键比分上能够救急于水火之中。
中国女排在这方面还有所不足,赵蕊蕊能够技压群芳,但其毕竟司职副攻位置,一切发挥得以建立于一传稳定的基础之上。而作为最能培育球星沃土的主攻手群落里,杨昊以目前的实力还勉为其难,大梅论发挥也有待商榷,李娟则身单力薄。
这场对美国队之争,唯独大梅发挥稳定,发、拦、扣共计得18分,仅次于中国队最高得分手赵蕊蕊,虽然在有效进攻数目上是杨昊和李娟之总和,但相比对手汤姆的进攻17分、拦网3分,还是稍逊一筹。
副攻身体素质是软肋
在副攻进攻手段上,阿金拉德沃力量充沛,2号位背飞跑动点高力匀。在首局开始以后,这位“眼镜侠”就不失时机对中国队防线频频施压,其依靠的就是力量和身高。阿金拉德沃其实就是郎平调教出的中国式美国快攻手,2号位背飞是其主要杀手锏。但阿金拉德沃相比赵蕊蕊,在技术运用上还不够丰富。赵蕊蕊的时间差、背快,及与队员配合的梯次、双快进攻套路其还不能掌握,毕竟美国队是一支刚刚被召集拼凑的零散部队,若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磨合出这么高超的球技也不现实,美国队惟一可利用的资本,就是依靠自己出色的身体素质逐渐将这种单调进攻手段予以补足。
中国队副攻手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而不足之处恰恰正是美国队副攻手所沾沾自喜和引以为傲的力量和弹跳。赵蕊蕊在面对场上不利局势下能够依靠经验转危为安,而薛明在当前情景下却没有这种驾驭力。马蕴文虽然在力量上能够抗衡对手,但在进攻技巧上还难以企及,多数时候,马蕴文是作为一名缓解场上不利局势的奇兵角色出现,这也是她为何总能在出其不意间打击了对手防线,但却常常限于实力所能,不得不被归类于“昙花一现”的尴尬境地所在。
回顾七次“和平”大战 郎平率队两胜彰显指挥艺术
自2005年郎平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以来,已经与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共有七次交手,美国队二胜五负居于下风,但郎平的两次胜利都体现了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令人称道。
第一次和平大战:2005年6月世界女排大奖赛宁波站
这是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以后双方首次相遇,美国女排由于大部分主力缺席而显得毫无悬念,结果中国队以3-0完胜美国队取得了胜利。这场比赛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中国女排未遇任何挑战即拿下比赛。
第二次和平大战:2005年11月国际排联大冠军杯赛
中国女排队员刚参加完全运会归队显得非常疲惫,队员状态欠佳,而美国队招回了一些参加过雅典奥运会的老队员,实力明显增强。比赛过程中中国队表现糟糕,快变战术完全被对方所抑制,主攻手杨昊的因伤缺席使得全队实力明显下降,最终以0-3惨败。
第三次和平大战:2006年8月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
中国队主力周苏红因伤未能上场使得全队实力下降,而美国队刚刚集中缺乏磨合。双方激战五局中国队才以3-2艰难取胜,中国队主攻手王一梅发挥出色,而美国队同样表现得相当顽强,中国队取胜相当艰难。
第四次和平大战:2006年11月世界女排锦标赛复赛
中国队此前遭遇了连败,而队中多名老队员状态欠佳,美国队主二传博格未能前往使得实力下降。中国队在替补二传宋妮娜替补上场以后连扳三局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而主攻手王一梅和杨昊成为全队取胜的功臣。
第五次和平大战:2007年8月 世界女排大奖赛波兰站
中国队四名主力队员因伤缺席了全年的比赛,不得不派上大部分年轻选手出场,美国队同样阵容不整,且因集中时间过短而缺乏磨合。中国年轻队员敢打敢拼以3-0取得了胜利。
第六次和平大战:2007年8月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
中国队此前遭遇了连败,但本场比赛表现相当出色,有效地抑制了对方的强攻,以3-0再度击败对手,新秀薛明和马蕴雯表现相当抢眼,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美国队整体发挥不理想,一传失误过多,没有发挥出网上实力,输掉了本场比赛也使得最终无缘总决赛的比赛。
第七次和平大战:2008年7月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奥运会前两队的最后一场交锋,此前两队均为一胜三负,因而中国和美国两队均派出最强阵容应战,经过五局的激烈争夺,最后美国队在3-2险胜中国队。中国队在决胜局一度以11-9领先,但因轮次错误被判罚一分而情绪大受影响最终遗憾失利。郎平在比赛中对中国队拦防的有效布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取胜的关键。
第八次“和平大战”值得期待
中国女排将在奥运会迎来与美国女排的第八次“和平大战”,双方究竟鹿死谁手、陈忠和与郎平两位教练在奥运会的斗法无疑是女排赛场上的一大亮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 古巴:老牌劲旅的新冲击 | 2008-07-24
- 安保措施,历届奥运会都很严 | 2008-07-24
- 深航部分航班奥运前可拨打手机 | 2008-07-24
- 周正宇:奥运期间一条车道可能觉得不够了,还会再封一条 | 2008-07-24
- 美科学家:北极拥有900亿桶石油储量 |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