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先生

辜胜阻:我演讲的题目是“打造经济升级版必须推进企业转型”。我们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国外研究机构在讨论“李克强经济学”,将“李克强经济学”概括为不用经济刺激、金融去杠杆化和结构改革“三大支柱”,而我所理解的李克强经济学有三大要义:一是新方向,以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二是新引擎,用好城镇化等新“四化”内需“最大潜力”和创新驱动战略;三是新动力,用改革释放“最大发展红利”。关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如果说从1978年到1992年是经济1.0版,从1992年到2012年十八大召开是经济的2.0版,那么未来十年是打造经济3.0版的十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亟需企业转型。

第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性。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低成本的低价工业化模式难以为继。我们的工业化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廉价的环保成本,廉价的资源成本,特别是土地资源的低成本。低价工业化模式的特点是“五低四高”(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全球价值链受制于人。我们看一下iphone手机的利润链,美国苹果公司占据58.5%利润,韩日等国家占据10%利润,而中国只赚2%利润。调查表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0.6%-0.7%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中国“半城镇化”或没有市民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而当前中国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身份和地位没有转变。中国有2亿多生活在城镇里的农民工没有城镇户口,不能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出现了“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就像这幅漫画(PPT),农民工群体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的根还在农村,他们希望在城市生根发芽,融入城市。虽然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2%,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38%。约2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半城镇化”背后的代价是大量的“三留人口”及农村空心化问题。中国有留守儿童6000多万人,留守老人4000多万人,留守妇女4700多万人。

三是中国传统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知道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曾经把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发展阶段、“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财富驱动”发展阶段。“要素驱动”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人口数量红利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红利等。经济学家克鲁格曼2009年到中国进行研究,他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4%。而现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企业面临很高的用工成本。从“投资驱动”来看,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财政刺激政策,力挽狂澜,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目标。但这种“投资驱动”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如严重的产能过剩、房市泡沫、政府债务风险、低效投资、过高环境成本和大量货币投放。

第二,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我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面临六大机遇。一是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二是经济的服务化。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和高成本压力,对制造业的投资下行过快,但是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我国服务业比重与同类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代服务业还有很大空间。三是发展的低碳化。绿色经济及新能源产业将引发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全面打开投资和消费空间。四是产业的高端化。危机后国际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政府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政策将为我国企业实现价值链高端化创造难得机遇。产业高端化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五是企业的信息化。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完善、支付环境的不断优化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使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放大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市场机遇。第六是经营的国际化。经营国际化为企业带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这“六化”为我国未来经济转型和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写的是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状况,报告在2010年不到50%的城镇化率基础上,预测20年后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增加20个百分点。同时报告预测,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将从36%下降到12%,目前美国这个指标只有4%;服务产业的产出比重从43%上升到61%,上升18%;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从现在的47%下降到35%;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从47%上升到66%,意味着消费将要成为“三驾马车”当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19个百分点。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当然我们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根据我的调查,我们企业现在面临五困:融资贵、用工难、税负重、成本高、利润薄。我到浙江调研发现,浙江80%的小微企业是靠民间金融,平均下来融资成本高达30%。而做实体经济的小微企业的投资回报只有3%。实体企业还有五难:一是融资难、融资贵;二是用工难: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三是盈利难:成本高、税费重;四是投资难:市场没订单,投资没空间;五是转型和创业难。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国际国内“两面夹击”的三明治陷阱,一方面市场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国内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等不断上涨,实体经济回报率极低。我们看到,企业的上游,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信息流被高度垄断,高枕无忧获高利,下游小微企业在红海中过度竞争,“利润比刀片还薄”。有些企业家开玩笑,要么不务“正业”,放弃“主业”,要么“离家出走”。

这种企业发展困境导致大量中小企业老板跑路,一些大老板也出现了移民的倾向。继20世纪80年代留学移民潮、20世纪90年代技术移民潮之后,现在是企业家移民。我们应该理性来看待企业家的移民潮。企业的海外投资和产业的海外转移,这都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也要高度重视企业家的移民浪潮。如果此问题不引起高度重视,会加剧国内产业“空心化”风险。我呼吁走出去的企业家把根留在中国,呼吁为走出去的企业家营造回归的宽松经营环境和安全法治环境。

我国经济要在阵痛中加快转型。制造业要去产能化、去库存化,化解严重的产能过剩;房地产要去泡沫化;金融去杠杆化;环境去污染化。当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也强调,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第三,经济转型需要重振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企业家阶层的崛起,30年崛起了三代企业家。第一代企业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到80年代中期伴随着体制改革而崛起的。第二代企业家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企业家是体制内的精英下海经商创业所形成的。第三代企业家是伴随新经济的兴起,依靠风险投资、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家。第三代企业家的典型特征是高学历、高技术、年轻化,具备“海龟背景”,更具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熟悉国际规则。

有人这样概括企业家精神:“创新是灵魂,冒险是天性,合作是精华,敬业是动力,学习是关键,执着是本色,诚信是基石。”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企业家精神之灵魂的“创新精神”。我们的大量企业调研发现,企业有三条路可以走,向上走,创新转型;向外走,海外拓展;不能向上走、向外走,就只能向下走被淘汰。企业要避免淘汰死亡,必须创新转型。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的,创造未来是风险很高的,但不去尝试,风险将会更高。而一旦创新成功,企业就会发展壮大。

如何实现创新驱动企业转型,我觉得在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营造环境重于集聚要素,作为创新“软件”的创新创业文化重于设备厂房“硬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一定要变为“企业行为”,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创新驱动,一要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环境,做强实体经济;二要培育“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兼容并包、宽松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让创业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三要推动合作创新和发展平台经济,构建创新联盟,走出创新“自闭症”;四要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创新是典型的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期的投机行为。比如,种草是立竿见影,短期见效的,种树是长期行为,百年树木。所以创新者更重要的是要有种树理念。

第四,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成本上升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企业而言是坏事,但是同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它能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现在用工荒导致我国平均劳动成本上升20%到30%,周边国家比如越南平均工资只有1000元人民币,印度只有600元,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达到3000元左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成本上升就是重要的倒逼机制,如果用的好这种倒逼机制就可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当前企业转型路径有六个方面,一要从低成本战略走向差异化战略,从拼低价格向追求高附加值转变;二要改变盲目多元化战略倾向,做好做强核心主业,实施归核化战略;三要从偏重规模扩张走向质量的提升,宁可盈利不做大,不要做大不盈利;四要从急功近利式的做“快”向追求基业常青的做“久”转变,从速度至上“挣快钱”向经营稳健“稳挣钱”转变;五要由世界工厂的“打工者”转向全球资源的“整合者”;六要诚信经营,以义致利,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我国企业要努力借鉴国际企业转型经验,以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品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制度创新变革家族管理模式,以商业模式创新融入全球化,以平台创新提高创新实力。

第五,创新转型和社会责任是最受尊敬企业的重大特征。《财富》和《福布斯》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其中创新和社会责任是其中重要的评价标准。我们看2013《财富》和《福布斯》前十大最受尊敬企业的榜单,这些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注重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管理模式创新。苹果在《财富》的榜单中连续六年排第一,在《福布斯》杂志上从2009—2012连续三年排第一,就在于其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乔布斯有句名言,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在于创新。他还有一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些最受尊敬的企业也都非常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在获取企业利润的同时,积极举办社会公益事业,推进社会进步。像IBM始终注重环境的保护,可口可乐注重公益事业,迪士尼公司注重劳工和儿童权益的保护。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几个依靠创新实现企业转型的案例。IBM百年的历史是一部以不断创新推动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时转型的历史,第一次转型是上世纪20年代,从低技术向高技术的转型;第二次转型是上世纪60年代,从高技术机器制造向第三代计算机制造转型;第三次转型是上世纪90年代,从产品生产向提供服务转型;第四次转型是从“企业主导”战略向“随需应变”战略转型。

我们今天最受尊敬企业榜单中的格力也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制造”向“创造”转型。我曾经到格力进行两次考察,它在中国空调行业研发的投入最大,研发的人员最多。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而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只能永远依附别人”。创新也是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华为有很好的创新策略,从技术跟随、模仿走向技术合作、改进,再到自主领跑,实现弯道超车。华为还建立了良好的创新保障机制,包括文化保障、人才保障、组织保障、市场保障和资本保障,这些保障都服务于创新这个目标。海尔也是在互联网时代积极转型实现流程的再造。海航在1993年只有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只能买半个飞机翅膀,今天成为国内第四大航空公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动力就是创新。现在我们沿海的企业分化成四个部分,一部分就地转型升级,一部分转移到内地,一部分转向海外,一部分在竞争中被淘汰。转型不等于转行,转型不等于转移。转型要建立在创新基础上,这种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最后我的总结是: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应该是“内需主导,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四化同步,绿色发展”的升级版,中国经济的升级必须要有企业的转型,企业的转型关键在创新。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颁奖典礼报名

典礼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报名读者敬请关注以下信息:

亦可扫描二维码报名

联系我们

经济观察报品牌活动部
联系人:赵艳
电话:010-52271366-1243 / 18610032314
邮箱:zhaoyan@eeo.com.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47号院甲11号
邮编:100011

大家在说

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