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力量”

---2012中国成长型企业论坛

 

     22012年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日子最困难的一年。用工成本提升、原物料价格上涨、出口市场萎缩,以及汇率的调整,都在挤压着中小制造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中小企业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他们关心下行的经济将于何时探底,在当下的环境中如何突围?

 

     《经济观察报》一直关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承载报纸创刊十年来所积累的官、产、学、商界影响力人物,打造“小企业,大公益”的互动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鉴于此,2012年7月-9月,《经济观察报》进行“成长的力量”2012中国成长型企业论坛全国巡讲,将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与企业嘉宾齐聚一堂,分析中小企业中现阶段所处的政策与环境,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机遇,挖掘推动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

联系人:李庆涛、张吉
电话:18611422741/13501212274
邮箱:liqingtao@eeo.com.cn/zhangji@eeo.com.cn

巴曙松:巴曙松先生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先后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巴曙松还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担任兼职教授并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迟福林: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海南省政府咨询顾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活动时间:2012年7月17日
活动地点:深圳市龙岗区中海圣廷苑酒店三楼宴会厅
演讲嘉宾:巴曙松、迟福林
文字实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来自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央电视台的杜斌,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相聚在成长的力量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为大家请到了几位重量级的嘉宾,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做一个详细介绍,他们是: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迟福林先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先生;
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
深圳天安数码城龙岗园区副总经理余安定先生。
同时今天到场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创业家,还有来自媒体的各位朋友们,在这里也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以善于创新和勇于创新著称,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无尽的活力。而天安数码城从创业之初就开始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在过去22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天安数码城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帮助很多中小企业实现了创业和成功上市,所以就有很多人把天安数码城称作是“中小企业上市的摇篮”。从今年以来,在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中小企业可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社会各界也对中小企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此中国经济观察报和天安数码城特意举办了这次成长的力量——2012中国成长型企业论坛,也特别请到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来聚焦成长型企业寻找创新和成长的力量。接下来掌声有请论坛的主办方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为大家致辞,掌声有请! 
【新望】:尊敬的迟院长,尊敬的巴博士,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经济观察报的新望,这一期的报纸摆在大家面前。在上一个星期,温总理连续召开座谈会,主要谈的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问题,谈的是新36条的落实问题。实际上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是两个36条,72条。但温总理对中小企业现在的现状还是不满意,据说温总理这些天还在外面,在成都,还有可能在今天举办活动的深圳调研。
我们经济观察报是一个专业财经报纸,一直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在我们报道中小企业的过程当中,接触到了天安数码城这样一个22年以来专注于中小企业的培育、成长、创新的孵化器式的企业。我们两家一拍即合,做一个成长的力量——2012中国成长型企业的系列论坛,今天是我们的第一站。天安数码城创造出了一种中小企业的培育、成长的新模式和新探索,现在全国有13家,应该是有几十万的中小企业入驻,同时也培育出了不少出的上市公司。
我们觉得在这样一个时期来讨论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时候,我们结合天安数码城的案例做一个“成长的力量”的论坛非常有意义。我们今年有7次这样的活动和天安数码城合作,在全国不同的地方,今天是第一站,我们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两位专家,也是长期以来关注中小企业成长的两位经济学家,迟福林院长虽然年纪比较轻,今年60岁,但是改革界的元老级人物,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观点,第二次改革,尤其是去年以来呼吁从投资主导、出口拉动转向消费主导,经济发展的转型是转向消费主导。消费主导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国内的民营经济领域中小企业搞起来,下午迟院长讲的题目是消费主导时代的企业创新发展问题。
我本人也很荣幸,曾经在迟院长领导的中改院,在迟院长手下当过一年的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所的所长。前一段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系列节目,第一个采访是巴博士,巴博士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质押等等,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相信今天下午的论坛,很多中小企业主听到两位的讲演应该是有所希望,我也预祝今天下午大家渡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和一个有收获的活动。
再次祝活动成功,也祝各位下午愉快!
【主持人】:非常感谢新望先生热情的致辞。接下来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深圳龙岗天安数码城副总经理余安定先生致辞,掌声有请! 
【余安定】:尊敬的迟福林院长、巴曙松先生和新望院长,以及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企业家朋友,欢迎大家来到深圳龙岗,应该说龙岗是深圳的未来和希望,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天安数码城在深圳只有两个园区,龙岗是我们最新和最好的一个园区。天安数码城从1990年开始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20多的发展历程,从中国改革开放国内第一个合资公司,大家可能不知道天安的来历,天安应该是港资进入中国的第一家企业。
从现在来看天安所做的事业和很多普通房地产开发商所做的事业是不一样的,我们一直是专注于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积极发展的平台。可能在90年代大家说起来,那时候我们不叫天安数码城,名字很土,叫做天安车公庙工业区,但我们所运营的工业区和普通的工业区相比,它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很早就引入了港式管理,进行了很多企业产业链构建,以及为企业的软服务,我们在90年代就做了很多现在高新园区才开始做的工作,我们是国内第一单进行天使投资的发展商。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在龙岗的项目是在整个这么多年发展过程当中所做的产品里最好的一个尝试,我们现在提出来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园区发展运营商的角度能做的工作,我们提出要打造第四代产品,我们称之为城市产业综合体。所谓的城市产业综合体,我理解的概念或者核心是前面三代产品从工业区到工贸园,到科技产业园,它始终关注的是企业的需求,围绕着企业的需求构建了很多服务,提供了很多硬件、软件的产品。
第四代产品,我们更关注的除了企业之外,更关注企业当中人才的需求。所谓的城市产业综合体,它不仅仅能够满足企业本身的需求,满足企业当中人才的需求,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入园的企业提供一个真正能够把人才留住的环境。大家都说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哪个企业拥有人才,那么哪个企业就拥有未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进入我们园区的企业真正的吸引和留住人才。这是我们所谓第四代产品构建的一个核心理念。
今天我们主办这个论坛,我们是更多的希望结合天安数码城在今年6月份进行品牌升级,天安数码城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这两年我们处在一个爆发增长期。全国各地特别是各地省会城市、一线城市都在力邀我们进驻,希望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拉动当地城市的中小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今年在集团已经发展到全国13个城市、14个项目,我们所进行的企业已经超过4000多家,所创造的年产值已经超过1500多亿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集团的品牌升级。在品牌升级的大概念下,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真正把我们长期运营园区所获得的如何为中小企业打造适合的平台,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把它引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把我们的经验与大家来分享,这就是我们主办这次论坛的一个目的和想法。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一个是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的支持;另外,也感谢各位企业家到这里来,和我们共同分享企业成长当中的一些得失和经验。
我作为主办单位的代表,我也祝这次论坛和我们的系列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余安定先生精彩的致辞。我们知道在过去10年当中拉动中国经济总需求的三驾马车,投资和出口占的比重很大,但是消费贡献度明显不足,这也经常被人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在很多人也都希望中国能不能跨入到一个消费主导的时代。作为众多的企业来说,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应该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如何通过发展的方式,能够迎接这样一个消费主导的时代?接下来有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先生做相关的主题演讲,我们掌声有请
【迟福林】:十分高兴有机会和在座来自企业的朋友们,就消费主导时代的企业创新做一个讨论。今天的主题是成长的力量,成长中的企业恐怕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依赖于国家未来增长的前景,第二是依赖于下一步转型改革的一个大趋势,第三是依赖于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按照主办者的要求,我就“走向消费主导时代的企业创新”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中国未来的增长前景到底怎么样?现在各方面的分析很多,在我们看来有三种分析,一种分析相对比较乐观,认为我们国家还有20年8%左右的增长;一种分析认为未来我们恐怕会走向一个中速的增长,甚至在五年以后会走向6%左右比较中低速的增长;第三,现在也有人说中国增长神话的破灭。在我看来,应该说我们国家增长的前景还是存在的,问题取决于能不能把增长的潜力成为一个增长的现实?关键问题就在于能不能把握住消费主导的大趋势,以消费主导支撑未来十年左右中国8%左右的增长。
我们的经济下滑是否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经济转型,尤其是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到了一个临界点,不转不行?因为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7.5%的增长,当时有一个判断,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一个转弯的时期。转弯的时期速度太快了,肯定要出问题;速度太慢了,那么后面一系列的问题逼着你要往前走。所以处在一个转弯的时期,速度肯定是要适当的下降。那么问题在于最近经济下行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总理14日在成都讲经济困难还有一段时期,问题是我们怎么来看这个事情?我认为经济下行的本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如目前市场钢铁的需求量只有6亿多吨,但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是9亿吨,这时候我们还在上新的钢厂、新的项目。
投资积累过剩的矛盾,现在应该是越来越突出。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巴教授在金融和货币政策上有很深的研究,金融货币政策有作用,但到了转弯的时期,应当说我们主要靠政策的刺激难以转好这个弯,也难以实现经济再转向一个较快增长的目标。所以从现在的情况看,无论是增长还是转型,应当说到了一个关键点。除了现在的表现,另外一个是国际市场、欧美市场的萎缩,有的人说两三年、一两年就会很快的恢复,在我看来恐怕欧美市场的萎缩至少是一个中期趋势,不是一个短期趋势,弄不好还会成为长期趋势。另外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逼着你的出口拉动增长方式不转不可。再有五年、十年转这个弯,恐怕来不及了。如果像过去五到十年以后再转,可能就会形成中国发展中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从经济下滑,我们需要一些短期政策的刺激,但主要的问题是加快投资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推动消费主导的进程。
大家会问中国的消费潜力能够支撑中国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8%的增长吗?到底消费潜力有多大?我在这里列了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与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自己的消费率来比,我们的消费率还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第二,与金砖国家同类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们的消费率还相差20个百分点;第三,与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消费率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从这个比较来看,我们的消费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二,未来5到10年消费需求能不能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我想说三条:一条是消费驱动的端倪已经开始出现,比如现在消费结构开始变化;第二是这些年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是两位数的增长,消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开始初步的有所显弱。按照10%到12%的年均销售需求增长,到2020年还有8年,我们潜在的消费需求有可能达到45到50万亿元,现在是16万亿元。也就是中国再过八年,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费需求增长或者再快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把现在的消费需求的总规模扩大到3倍左右。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中国未来是什么样的趋势呢?到2020年我们有可能从一个世界工厂变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前两天看到商务部的一个预测报告,讲到2015年,也就是再过三年,我国的消费零售总额有望突破32万亿元,那么按照这个预测,2015年到2020年有望达到50万亿元左右,这样的消费规模,报告提出2020年左右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消费的整个趋势是什么样的?从实际的情况和留下的时间、空间,“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初步实现消费主导,也就是把GDP消费率从现在的47%左右提到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从33.8%提高到45%以上。第二是消费贡献率由现在的40%左右提到50%左右,消费初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到了2020年,应该说基本实现消费主导,最终消费率恢复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水平60%以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以上。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现在提高20个点,达到60%左右,这样消费基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大家会问这样一个趋势条件在哪里?我这里谈了三个条件,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条件,也就是国家城镇化的发展空间。近日副总理和欧盟谈了一个最大的项目是城市化的合作项目,9月中下旬欧盟和中国政府将有一个大型的关于城市化合作论坛。那么中国的城镇化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年均提高了1个百分点,对9.9的经济增长贡献是31%,也就是3个百分点是每年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拉动。未来的城镇化会怎么样呢?未来5—10年我们的城镇化大概至少有10到15个百分点,最低城镇化一年1个百分点,搞得好大概是一年1.2—1.3个百分点,因为前几年我们是1.34个百分点。如果未来10年城镇化是1.2百分点左右,到2020年我们的城镇化就会由现在的51%左右提升到65%左右。如果城镇化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程度,那就成为拉动中国消费需求最最重要的基础和载体。
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现在我们的服务业从2000年到现在提高了3个百分点,从40%到43%。我们的服务业离世界平均水平至少有30个百分点的差距,空间还相当大。
老百姓的消费预期和收入分配水平,这个大的方针定了,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扩大消费会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扩大消费能否支撑未来10年8%左右的增长?如果潜在的居民消费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居民消费每年大概向前5年一样提高12%到14%的水平的话,那么能够支撑8—9%的经济增长。如果潜在的居民消费释放程度达到70%左右,也就是实际增长在10%左右,那么能够支撑7—8%的经济增长。
如果消费释放水平是8%以下的话,只能支撑6%以下的增长。我们居民消费需求在10%左右的增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个观念取决于三条:第一,国家在形成城镇化的国家行政规划的时候,尽快制定国家关于消费的规划战略;第二,要把提高消费率作为政府的重要约束性目标,这两年写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要不要把消费率指标写进去,想来想去拿下去了,怕做不到,这是未来中国转型当中的最最重要的事情;第三,加快推进结构性的改革。
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未来5到10年改革面临的问题很多,从促进消费主导的资金因素来说,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第一,加快消费主导的投资转型,消费不等于没有投资,而且恐怕释放消费还需要拉动某些方面或者加大某些方面的投资。问题在于中国的投资恐怕有两个大问题需要,一个是现在投资结构有严重的问题,二是投资来源有问题。那么投资结构的问题靠什么?靠政府转型,政府能不能够把投资由原来的以铁公鸡为重点转移到以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投资项目上。第二是取决于投资来源,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国有投资为主?还是以民间投资为主?这关系到未来整个大的投资来源。所以投资的转型恐怕需要的是这几件事:
第一,总理讲了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但所谓合理,我的理解,第一条是要实现消费与投资的动态平衡,一定要实现投资有效的转化为消费,以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第二,最重要的是改变投资结构,现在大家也有议论,什么来的快呢?当然是固定资产投资,铁公鸡来的快。但现在看,适合消费需求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投资现在是需要加大的,而且它对于拉动消费是有直接作用的,1,加大公益性项目投资,比如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是未来五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至少有5万亿左右的投资,公益性的项目投资相当大。还要加大消费供给能力的投资,老百姓现在有消费需求,问题是现在的供给不上来。
美国文化增加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25%左右,日本、韩国是15%左右,我们中国文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75,是老百姓没有文化消费需求吗?不是,文化消费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跟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未来五年至少我们的文化增加值能够从现在2.75%提高到5%左右,这样的投资就需要至少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3,城镇化投资,这是一个最大的投资,比如这里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每增加一个市民,需要新增综合投资10万元。如果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1.5个百分点,我们每年就需要增加将近1.5万亿到2万亿元的投资,这个投资规模是相当大的。
第一,消费的投资是有需求的,消费能够有效的拉动投资,问题是能不能转变消费结构。第二,最关键的是这么大的一个投资谁来投?所以关键在于优化投资来源,按照过去5年的统计来看,政府的投资大概占1/3左右,按这个比例来看,未来投资需求给社会资本带来大概70%左右的投资规模需要社会资本投入。能不能优化投资来源,最重要的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公益性领域和垄断性行业。
最近十几个部委公布了一些具体的政策,但从现在看效果不太明显,为什么?总理不满意,政策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到底为什么?我们不仅有政策的玻璃门,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玻璃门”后面形成了一个“利益玻璃门”,也就是行业的利益十分强。所以在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具体政策的同时,取决于能不能加快垄断行业自身的改革。比如电力行业,10年前就提出了厂网分开,10年后的今天,严格讲半步改革都没动。这是第一个大的转型。
这个投资结构如果有很大的改变,会给民营经济提供巨大的空间。第二是和这个直接相关的是国有资本配置格局,为什么提出来这点?第一,现在我们讲社会资本要进入公益性领域特别是垄断性行业领域是很困难的。第二,老百姓的需求结构变化,消费主导成为一个大趋势的背景下,国有资本提出了新的客观需求,这两个结合起来要求国有资本要改变现有的配置格局,前不久我们给中央相关方面提出了十几条建议,为什么要提出来?就是为了以公益性为目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比如前一年的房地产问题,既有4万亿投资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不客气的讲,国有资本在这里面起到了一些不应当起到的作用,比如现在70%左右的央企都涉足房地产,而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国有资本应当成为一个主力,但目前为止,国有资本保障性住房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5%,只有13到15个百分点。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国有资本的公益性回归,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领域,给民间资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空间,以适应于消费需求对国有资本的需要。尤其是现在国有资本怎么配置?这里也提出了几点,国有资本现在的收入分红比例实在太低,现在社会保障有几万亿的缺口,如果国有资本的收支分红比例能够在未来5年提高到25%左右,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那么就会大大的来弥补养老资金的缺口。有的发达国家对国有资本的收支分红比例有的是25%,有的是40%,我们现在的情况远远不够。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能不能做几件事?比如垄断行业改革这件事情实在太滞后了,我在2003年发表文章说1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有可能成为中国垄断行业中投资的主力军,现在看这个估计和现实差距太大了。一方面是我太乐观,另一方面不客气的讲,垄断行业改革由于多方面原因,尤其是行业利益的原因,同社会的需求严重滞后。
第三项大的转型是尽快破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的消费需求最终靠的是大家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取决于消费需求能不能破题。去年两会讲抓紧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今年两会总理的报告讲抓紧尽快研究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所以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在总理面前讲这件事情,说本地政府不能不做这件事情啊,如果本地政府不做留给下一届政府,下一届政府第一年不会做的,意味着这件事情再拖三年,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收入分配改革的牵动影响的是全局,所以中央还是听取了大家的意见,3月14日总理在会议上讲了,今年尽快研究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今年年内要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最重要的是要做几件事,一个是劳动报酬的比例问题,一个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但现在最最突出的是中产阶层比例太低,将近34年的改革,现在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重只有2—3%左右。我们拉动消费、主导消费的经济转型取决于中产阶层的比重能不能够有比较快的提升,所以未来10年中国要走向消费主导或者基本实现消费主导的一个目标,中产阶层比重至少应当在40%左右。所以一年2个百分点需要做什么呢?需要做结构性改革。哪些结构性改革?消费性金融也是结构性改革的一块,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结构性减税,尤其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力度要大,如果没有明显的力度,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是很困难的。我想有望在未来几年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减税问题会有一定的突破。第二,取决于财产权能不能得到保护。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中产阶层的成长是未来转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中产阶层的成长和在座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直接相关联的。
最后是如何建立一个收入分配的基础制度,说起来很简单,什么叫基础制度?财产不公开,基础制度就没办法建。财产公开说起来十分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大家呼吁了这么多年也做不起来。所以今年两会期间我说了一句话,我说财产公开问题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取决于政治决心和政治判断,没想到网上几十万条出台了,这件事情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在一定的特定背景下,财产公开这件事情需要破题,这不仅是经济转型的问题,对社会转型、政治转型都有一些重大的影响。
最后,成长企业需要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我不是做企业的,我在这里简单提出消费主导大趋势下企业创新的机遇和挑战。毫无疑问,消费主导的大趋势和给成长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你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企业制度能不能和这个趋势相适应。我这里重点提出五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一,我国企业是否具有“速度效益型”的突出特征?我认为在一些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中还是相当突出的,因为经济运行和企业的质量、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速度和规模。第二,现在企业发展主要以要素投入为主,而不是创新驱动为主。所以我们在适应消费主导的大趋势下,企业是不是有一个从速度效益型要向创新效益型转变?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否需要提出“以消费需求引领企业发展创新”?(1)从以产品生产为中心专项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其实消费主导的趋势就是适合于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消费需求基础上。(2)从规模数量扩张取胜向以自主品牌取胜。(3)从低成本扩张取胜转向技术创新取胜。在消费主导时代,消费决定生产,所以柯达企业为什么会垮?不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它不适应消费的趋势,所以再强大的生产企业最后总是要失败的。
第三个问题,关键是不是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前几天我在东京才能论坛,日本企业在分论坛上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也就是中国企业成本逐步上升太快了,所以日本的制造型企业在中国遇到了难题。我们现在普遍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成本上升和企业管理模式创新,1914年福特还是一个一般的企业,大概是2美元/小时,突然提升到5美元/小时,加大了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前不久我们跟湖南的一个企业做了一个评估,我看到一个最可信的现象“两型”企业开始成长,也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开始成长。现在你到那个城市是全国十大森林城市,不客气的讲,现在城市发生变化实在太大了,你到一个城市想在街上找到随便堆的垃圾都很难找到,所以“两型”企业的发展也要引起企业重视。
第四,如何形成激励企业创新的大环境?从国家层面来说,一个是保护创新性企业家,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和深刻的教训;第二,如何鼓励创新型人才?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乔布斯?浙江省政府、宁波政府提出来拿几千万要制造十个乔布斯,别说几千万,几十个亿也制造不出来乔布斯,我们缺乏大环境。第三,政府要带头倡导使用创新型产品,比如株洲市整个公共汽车全部是企业的“两型”产品,柴油、汽油的汽车在株洲市基本上没有。第四,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五,加大财政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五,如何加快推进中高级要素市场化进程?今天深圳特区报登了我一篇文章,一个叫经济生活领域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是坚持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还是坚持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第二,政府作用是公共服务型政府还是政党型政府?在头版做的文章。一个是市场价值和行政化配置,首先要解决经济生活领域不能搞政府主导,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市场经济需要总结和反思,但要坚持这个大方向不能改变,改变了就会出大问题。第二,企业与私人的财产权保护。第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这是我提出的五个问题,最后概括两个方面。第一,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到了难以为继,这样再拖下去恐怕问题会越来越多,不仅是短期经济下行,而且中长期对中国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对此应该有一个十分清醒的估计。现在我们关注短期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考虑5到10年中国的中长期增长。第二,我们在这个背景下必须5—10年走向消费主导的大趋势,实现消费主导支撑经济增长成为支撑增长内生动力的这条路子。第三,为此要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转型和改革,所以我这些年一直提出来二次转型、二次改革需要破题,到了需要破题的时候。第四,创新企业成长模式,在创新企业成长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中小企业是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不仅作为口号,而且作为政策的出发点、着力点。
最后,讲一下我的大思路。中国未来5—10年,我国面临着走向消费主导的重要历史机遇。我们需要在五个方面,在消费主导、民富优先、绿色增长、市场导向、政府转型等方面要有实质性突破,才会为我们的成长力量创造一个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非常感谢迟福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从今年以来,不论是国内环境,还是外围的环境,中国经济都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考验。现在大家最为关心的是面对重重的考验,中国经济到底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未来货币政策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向?接下来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先生做相关的主题演讲,掌声有请!
【巴曙松】:谢谢主持人,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迟院长的演讲,对于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转型的方向,我觉得基本上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总结。具体到我们自己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上来看,如何来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是收还是减?形势是好还是坏?在目前从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做评价,得出的结论、差异会很大。比如这次会议主办方经济观察报的第五版说流动性缓解,主要是指在银行间的利率降到3%这么低的水平,所以从银行间的角度来看是宽松的。
但你到企业的信贷实际融资成本看,还是非常高的。温州在经济改革后,当地的人民银行会做一个监测披露,现在还在20%、21%这么高的水平。其中的关键也就是在银行间的市场上的宽松流动性,为什么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是哪些因素在阻挠这份传递?是信贷规模的控制、审批,还是贷款管制的政策?还是刚才迟院长讲的很多产业有盈利空间但没有让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都需要做深入的反思,才能真正找到今天的主题说中国经济在应对危机中真正成长的力量。
再比如迟院长刚才引用了第一版“温总理为什么不满意”?温总理不满意还可以说说,民营的中小企业不满意还没有地方说。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讨论,垄断行业对民间资本放开的一个讨论。其中一个同志说我们这边都已经放开了,民间资本可以随便来。我说站在民间资本的角度,从运营、管理、定价、上下游都在政府机构的主导里,就中间缺一块资金让民间资本来填窟窿,我有毛病啊?你没有一个清晰的预期,没有刚才迟院长讲的对产权投资收益的一个合理保护,宁肯不去。
再比如二季度公布的数字是7.6%,从这个数字看还是不错的。但在很多指标上,感觉跟它有一定的背离,当然也能够找到数字上支持它还不错的理由,比如房地产销售5、6月份回暖,从5月底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加快,信贷投放跟进,6月份外贸回暖,所以数字会稍好。但从我们公布的数字看也有一些宏观不一致的地方,是需要我们去反思和引起警觉的。比如从先行指标看,二季度的PMI先行指标是51.3,比一季度低0.2个百分点,PMI是回落了,经济在回落、恶化。但是从环比看,二季度的1.8比一季度的1.66高0.2个百分点。这两个得出了判断,我们就要进一步的去研究为什么出现这样不一致的结论呢?
同时,二季度的PMI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指数、基本上接近2009年一季度的水平,产成品库存指数高于2009年一季度的水平。同时,产成品库存比较高,我听到一些企业家的担心,他们都说比2009年那一次的挑战还大。所以我们怎么来评价和判断这个形势,我们怎么应对,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我刚才讲到PMI指标,从这张图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PMI是值得警惕的,明明PMI指标二季度比一季度快,但实际上GDP的环比增长二季度比一季度好,这是一个指标的背离。另外一个背离是汇丰的PMI从去年低到现在7、8个月一直在50%以下恶化。中国物流采购协会和统计局公布的PMI指标一直在50%以上,而且二季度有点回落,但整个一季度还不错。分歧在什么地方?当然有人开玩笑说是温度调不下来,调温度计。我的理解是反映了目前经济更多的是结构性的问题,刚才迟院长也讲了。
大型的企业,物流采购协会跟踪了800个大型企业,在政府启动大项目,信贷一投放,马上感觉到经济在好转。但实际上从下半年到现在一些小型的企业,汇丰PMI指数重点跟踪400家出口型的小型的企业,一直没有感觉到经济在改善。所以整体的经济状况企稳的时候,我们觉得还不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经济政策上很多结构性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而且目前对经济数据分析要更谨慎,只有客观的评价形势,我们才能客观的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比如从这个图表上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在企稳,但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没有感觉到在改善的趋势。
怎么来评价当前的增长走势呢?因为时间关系,我简要谈几点对经济的看法。第一,现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近期的经济指标几乎同步恶化,同步在走弱。所以促使全球的央行重新走向联合宽松。7月5日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同时降息,英国央行新增量化宽松,紧接着一个星期之后,韩国央行三年半首次降息,巴西央行一年内八次降息,很多国家的利率接近历史的低位。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之后,这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步经济在走弱,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第二个提醒大家值得关注的,今年年初经济金融界在讨论形势的时候,跟现在的问题完全相反。那时候油价担心高,经济增长,无论是分析欧洲的学者,日本的经济、美国的经济都说出乎意料的强。都说要提前退出经济宽松政策,但仅仅几个月以后是相反的问题,油价大幅下跌,经济同步收缩,商品价格也大幅下跌。所以这也是对全球经济波动很显著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就是经济波动短期化,原来可能需要两三年、三四年走完的起伏回落的周期,现在可能是以几个月、几个季度就完成了,这也促使我们的企业在经营评估的时候,特别是小企业,这也是这次危机之后特别值得关注的。
目前大致的判断是什么?从数据来做分析,现在官方的指标都判断,认为现在是回归常态化的软着陆。2012年一、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8.1%放缓至7.6%。过去10年间仅仅高于一季度的6.6%,二季度环比增长1.8%,比统计局一季度的1.6%稍有回升。所以一季度是环比最低的,二季度估计是同比最低的,而且基本上有一个共识,今年走势是一二季度回落探底,下半年要吻合上升。分歧无非是二季度探底还是三季度探底,差别不大。
目前基本呈现企稳的趋势,刚才迟院长讲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在回落,回到多少大家不知道。我个人判断今年上半天的回落幅度就是我们在新的环境下的经济潜在增长率附近,原因是从物价来看,有很多悲观的看法。昨天有一个企业家给我发了一个邮件,他们接下来要降到百分之5点多,如果潜在增长率降到5点多,明显高于潜在增长率,物价就回落不了。6、7月份通胀的显著回落就意味着现在的增长速度大概是新环境下的潜在增长率。
也就是改革开放30年,平均围绕着10%增长波动,未来可能就是在8%上下,有一个回落,回落幅度大概是这个水平。第二是偏离潜在增长率不会太远,如果很远的话现在就业压力会很大。而到目前为止,深圳很多企业家都有体会,现在招工还是有难度。目前如果增速在现有水平不提升的话,可能会呈现通缩的态势,就业压力会逐步显现。如果政策继续适度放松,经济企稳并温和回升。如果就此止步,不适当放松的话,经济新增的回落压力可能会大于政策放松的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的下行。
所以目前处于企稳的阶段,政策继续操纵、操作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到这个图表,怎么来观察目前的经济阶段呢?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是最低的,然后是4万亿带动经济,到2010年1季度是高点。接着提出了宏观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平稳回落到正常时期的正常政策,今年上半年还在这个趋势之中,只不过现在值得关注的是要客观评价外部冲击和内部因素的叠加。因为2009年一季度和2008年四季度被视为经济形势最坏的时候,那时候2009年一季度比2008年四季度回落了1个百分点,今年的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8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一季度接着回落了0.5个百分点,而且PMI还在回落之中,所以这个趋势要把握。
有一个在深圳和香港做研究的金融机构的朋友给我说,广深地区分析经济也有一些指标,看蓝天出现的天数,蓝天出现的天数很高,经济形势肯定不好,珠三角的小企业都没开工,所以蓝天雾蒙蒙的,是不太开心,但是经济形势比较热。大家看最近深圳的蓝天出现的比例是明显增多,这也是以经济调整出现的代价。
现在要防止在2008年出现的情况,我看到温总理讲话的时候,我们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经有明显的回落。在2008年本来紧缩导致经济利润在明显回落,政策没有及时的转向,外部危机一冲击、叠加导致经济显著的回落。所以目前应该关注的是在经济回落过程中,政策要有足够的弥补进行协调,防止跟外部的叠加形成过度的调整。
从总体趋势来看,第一个判断是经济处于回落探底;第二个判断是中国处于总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换的阶段,这也是这一次应对危机里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新的判断。如果说潜在增长率没有出现结构性的变化,你还是用原来的办法去刺激,用基础设施去投机。如果潜在增长率下移了,经济还在原来的低速增长。所以这次在应对危机的措施方面比较审慎,另一方面大家更多关注价格转型,扩大内需,可持续。
无非是潜在增长率降到哪儿,大概就在今年上半年的水平。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回落的几个因素,与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低成本时代正在结束。第二是老龄化会降低储蓄率,储蓄率减低了,支撑投资的高储蓄率就不存在了,投资的增速也会有回落。当然,上帝关了一扇门也会打开另一扇门,你再继续靠投资是人口结构不支持的。第三,全球产业链还处于寻找方向的过程中,我计算了一下,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手持的现金,经过美联储不遗余力的大量量化宽松,注入流动性,这些上市公司手持现金处于历史的高位,他找不到一个未来转型的方向,不投资,他手里现金是够的。现在全球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整个潜在增长率会有回落。从短期来看,现在处于经济回落的力量和向上托的力量,是一个经济持稳的阶段。
房地产的库存销售高于2008年的水平,企业去库存压缩原材料。一季度原材料的PMI持续回落,显示企业在压缩原材料的库存。秦皇岛的煤炭就是一个指标,压了很多。第三是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在2002年一季度达到高位,59%。在这样的环境下,尽管要转型,这是大方向,大家都认可。从短期来看,要把经济稳住,还是要靠政府机构实施的项目,其他企业的投资、制造业的投资基本都是顺周期的,一收缩都收缩,利周期还是靠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杠杆的增加。
目前大致可以判断经济处于一个探底的阶段,但一方面受政策的支持,经济短期的见底,但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是大、小企业出现了分化和差异,集中表现在中国物流采购协会的PMI和汇丰PMI的差异上。第二是出口在企稳,但实际上强度很弱,去年、前年的进出口增长是20.3%,今年已经预计到会回落,定到10%,结果今年上半年10%还没达到,只是6月份有季节性的走强。货币信贷的增长回升,但是有波动,一方面是有信贷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企业实力的需求下降,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如果希腊继续留在欧元区的话,那么2012年出口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大的判断,综合各方面的看法。前一阶段经济回落,我们仔细分区域来看,对欧洲的出口回落最快,美国的出口一直稳步上升,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回落也比较快,但主要原因是前期的油价在年初很高,冲击着这些国家的经济。随着油价回落和全球同步宽松之后,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在明显的恢复。投资的恢复存在着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从上半年1—6月份的数字来看有三大块,基建投资在上升,也就是政府启动了一些大项目是导致投资稳住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说转型,方向大家都看得见,但具体到经济应对的时候还是用了大家比较熟知的这一套操作思路。
房地产近几个月的回落非常显著,是导致投资下滑的主要力量。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从5月份的18%继续大幅下降至6月份的11.9%。1—4月份的房地产投资还是18.7%,再往前1—3月份,整个房地产投资还在23%—24.5%的水平,也就是4、5、6这几个月房地产投资出现了显著的回落。怎么看房地产投资呢?我们做一个历史对比。从2004年的2月到2006年的2月有一个房地产的调控周期,持续了24个月,整个房地产投资从波峰的57.1%降到了波谷的19.7%。月均的回落投资是1.6个百分点,我个人认为这是房地产投资软着陆对各方面冲击都不大的一个回落。第二次房地产调控是2008年6月到2009年2月,这个回落从最高的波峰值的33.5%,降到波谷值的25.1%,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硬着陆,而且前6个月很平稳,最快6个月迅速回落。天安的老板团队应该都有印象,当时房地产硬着陆,这是直接倒逼4万亿出台的根本内部原因。
房地产投资已经降到1%了,再不出措施其他的就业率都会出大问题。回落幅度到了4%的速度已经是非常令人警觉了,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从2010年的5月到现在27个月,应该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房地产调控。一直到今年3月还是很平稳,4、5、6三个月降幅都保持在4到5个点的投资回落的降幅。到了6月份的房地产投资11.9%,大概是什么水平?11.9%的水平大概是低于2004到2006年调控周期的波谷指数19.7%,大概低8个点。所以房地产调控怎么引导软着陆?不至于对整个经济增长形成一个大的冲击,同时又保持房地产调控的基调不变,当前确实是一个考验各方面的调控智慧的一个关键时期。
如果再从11.9%大幅的回落,我想一方面可能对投资形成大的拖累,另一方面房地产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产品,当期的房地产投资,过两三年开发周期之后,新的房地产供给。等到新的市场供给减少的时候,市场能够回暖,供应量减少,市场回暖,可能到时候又形成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我们看到每一次的调控,一直都把房地产供给打到一个极低的水平。新开工面积已经持续负增长了,对当期来说调控很少,但房地产是一个不断推动的周期。现在的负增长也就意味着下一轮周期的供应会大幅减少,怎么促成平稳是很值得关注的。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在当前环境下,估计不会推出新一轮类似于2008年“4万亿”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一个是外部环境比当时要好,如果希腊不退出,出口回落大概是今年1—4月份的状况,不会再坏了。第二,再像2008年那么大规模的投资,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很明显了。第三,通胀,也就是最近这一两个月会明显回落,以前大家一直很担心,同时地方政府负债率已经比较高了。再从最新的数字来看有几个因素,经济回落的力量突破,一个是6月份出口在改善,第二是从5月底开始重大的项目在开工加快,所以刚才说到投资的几大块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制造业是平稳的,房地产大幅回落。重大项目开工成为了一部分,再一个是房地产销售的回暖,信贷投放跟进是经济二季度达到一个企稳的状况。GDP和工业增加值的下滑以及从上半年的数据分析出来的一些背离、现象,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要保持警惕。
我刚才特别指出了几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感受不一样,PMI趋势在回落,GDP的增长速度环比在改善、在提高,这个趋势也是不一样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达到2009年以来差不多最低的水平,同时发电量和产成品的库存增加,这就使得暂时企稳,同时通胀在回落,这就使得政策才起来,这一次是一个温和放松。估计接下来三季度的放松不会是4万亿那么大的幅度,但比二季度的平均水平要稍高,整个放松的内容估计和四月份以来操作的手法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还有一点正面的因素是换届,这也是全世界今年面临的经济上的扰动因素,政治周期。这是我把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已经完成换届和没有完成换届的省市的投资做了一个对比,没有完成换届的是往下走,省委、书记还没选好,还没干活,基本换届的在企稳和改善,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二季度地方政府换届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是北京。对于维持稳固企稳的态势要继续看一下,我们当时拜访各部委看接下来怎么做,很多项目已经出来了,这也是一个判断。怎么判断当前的形势呢?一方面是经济在周期回落,如果政府政策不出手,不做逆周期操作的话,很可能对社会经济是不利的。还要以应对危机的措施去应对,基础设施在做。
这个适度的规模又不能刺激规模太大,因为你还是存在产能过剩。24个行业,有21个行业是产能过剩的,所以你转换的周期回落还是要看。另一只眼睛看着转型,迟院长也讲了,你要扩大内需、培育新的增长点,你要减税,你要鼓励民营经济去打破垄断进入这些增长性的产业,要扶持一些小企业,目前来看政策在两边同时着力,三季度在这个方向上适度加大,促使经济有一个探底、温和、回升。我觉得基本上是今年全年的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势的一个大致描述。
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巴曙松先生,今天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大家能有机会现场一起来聆听两位专家带给我们的真知灼见,真是非常难得。我们知道企业在成长过程当中有创业的艰辛,有快乐也有烦恼,但无论怎么样,很多企业都在不断探寻成长力量。而作为天安数码城来说,它对成长也给予了很好的诠释。接下来再次请出刚才的几位嘉宾,巴曙松先生、迟福林先生、新望先生和深圳天安数码城龙岗园区副总经理余安定先生,和我们一起来探寻成长的力量,有请几位入座!
刚才在演讲的部分听到巴曙松先生提到当前的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企稳的迹象,但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还要严防外部的冲击和内部因素造成的叠加。在当前这个非常时期,作为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来说,应该怎么样来应对?
【巴曙松】:这个题目再给半小时都很难说,总体来看,现在的经济既可以看到有的产业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些产业内部洗牌还在剧烈的进行。所以你们说成长型企业跨度很大,既有在原来传统产业里已经过剩的产业里面继续以更高的效率、新的产业形态去做竞争的,也有在新的产业领域做探索的。你说有没有一以贯之的适应于所有企业的应对方法呢?结合我刚才介绍的和迟院长讲的,第一是把握经济的大趋势,现在经济在逐步转向内需和销售,我们怎么能转移到这个方向来?
第二,整个经济的波动越来越短期化,促使在座日常的现金流安排、融资安排方面要有不同的游戏规则,这也是跟原来经济波动很大的一个挑战,这也是我们自己要做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很大的一个挑战。前两天我们看一个数据,整个口气是全球都很悲观,这种变化对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影响也会非常大,所以要反应更加的敏感,及时做出调整。
【主持人】:在全球范围内来说,整个经济层面的变化是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往往顺风的时候好做,逆风的时候阻力会更大一些。有请迟福林先生为这些企业,特别是为成长型企业,在当前整个大的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开出一些小的方子。包括前段时候看到经济增速已经出来了,确实在放缓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比如谈到要顺应消费的趋势,要做出一些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迟福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选择的关键时刻,也可以说选择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要关注短期增长的变化,因为现在波动性特别大,同时更要关注中长期的趋势,到底中长期趋势如何?往哪里走?所以我刚才讲到转型更多的是讲中长期的问题,在短期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中长期的问题,因为在现在的体制下,以短期带着中长期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新的增长点,比如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现在的效益和10年前比至少下降50%,1997年是300多,现在恐怕最高的是100多,它的效应已经在下降。我们估计未来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所以新的消费需求恐怕会形成很多新的市场。到目前为止,像旅游、文化这类消费已经占到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的15%以上。我想未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新的增长点,所以要关注未来可能会形成新的增长点,要捕捉未来市场新的需求空间。
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恐怕需要逼迫企业在这时候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企业内一些发展模式的状况。谢谢。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内部的产品结构,还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刚才我们谈到两个题目,大家感觉有点大,接下来请教一个具体的问题。请问余安定先生,拿天安数码城来说,一直以来大家给天安数码城一个很好的美誉叫“企业加速的孵化器”,现在在整个经济趋势放缓的情况下怎么实现加速?
【余安定】:您讲到数码城对中小企业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我个人总结是两个字:专注,天安数码城虽然某种程度上归类为地产,但我们一直很想从地产行业摘出来,我们自己认为不是做地产的。因为产业地产和传统的房地产是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这么多年无论是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市场有多么好的时候,我们没有介入,始终专注在做这一块,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经过20多年,特别是拿福田天安数码城来举例子,福田天安数码城建设大概20年的时间,现在园区已经全部建完了,占地面积是30万平方,建筑面积80万平方,这里面容纳了1600家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应该说福田区或者深圳的相当一部分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很多都聚集在天安数码城。这个园区里1600多家企业,到目前不完全统计已经孕育了3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研祥,赞助曼联的,我跟他们企业家也有接触过。
刚才巴曙松教授、迟福林院长讲到企业的问题,他们都从宏观方面来讲。我个人跟企业接触比较多,我很多是看着这些中小企业家怎么成功的,有很多企业很小,我记得研祥的老总曾经跟我打过交道,为5块钱水电费可以跟我讨论很久,我当时很奇怪,这么大的一个老板为什么跟我讨论5块钱水电费的问题呢?后来我想到了,为什么他能成功?在于他执着、认真、专注。所以天安数码城之所以能够为企业打造这么好的平台,在于我们的专注。从微观上来看,每一个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环境下都是一样的,同样的环境如何能够成长出来?恐怕专注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地方。
【主持人】:提到中小企业,大家知道现在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融资难和资金的问题,银行肯定是愿意考虑一些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而作为很多中小企业,因为业务相对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要差一些,所以不是那么受银行的青睐。请教一下新望先生,您认为当前中小企业怎么去破解相关的融资难的问题?
【新望】:这个问题应该请教巴博士,前一段刚好央视做了一个系列报道,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巴博士有很多观点,可以听一下巴博士的想法。
【巴曙松】:万语千言、千言万语,简单的讲一下,一个是利率市场化,第二是放松金融机构的准入管制,有这两条。强化竞争,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因为在整个金融服务不发达的时候,利率又是管制的,大银行自然而然愿意做大企业。我也在基层做过行长,我不相信政策的号召能够让大银行愿意做小企业。全世界的小企业融资或者改善,是因为这些大的企业都去直接融资了,利率市场化了,然后在大企业挣不到钱了,只好转投小企业。你指望仅仅靠号召,我不相信。
第二,对小企业和大企业来说,小企业的周转快、效率高,所以对短期的审批效率很快拿到贷款,对利率成本不是很敏感,总比高利贷强。还不如通过市场化利率浮动高,你不要了腾出一点规模给小企业。很多人反对利率市场化,我觉得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改善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第二,引入更多的机构在这个领域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够改善大家的融资条件,金融机构多了,大家才有改善的余地。所以前段时间打击银行暴利,又说那个盈利多了,就要让他们挣钱,就让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挣到钱,其他银行眼红就会跟进,成立专门的小企业融资部,大家都跟进之后,利润空间自然就高了。现在人为的打击它,说你别挣那么多了,税费减免了,其他的金融机构都不跟进了。所以要放松管制加上利率市场化,这是根本。
【主持人】:谈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听说天安数码城在这方面也做过一些尝试,包括在园区内部做了一些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现在相关的进展怎么样?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
【余安定】:数码城始终是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在中国很多中小企业讲的最多的问题是融资难。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因为我不是银行。我举一个例子,在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我们园区里也有很多这种企业面临着资金的压力。作为园区来讲怎么办?我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但是解决的还是相当好。我们推动银行和担保机构以及政府的经济发展部门,我们共同做了一项战略合作。我们的产业用房按正常的银行政策是50%的按揭,企业自己付50%,另外50%在企业按揭。
正常情况下他已经付了50%,已经很难融资了,因为已经在银行抵押了。我们特别推动进行评估,因为我们园区的价值,通常我会给企业有一块很大的价值空间,评估出来的结果是远远高于当时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推动银行把企业自己支付的50%再做了一点按揭。当时给很多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资金,而且这个资金成本非常低,几乎没有成本,因为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费率,政府部门进行了补贴,正常银行利率,他重新获得了融资。而事实证明,当时我们做的这项工作,所有的银行都能入期收回,而且这些企业发展的很好。
在园区运营过程当中,我们会针对不同时期企业的不同需求,从我力所能及的角度去协调一些社会资源,来解决他们对一些问题的需求。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我解决不了宏观问题,但是我尽量去促进好每一个微观的东西。
【主持人】:谈到企业的负担,除了钱上的困恼、融资上的难题之外,还有关于企业成本的负担,特别是人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是很多企业非常头痛的问题。人多了不只是要支付给他的薪金多了,同时在办公面积上也会有一些调整。请教一下新望先生,您怎么看待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要解决的一些方法?
【新望】:劳动力成本上升在深圳和东莞讲的比较多,但是总体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因为深圳还是快速城市化当中需要发展第三产业的,深圳这些年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服务业,我注意到海灵教授几次讲深圳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滞后,所以对人口方面的城市化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从长期看,深圳有很多地方向西发展或者向关外发展,深圳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从大的方面讲,像天安数码城的定位是叫“城市产业综合体集群”,刚才陈院长讲到了两个问题,现在不能只看到目前是破八这个短期的波动,长期来看有两个主要的趋势,一个是城镇化、城市化,第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善。天安数码城在这两个方面都是相结合的,一个是天安数码城和很多的新兴产业有关系,IT产业、新的传媒业、创意产业、游戏等等。所以这种模式在未来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它和产业发展是符合趋势的。
第二是城市化方面有非常独特的作用,它自己在培育一个产业集群,做到产业集聚,把这一块的城镇做得有城有镇,做得非常实,这是非常实在的城市化,这样一种定位在今后行业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我注意到天安数码城定位刚开始是房地产,后来简单的从房地产商变成运营商,我建议他们还可以作为一个服务商,在服务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在未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当中,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可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结合着迟院长讲的未来趋势,我讲这一点想法。
【主持人】:接下来把更多提问的机会交给现场的嘉宾,给现场的企业家和朋友们。
【记者】:我想问一下巴老师,今天讲到经济转型的问题,房地产业在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里是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逐渐的转型,您觉得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的经济里充当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谢谢。
【巴曙松】:我觉得经济要转型,房地产也要相应的转型。在过去10多年的房地产市场培育的情况看,基本上是住宅独大。所以过去房地产的繁荣基本上是住宅的繁荣,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物流地产这些方面远远发展滞后。怎么配合新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做房地产的转型,我觉得这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那些长期习惯于住宅开发的房地产企业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从商业模式、开发模式、管理能力、融资能力都会是一个挑战。
因为我们原来在住宅大繁荣甚至局部泡沫的时期,你只要一拿地,在开发,再卖,地价带来很大的盈利,现在住宅的供应也基本上在调控上处于风口浪尖。所以原有的这些房地产商的开发模式必须要更加的清晰定位,比如做快销,我就是快买地、快开发、快卖。也有做品牌增值的,在一线城市更多转向商业地产,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催生了物流地产的最大需要,我们怎么把城市化做实,要有产业的支持。比如天安数码城这样支持实体产业,有真正的产业支持的城市化才是可持续的,不能只做服务业,给谁服务啊?
我也做过另外一家商业地产,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的董事,像天安数码城这样的工业地产的开发和商业地产的开发,它需要的管理能力比住宅复杂得多。很多住宅地产稀里糊涂的在做,它的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主要是综合后期的管理能力、运营能力、中长期资金的融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而住宅是拿到地,快拿地,然后开发。所以我估计一批专业的地产商会脱颖而出。
【观众提问】: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成长的力量,我们也是一个小型的企业,我今天听了一下午,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后续的一些分解,我就想听到“力量”这两个字,能不能给我们中小企业讲一下?
【巴曙松】:可以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从企业层面来说能做的事情是在经济调整时期,过冬嘛,好的现金流、控制成本、保持竞争力,更多的要关注宏观层面。在过去几年,特别是应对危机时期,我觉得政策是有利的,但是客观上造成的效果是国进民退。应对危机,当前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大项目投资带动银行信贷投入。在一个经济危机时期、经济低迷时期,有一部分大企业拿到财政资金,拿到很多信贷,当然他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会明显提升,小企业得到的机会相应的小。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经济要提升活力,要找到动力,应该有一个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腾出空间给小企业,这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中国经济过去几年投资效率下降,投资效率为什么下降?把资源过分集中在一部分低效率的企业去投资,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成效,自由流动是中国企业界的根源。现在过剩的产业,比如餐饮越来越恶性竞争,利润越来越高,你说把资源流动到这些垄断的领域,搞一个加油站,你能让这些过剩投资领域的资金能够流动进去,整个经济才有活力。
如果具体一点讲,我们看一下新36条以及36条细则,迟院长讲了具体实施细则,我了解到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所以有华尔街的一个分析师给我说,在市场上没有好政策、坏政策,只有让我赚钱和不赚钱的政策。最近感觉到一个趋势,国家开始鼓励转型,一方面转型是消费,另一方面还要扶持农业和服务业,所以在2009、2010年,一个是在云南,一个在辽宁,把房地产项目住宅的地卖了,拿了一大笔钱,正好当时林地改革、林权改革,圈了一大片林地,变成种野山参,做口服液,做下游的延伸。在我们抱怨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些人在行动了,所以在农业产业化里面,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做了。
我有一个同学说每次到北京参加学者的会议,对政府的转型忧心忡忡,一回到深圳就信心百倍,转型是有一个个企业在做,政府少干预,你们找一找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在做什么,他的转型方向就能看出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从这些企业家里主动的转向农业,转向服务业的方向里,我觉得未来三四年就是这些新的主流企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浮出水面而已。可能过了三年以后,突然变成一个很大的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实际上它已经辛勤耕耘,在水面下已经浮了八年、十年。
【主持人】:到底企业和政府之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说政府和企业应该是情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但是又若即若离,又不能太紧。接下来请教一下迟先生,您甚为企业和政府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迟福林】:我在特区报有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刚才提到力量的问题,对未来几年的改革到底能不能有点突破?是有突破呢?还是在惰性大中后退?我的看法是相对比较乐观。第一,至少有共识,你看温总理这次在成都的座谈,主要是谈改革,但现在领导谈的改革口号大于行动,至少说这方面开始有共识。
第二,未来改革的趋势就是被动中改革,确实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有些我们今天看来大家很担心的,比如拿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关于财产公开,今天看来很复杂,可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这件事情就会突然的出现,这取决于一切力量,在被动过程当中把一切力量均衡,不得不采取的时候,被迫的达到一个力量。未来几年在利益关系失衡和利益博弈的过程当中会促使一些改革,也可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
第三,从现在的信息来看,至少十八大在顶层设计和未来改革的顶层推动上是有动作的,但是动作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另外一个事情。这些所有的问题取决于改革的突破,例如广东,我和汪洋书记有一个交谈,汪洋书记也一再给深圳的改革施加压力,他认为深圳目前在改革上还需要做一点突破,在有些方面还不够。如果深圳未来随着香港局势的变化,随着中国转型的变化,给深圳可能会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逼着深圳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推动改革。所以你说这个力量,可能大家关键是对改革的客观分析,这个客观分析很重要,有些事情需要看条件,我想有些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有些改革会推出来。
【主持人】:我们一般谈到政府和企业打交道,可能企业最多的是跑一些相关的审批手续,这一点请问一下余先生,我听说天安数码城在很多层面上帮助企业在相关行政审批上能帮一些忙,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余安定】:应该说天安数码城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会尽可能的把企业家的后顾之忧处理好,就像刚才巴教授讲到的,作为一个园区,我们更多是服务和后期的运营。如何把园区的价值做出来?你进入这个园区以后,我给你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子、一个物业,我们更希望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我举一个实例,龙岗园区从我们开始建立园区开始,我们就建立了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其实很多园区都有,我去苏州工业园也看有一站式服务中心,都是政府的窗口集中在这里办事。
当然我不太好评价,但是我感觉大家的形式都一样,很多园区都有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能不能给企业真正解决问题?所有的窗口仍然在原来的地方,我没有把它请过来,因为我觉得真的来到现场和不在现场不是本质区别,都是形式。所以凡是进入我们园区的企业,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到消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服务中心的人员都是全部跟进。甚至小到企业的骨干子女的就学问题,我们都会去协调。作为一个地方政府的运营商来讲,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单个企业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我们统一来做,对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有绿色通道,整个进来园区的企业,你就集中精力把你的事做好就行了,剩下的工作只要不干违法犯罪的事情,剩下的问题我们都能帮你解决好。我们只是定位为基本服务,也就是你刚才讲的,其实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我们会有一系列的更高层级的服务,包括公共技术平台的提供。
除了基础服务之外,我再举一个例子。很多入园企业有一部分是做IT的,我们关注到这部分的需求。他需要IT平台的测试做一些工作,很多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当中需要使用一些公共实验部、公共平台,但需要费用。目前国内上海有一个,香港也有,香港政府投资了一个多亿美金建设的。我们园区很多企业是到上海用,上海用的效果没有新港好,香港更近、更方便。但到香港就存在问题,这些企业去香港通关,产品都是高科技产品,出不去、进不来。第二,香港是没有发票的,而香港是要收钱的,有的是一百万、两百万一次,又没有发票。你通过我这个平台出去,通关海关给你便利,发票上税务给你抵扣,我们会帮他处理这些问题。类似的服务是一点一滴的去做。
【主持人】: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交给现场的各位朋友。
【观众提问】:我是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给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一点很深刻的感觉,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律师往往是充当消防员的角色。但我们更想做的是律师能够成为企业成长的发动机之一。我想请教一下余先生,从您的角度来讲如何实现企业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良性互动?
【余安定】:不好意思,确实是班门弄斧,从对企业服务的角度,很多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当中有很多需求,这些需求未必都一定能够在现实当中得到满足,或者有很多这一类的需求,我们想提供给他,未必是他需要的。我觉得这里面怎么去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去结合,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去深思的问题。从数码城成长这么多年的经验来讲,我们觉得市场归市场,你能做的一些事情,首先是在不干扰他的正常经营的情况下,给他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或者对他有帮助的服务。你作为中介机构,希望给园区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始终要关注他们的需求点,既不做过度的干预,如果你不能把握他的方向的话,可能就很难做到。所以还是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需求提供他需要的东西。
【主持人】:谢谢余先生。时间关系,今天这个话题暂且谈到这儿。接下来烦请四位移步到前台,我们要举行一个天安数码城新VI发布仪式。
今天这次论坛就要结束了,深圳只是我们成长型企业论坛的第一站,接下来我们还会到东莞、重庆、天津、番禺、常州等地巡回举办,希望大家对天安数码城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次再见,感谢各位!

中国成长型企业论坛暨天安数码城新VI发布仪式

 

    2012年8月17日 13:30-16:00. 由天安数码城集团组织的《成长的力量暨2012中国成长型企业论坛》将在东莞会展中心酒店三楼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莞市侨联留学人员联谊会、东莞市智能化行业协会、广东省东莞市企业联合会、东莞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会、东莞市湖北商会、中和汇产业研究院、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等为单位支持。届时来自珠三角以及东莞各界的业内人士以及精英将共聚一堂,把脉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之路。
    此外,天安数码城新VI发布仪式也将在现场盛大举行。据了解,该项目是由东莞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它坐落于东莞新城市中心地带南城区,项目总体规划占地面积约733亩,建筑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超过40亿元。其中正在启动开发的项目一期占地16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包括产业大厦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和滨江高尚住宅社区8.16万平方米,一期总投资将逾15亿元。
    活动时间:2012年8月17日 13:30-16:00
    活动地点:东莞会展中心酒店三楼(宏图厅)
    指导单位: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东莞市南城区办事处
    主办单位:天安数码城集团

    十二五规划纲要”大概前两年我们做过一个全国的中小企业的一个系列的报道。在这个报道当中给我们和天安数码城有接触,最后我们部门解决做一个成长的力量这样一个中国成长型企业的论坛。现在国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前两天温家宝考察的时候还提出经济困难的局面还在持续,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天安数码城和经济观察做一些事,来面对宏观上面对的困难的课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每次走向低谷的时候都是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率先走出这条路子,率先成为一个亮点。
    我们天安数码城是一家,应当说首先是一家产业地产的运营商,但是它的特点是中小企业的成长作出了一个探索,对中国园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好的模式上的创新。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天安数码城在城市化、信息化城市的现代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媒体需要总结跟进的。今天我们牌子写的是22年13城,天安数码城是22年在13个城市有50家上市和准上市的企业,我们认为经济观察报和天安数码城共同的来做这样一个成长力量的论坛是一个,应当是天安数码城在这样的平台上做也是有资格,有经验可以总结。

    我想跟大家探讨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如何,第二个互联网对我们的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个是我们企业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讲互联网的现状,这里面不想用过多的数字,其实搞些数字很容易咱们现在每半年都至少有一个互联网的报告,而且呢也有很多的单位在做这些报告,关键我跟大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网民你说五一和六一(音)有什么区别?也许作为一个统计作为一个研究来说,精确的数字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感性的业绩(音)就可以了。很多的报告都说中国的网民有5亿多或者更多,但是不管数字如何,最真实的现实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5亿的人群如果在传统的媒体所讲的一种传播率,或者说互联网的影响力来看应该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公民。一个家庭你只要有一个人上网,其实一个家庭已经跟网络产生了很大的关系。这个跟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情况不一样。我记得当时在做的时候我们中国网民第一次达到100万,我们欢呼了,到了1000万我们觉得很多了。在十几年前做互联网的人,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或者是尝鲜者,一些开拓者,我们当时在做这个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很多还是有一种高科技的崇拜,我们都希望跟上这个世界。
    在那个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的商业模式也都是属于一种尝试,一种尝鲜,甚至包括我们在做这个互联网新闻的时候。互联网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就是因为互联网的网民多,也许互联网媒体跟深圳特许一样,我们可以把它搞成一个特区,一个试点,我们看看情况。但今天互联网已经完全成为一个主流了。互联网的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媒体,互联网的商务也逐渐成为主流的商务。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有网上购物的经历,我相信很多人有网购的,我遇到很多朋友买东西都是在网上买,甚至买酱油、大米都在网上买。我记得当初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我们看过很多的书其中一本叫数字化生存,当时的描写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其实大家有时间可以把这书翻一翻,你会感觉到我们今天对互联网的依赖,对我们工作生活的作用,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书上所描述的。
    我在99年底,有媒体问过我说你如何比喻未来的互联网,我当时说也许将来的互联网就跟电一样,电的初始是一种革命,很多人关注发电,关注电网,关注照明,但实际上到了今天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电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于电产业的本身而已经延续到各行各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气化。十年前也许少数人在谈论互联网,十年后的今年我们每一个人在用互联网,也许十年以后只有极少的人关注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互联网的普及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科技的推动力。如果没有科技的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光纤技术,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全走向了成熟。不管是我们在家里进行一个有线上网,还是在移动过程中通过3G等来上网,或者说不管是用电脑、笔记本、电话,我们今天来看,我们为了要上网而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完善了。在十年前有很多的企业在谈五A、六A的情况,那时候可能都是一种愿景,今天也的确成为了现实。我想这样的变化是最为厉害的。当然除了硬件的技术上的发展,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很多。比如说互联网的信用体系、互联网实名验证体系。我们看到互联网这个产业本身已经成为中国最活跃的产业。我说它最活跃不仅是因为出现了无数个上市公司也不仅是出现了若干个首富。我们可以看到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巨大的企业,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这些企业的成功并没有应用到国家的垄断资源,并没有政策上的刻意扶持,并没有靠老伴,并没有靠其他人,靠的是一种创新,一种完全民间的力量。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使得一个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一直发展到今天。 至少从规模之中很多方面中国互联网已经达到了世界的第一梯队,达到了这样顶尖的水平。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欠缺是在于它对世界互联网的共享,如果这一点做到,刚才王主任所提到的,我们的品牌意识,我们在这个创新上面再走一步,中国的互联网就可以达到顶尖水平。在这方面我非常有信心,水到渠成,也许三年五年十年我相信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天。这样的互联网,这样的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对我们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在过去,可能我们今天说什么是互联网企业,对整个企业它课余自己作为一个判断,要不要做互联网要不要转型互联网?但实际上正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回避互联网,可以忽视互联网。
    说个最简单的,我的企业可能做的跟互联网无关,我的销售渠道跟互联网无关,但是也许因为一件很偶然的事件,在互联网上被传开了,假如你没有及时的处理,这样一个小的事情就会被无限放大,最后成为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如此?正因为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你无法忽视的媒体的情况。虽然我们不敢说互联网超过了媒体,或者说互联网的影响力超过了电视,但是至少一点,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公关也许是作为一个主流媒体你不得不承受的部分,作为一个主流媒体你如何利用这种主流媒体对企业的产品做一个主动的宣传。所以这是企业离不开互联网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我们刚刚说的,5亿网民意味着有大部分的人深深受着我们的影响,过去我们经常说过电视影响着一代,汽车影响了一代,其实现在的80后、90后都是互联网影响的,在互联网情况下所成长的。我见过很多的年轻人他们要买什么东西,要去哪个地方游玩,要想看什么样的书,看什么电影,做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在网上看一下。如果没有网上的提示,他无所适从。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网络给他带来了便捷。如果一个企业,就是用户,你怎么样可以忽视互联网。所以互联网是影响一代人,影响所有用户的时候,那你对这些用户如何去教导、宣传、了解他们的需求,如果去影响他们的想法,如果去给予他们服务,你必须借助互联网。 最后还有一点,你不可以忽视互联网的就是,你可以不走互联网,但是你的对手有可能会用上互联网,你可能对互联网没有兴趣,但是你的对手对这个可能会有兴趣。就跟这两天正在发生的经书大战(音),这个经书大战(音)的本质就是线上和线下的大战,这个观点你真的无法忽视。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在这之前已经呈现了。在座的有很多搞媒体的,他们肯定有很多深刻的感受,因为互联网跟现有的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冲击。实际上现在互联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媒体,超出了电子商务。我们简单的看现在所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或多或少你都可以看到传统产业的影子。比如说我们看携程,它不就是一个旅行社吗?它是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来去搞一个旅行社,迅速的发展。其他的例子非常多,所以我做了一个并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就是互联网也许它代表一种先进的文化、代表着一个广大的人民或者说代表了某种先进的生产力。正因为如此,对任何企业来说互联网它都必须认真面对。如果你不主动接触互联网,主动运动互联网,互联网一定会主动找上你,那就是标题里面所说到的全民落网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它应该如何去应对互联网呢?当然有很多企业它可以做一个转型,有些投资人可以由原来投传统的产业改投互联网的产业,有很多人为了创业,可能会选择互联网的项目这些都是可以的。我们重点探讨的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怎么样运用互联网,我把我的想法归结成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讲,首先它必须去认真主动的去面对互联网媒体,这个面对不仅仅是要做好危机通关的准备,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用一种更加主动的方式运用好互联网。有人问我们的企业用的最多的是展会,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怎么办。我说你参加展会的目的是什么?你花那么多钱做一个准备不就是为了让你的采购商,你的客户对你的产品、公司有个很好的印象吗?那这些印象在展会以外如何得到?实际上在全民落网的背景下,每个企业它都一个永远开着的一个展位,这个展位就是企业的网站。 我看到过很多企业的网站,很多的网站,应该说绝大多数的网站都是摆样子,很多企业没有网站,或者说有网站可能是几年前花了十万块钱找人做了,几年以来基本没有什么更新。我们能够在一个展位上面在我们公司的门面上面有投入,为什么不在这样一个网站上进行投入呢?实际上主动利用好互联网,利用好自己的网站,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利用好微博、博客,实际上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投入最小,见效最大的手段。而互联网媒体只要利用的得当,它还可以有更好的一种方式去了解你的客户,去吸引你的客户,去服务你的客户,去教导你的客户,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你的对手、市场。所以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企业首先有一个意识就应该主动的应对互联网媒体,应对这个主流媒体。
    第二个我想到的就是所有的企业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利用各种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很多企业应用了VIP等,实际上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已经完全进入企业的信息管理。当然这种信息管理怎么做,软件的厂商可以替你着想。简单的可以看到两个部分,延伸到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实现移动办公各种事情。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一个企业的它的应用系统,到了网络从它能够使得上下游的产业链建立更直接的关系。这样的直接联系,也许会形成一种网络上的采购,也许会形成一种按订单作业的模式,也许会形成电子商务的服务,也许会成为一种客户服务的一种在线模式,所有这种模式都能让你的企业更加好的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提高它的效率,能够拓展它的市场。
    第三个企业利用互联网它可以考虑更多的引用成熟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技术,我们很多企业对它比较谨慎,这种谨慎是对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安全是如何,我们不知道它的可靠性如何。但是到了今天互联网已经完全成熟了,而且互联网也已经教育了我们所有人。在一个企业内部不管是多大级别的员工或者领导,其实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互联网应用的经历,其实这种经历是非常宝贵的、有价值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它其实是可以更加大胆,更加确切的应用互联网服务。或者说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大家平时的交流都用邮件等,我们企业内部为什么不可以应用呢?当我们跟同学的交往,跟聚会的朋友交往,用各种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一个企业内部使用这种社交网络呢?一个企业不就是一个小的团体吗?我们在外面进行信息共享的时候用到微博,那我们在企业做交流的时候、项目交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微博利用起来呢?当然也包括电子商务。
    所以我想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如何由被动变主动,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些成熟的互联网经验,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应用、互联网模式能够引入、带入到一个企业来,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当然也是所有企业的一个机会。还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在全民互联网的时代,没有人能够逃离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够更主动的拥抱互联网,谁能够更加积极的利用互联网的价值,你就有可能在你的行业,在产业的竞争中能够出奇制胜。

新望:中小企业理念的革新,刚才王总讲的全民落网,我现在发现王总讲的很有感情,给点掌声。蔡总是六六五.COM,何总是天安数码城的董事,我想还是先从何总开始,从你天安数码城成长型的企业,您自己的观察,我知道你还做企业调研,你自己谈点感想。
【何文】:我这个声音确实这段时间比较辛苦有点雌性。从天安数码城的创新来讲,天安数码城88年落地,90年我们定位当时是一个传统工业开发区,当时和东莞的整个开发区是一样,但是到了95、96年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发展,我们抓住了机遇,我们认为在深圳的城市中心区再发展,从我们当时96、97兴起的计算机经济为主,我们提出了由工业开发区到天安数码城的园区,我们从22年的发展来讲,就是从一个传统工业去,创新成为今天这样的创新型的发展区。在天安数码城的15年发展来讲,我在跟很多企业交流的时候,我认为这次企业,尤其是天安数码城的企业,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创新。
我举个例子,大家对东莞很多企业熟悉的就是酷派,它做高端智能手机,最早在我们天安数码城的时候,一个教授的老板,郭德因(音)在我们天安数码城做的产业,他的常务副总,就是现在的玉龙(音)的董事,发现他所做的领域只是一个方面,后来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而且他做的和玉龙(音)有差异的。包括我们天安数码城里面冒出的联想,这里面最大就是市场的产品不断的推新。还有就是市场的主体和份额,我记得当时那个在做联想的时候。我觉得今天上午王志东先生所讲的会冒出很多的新产品的时候是抓住了创新,人们不断增长的变化。前两天跟一个人在聊,他们取乐一赶日本,说日本有一种随时可以带在身上的烟灰缸,我说国内怎么没有这种产品,这个就是一种新的东西。我觉得人家可以生产出来,为什么我们国内生产不出来。美国是苹果,你看中国现在也在进入智能手机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我们不断推出产品的创新,以及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不断的创新,我觉得创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谢谢。
【新望】:创新是无穷的。我们的天安数码城我最早认识是一个产业地产运营商,我觉得天安数码城在服务上有何总这样一批的有心人,钻研企业,研究企业的需求,所以服务的非常到位,效果也非常好。刚才我们从侧面看,天安数码城,我们东莞有创想俱乐部,还有一个产业转型升级志愿者行动。像这样有创意的服务,对企业这种深刻的了解,和政府的对策,和上面的一些精神,然后和企业做一个很好的对接结合。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产业地产运营商所做的事。我想旁边坐的是蔡总,蔡总是深圳的,怎么和天安数码城打的交道?
蔡其南:我06年从澳洲回国创业的时候不认识天安数码城,我是09年的时候先到深圳福田的天安数码城,那个地方很不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有好多的企业,遇到了很多的机会,所以到10年的时候也是在天安数码城遇到了现在的合作伙伴,就六六五电子商务,因为我是做技术的,所以负责六六五的研发,全国有两万多智能购物终端,这是我的团队做出来的。非常自豪,也很有成就感,所以很感谢天安数码城。所以这一次我跟着何总又来到了东莞的天安数码城,所以谢谢。
【新望】:王总你以前听过六六五.COM吗?
【王志东】:市场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一个存在,所以你看现在,十年前的互联网企业,今天出来的。我今天还是要把全球化进行到底,我们讲市场,在中国一定不要忽视的。另外一个是政府,就是中国文化,在一个环境上做事首先是入乡随俗,要认识了解。所以在中国的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投入非常大。我只介绍我们商务这边,至少两个机会,将来也许何总他们到国外的不一样,因为走出去不可能照搬。说到两个机会,第一个就是有一个基金,叫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可能只有十几个亿,这个钱可能是我们做事的时候,你做城市要有很好的方法,这个钱是告诉你怎么做的。你可能去实施探探路,参展,可能在国际上有很多的认证,所以不仅告诉你这个钱,还有做这个事。所以这是一个政府的支持。还有就是公共信息服务。这个就是我们讲,这是温家宝总理在金融危机困难的时候讲的话,这个信息比黄金重要。还有一句话,就是信息实际上比信心还重要。信心可能是自我的认识,但是信息给你一个理性的客观的把握判断。所以公共信息服务,我们在这个里面我们有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网站,特别是有投资贸易指南。一个国家可能就是三五万字,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甚至文化都介绍了。然后在这个里面对国家的政策可能支持的限制的方面也告诉你,然后你假如想去美国你到美国看看,就推出一个最优先的时间,当然还有当地的一些风险、危机,给你提醒。所以我觉得公共信息服务是所有企业应该搜查这条路,这是在网上随时可以看。有走出去指南,它是一个栏目,商务部官方网站,里面有一个就是“走出去”对外合作指南,当然这些东西我们讲,是中国最需要,也是最困难,你想到十年更长时间以后,这条路不走,到那天你就不好走。
【新望】:王主任讲两个问题,还有一个是中小企业海外创业基金,他说钱不多,十几个亿,大家申请这个基金可以找何总,何总为大家提供服务,何总找王主任。王主任提供的信息我觉得很有价值,东莞的天安数码城很多中小企业可以在走出去上,拓展海外市场上有所作为。 我还是想把话筒给蔡总。你以前听说过王志东没有?
【何文】:今天见到了,非常激动。
【新望】:他的演讲怎么样,做一个评价。
【何文】:非常好,现在互联网深入人心,大家都是联网的了,我都是联网的,我口袋里的手机都是智能的。
【新望】:王总你在香港的粉丝,六六五.COM。您商务部做的什么,我都没听过是做什么的?
【蔡其南】:他把虚拟的网络,现实的实体经济衔接起来。今天被采访的时候还说,今天所有人对电子商务的理解都是错的,整个市场都被误导了,认为是做一个网站就OK了。电子商务一定要有商务,商务在哪里,现实。所以电子商务不是说只做一个网站,关健词了这些,搜索引擎,这样没有业务的,你还是要把线下业务做好。那么线下业务,一部分的互联网的业务怎么把它联起来,需要一个工具,所以我们的创新是针对,创新无所不在嘛,我们需要一个工具,把现实和虚拟的连接起来,可以在上面买东西。目前我们主要针对是社区便利店,全国很多城市零零散散的,数量挺多的,将近两百台,我最近的责任是把这些机器有战略性的放到东莞,实际上终端只是一个终端,在我们整个项目、平台最有价值的是后面的EIP,我们是可以监控到每一台机器的工作,我们的广告可以通过我们的整后台通到每一个机器上面去。 【新望】:就是为中国的智慧社区做的基础工作。
【蔡其南】:没错。
【新望】:就是把我们互联网最后解决不了的购物问题给解决了,小区里面设一个终端,提供服务。
【蔡其南】:其实我对一公里、100米是不认可的,但是我个人这样认为,它是零距离的,你这个屏幕,我们买东西,我们购物的决策是怎么来的?很多时候我看到漂亮的广告我就有冲动,那好,你这个屏幕的设计很简单,我看到广告,我点击一下,零距离,也没有100米,有人说解决一公里,有一个互联网,有这个网络世界是零距离,跟朋友也是零距离,我朋友随时可以找到我。
王开前:在环境上来,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知道姓什么,哪个地方有团,哪个国家商机介绍推进,这个可能不是在我们的天安数码城了,至少在广东这是一个审批申报的程序,只要是真实的,最后都可以实报实销的。
【新望】:我觉得何总以后可以做这方面的服务,把政府的政策和企业做一些对接,这方面天安数码城应该有这样的规模优势。
【何文】:我们天安数码城就是针对各国家出台的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我们园区对这些企业做申请,我今天中午还在跟一些人聊,东莞出的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对于我们,尤其是外地这些中型企业,他们不一定对这些企业很了解。我记得在去年的9月举办的交流会的时候,深圳这些地方来的企业特别关注对中小企业的有哪些支持。所以我们做运营这一块每个园区从五大服务体系上面,怎么样帮助中小微企业争取到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资金、政策这些的整合,所以这个方面是作为园区运营商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新望】:把各国家的政策合起来,然后给大家做一个平台,信息共享。实际上我知道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的这种政策非常多。工信部有,这样各式各样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怎么能够到达微观的企业这,我觉得天安数码城有一个非常好的职责的作用,如果做好这个,国家是有很好的支持。我还是想再请蔡总您感觉,你是从澳洲到香港。评论一下到香港澳洲到我们天安数码城的投资环境有什么感想。
【蔡其南】:一个字好,不是拍马屁啊。你到里面看到正规的办公的地方,然后你会看到,不会是全部IT企业,可以看到各种企业。像车公庙非常熟悉的,服装的、电子的。然后那个时候车公庙的,东莞天安数码城有一个科技的技术平台经常搞讲座,所以很多企业经常在一起,然后就认识,觉得环境非常好。而且里面总是有重股配套在里面。我这也是跟科技局的朋友推荐过来,帮助介绍工作,把六六五的公司也设到这里,很好,真的。
【何文】:六六五是在08年的时候金融危机时候做了一些事情,当时给深圳市福田政府,我们针对IT软件的企业,我们把公共平台全部免费给这些平台使用,而且不光是天安数码城的,包括六六五的很多企业,那时候有节约成本集中的那一块,在这些企业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技术,而且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辅导,当时我们跟英特尔合作。他们成长好了过后,宝安区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子,就把他们挖到龙华的工业楼,但他是租的。
【主持人】:我们现场听到几位嘉宾带来的观点,有很多的朋友有问题想问,大家可以看你桌子上的一张纸,底下有表格,可以填写。 第一个问题是东莞产业升级,想请教一下王开前主任对此有何意见。
【嘉宾】:我们没有看多少东莞的产业升级,这个实际上已经在过程中了,前面讲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那时候已经在探讨怎么转型升级了,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一蹴而就的,因为转型升级有很多的因素,第一谁来转,怎么转?往哪个地方转?转完了以后谁来填。这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事,这个事情更重要的一个前提还要有一个自然的过程,你不能这边是我可以转,我也愿意知道怎么转,我也知道往哪个地方转,那到时候我转完了以后这个空给你腾了,你怎么换,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很显然各方面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这个行为本身,万一没有想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但是具体的东莞怎么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企业、地区、产业又不一样,制造业作为主体来讲不外乎两个,一个是你转到一个不管是谁,你转到一个更具有竞争能力的地方去,包括很多新厂都有。第二个就地转,你制造和服务一定要结合,我们讲到电子商务创新,很多模式都会变,现在有一个很成功的,苹果,苹果是制造还是服务?它又是制造又是服务,你买我的手机就是我的服务,你有我的服务就只能用我的手机。所以这个是现在我们电子商务信息化生产和服务结合的最好的一点。未来这种简单化的生产和服务模式,我们讲所谓的高端制造不是简单的,和现在的结合,当然转还有很多条件,有利于东莞接下来怎么为商业创造环境,包括对服务创造环境,这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是具体某一个企业可能会讲的更具体,这个一个地方只能说一些抽象的。
【新望】: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不是外在的一个。昨天晚上我看东莞日报,是杰出莞商,你对东莞这个地方区域的文化认识,我想请教一下,您是东莞人。
【王志东】:在80年代初的时候,整个东莞这边,全民经商,大家很火的办厂、贸易做这些的时候,那时候坦白讲大家对学习到底有什么出路是有若干疑问的。我们是对个人有关和价值有关的,那时候上学跑外地上学,省外去上学的极少,然后上学毕业之后留在外地更少。我们那个同学应该是留在外面的不会超过10个,全都回来了,回来之后他们正好在东莞建设里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这边有点非典型,其实东莞这个经济是一直持续的高速增长,这整个东莞人创业是相对比较低调,不声张,而且做什么事情能够做的比较极致,无论做服装还是家具都能做的很大。这是我所理解的东莞人做事情。另外东莞人做事情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我原来认识老书记,讲话讲的道理全是农民的经验,农民的土话,这个就是说农民的想法很直接,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一般的逻辑一推论就成了。东莞人做事情就是一般的逻辑一想就开始做了。就像修桥、修路,都是东莞做起来的。所以这是东莞人的一个特点。我为什么说我是不太典型的东莞人,因为我在北京做互联网这个行业,所以这个行业躲避斗争躲不掉,所以在整个做网站的过程中,我喜欢中关村,在某种程度上是解决我的一些遗憾,因为我当初去东莞读书的时候,在我喜欢的科技和东莞人创业创新的市场化的直接,我做了一个选择,当时是放弃这一块,但是到了中关村我不想放弃这一块,创新创业引领其实是可以结合的,这个结合成就了我的后来的工作。在更多程度上我是在有意无意之中把东莞人的精神带到了北京,带到了我自己的事业当中来的。
【新望】:网站带有东莞的精神在里面,莞商的精神在里面,我想把话筒留给我们底下的嘉宾。
【主持人】:好,现在又收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当前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遇到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请新望老师回答一下。
【新望】:中小企业感觉到创新创业障碍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自己是不是把这个跟我们两位王总交流一下。
【主持人】:在座的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如果在过程当中遇到了困难,有专家学者,商业精英给你们做一下把脉,非常难得的机会,有问题可以举手。
【何文】:我和深圳的企业家在一起聊的时候他们提了一些问题,他们在谈到是什么?今年的整个经济形势实际上比08年更严重。08年是企业叫的最厉害,政府应该来讲采取很多措施。今年是政府喊的厉害,但是企业在默默无闻怎么突围,但是障碍其中提到的仍然是资金的问题,从去年国家就提出很多扶持中小企业,但是真正拿到资金的企业微乎其微。往往要放款的可能是给企业的个人给的更多,但是真正中小企业要拿自己的报表这些,往往是比较困难。所以这次企业提出来,加上企业的利息,仍然是居高不下,对他们来讲怎么发展,按照盈利度,利息超过10%这个到底怎么发展。所以我跟他们聊说,更多的让市场的主体企业能够在市场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的调控这一块能够不要太多的人为干涉。第二个中小微企业,政府能否适当的从税收这些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你这些企业如果在税收优惠上面,他们挺过来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看到他们夭折或者怎么样,那可能是收不回来了。所以我想这是在跟一些企业聊的时候提到的。我在跟东莞的一些企业聊的时候很欣慰的一点是什么?他提出说有一些做的很好,我说为什么好,因为近几年他们讲品质、服务,我说如果这些方面中小微企业一直这样,你现在是大浪淘沙的情况,应该来讲中小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要有这些方面的作为。
【主持人】: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请何总留步。对于当前实行产业升级的必要性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太难了,需要政府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想请何总提一下,东莞市在产业升级转型有哪些做法。
【何文】:今天到会的各位企业家,能够共同举办这个论坛,在此我代表天安数码城表示衷心地感谢。第二个是回到刚才主持人讲的天安数码城一直在做什么事情呢?我05年9月来到东莞,当时要发展天安数码城,我一直在思考,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到底怎么做,那我觉得我思考的最多,而且付出行动的,我做了一个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中心,这也是我05年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很多企业提出来到底东莞的产业怎么转,怎么升,这也是目前企业家最想知道的,东莞不缺钱,缺的是方法,是措施。从5月份以来,来参观的、体验的他们能够得到很大的收获我感到很欣慰。我在带领我的团队,以及我在推动产业的过程当中,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企业如果没有自身的行动,我认为产业转型永远是空话。我希望我们天安数码城的企业,以及各个团体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志愿者团队,支持企业做出更大的发展。在这里祝愿东莞中小微企业在面临恶劣的环境下有庄重的承诺在三年内让入围的企业可以得到更人性化的建筑空间,使企业得到更好的成长的快车道,同时也提出一个广泛的差异,我们希望在座的各界力量能够共同参与到产业转型升级志愿者的里面,特别是做企业的,你看别人的企业做的好或差,你如果参与到我们产业转型志愿者里面你会发现有很多创新转型的一些东西。我们愿意推动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中国的“十二五产业升级”做出巨大的贡献。希望从单一的职业,到最高的职业的专业队伍来发展,我想这是我寄予在座的企业家共同来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