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互联网金融切勿“一阵风”“一刀切”
对于互联网金融,我们可不可以来一个“边发展,边规范”呢?

新望/文

2016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范元年。

去年以来,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中晋资产这些百亿级理财平台风险兑付事件接踵而至,刺穿了老百姓钱袋子,也刺痛了监管者的神经。2015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央行牵头联合各金融监管部门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国务院也正式下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启动将持续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这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

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互联网金融整治实施方案”,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负面清单管理”,留出健康发展空间;二是有序推进整治,留出自我规范时间。目前,根据各地专项整治的新闻报道来看,这两条都得到了落实。

但我们看到,个别地方的百日突击整治中,不问青红皂白,将互联网金融公司一律定性“非法吸储”、“骗储”,关门、抓人、收缴资金。这种突击式整顿既不符合中央政策的本意,反而搞得人心惶惶,是明显的矫枉过正。我们担心,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中央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既有政策并没有变。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既需要市场驱动,鼓励创新,也需要政策助力,促进发展。

正如一位知名专家所言,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生态系统。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基于互联网,但还离不开各种制度配套。金融属于复杂交易,线上永远离不开线下,打掉任何一端,必然会破坏其整个生态系统。笔者认为,个别地方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还属于“正面清单管理”,是一种“治乱”思维。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

前几年,许多地方都是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公司、资产公司、财富管理等类金融公司前恭后倨,开始时放手大发展,现在却闭眼大扫荡,或故意找茬,巴不得立刻扫地出门,以免万一出事会连累自己。搞经济,如同搞运动,发展“一阵风”,整顿“一刀切”。这样的监管太低级,太懒政,也反映出法治意识的淡漠。

不要因为网购遇到假冒伪劣将把整个电子商务否定了,不要因为泼脏水却连同婴儿一起泼掉。对互联网金融,道理也一样。总体上来讲,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的新常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新的市场体系、市场格局正在形成,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金配置的效率提高,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风险是可控的。

改革开放以来,所有新经济的成长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先发展,后规范”。对于互联网金融,我们可不可以来一个“边发展,边规范”呢?或者,对于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所有创新,都能如此对待呢?否则,我们发展的代价太大了,而这种代价却要某些具体的公民或企业来承担。

(新望,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新金融家联盟秘书长)

经济观察网 www.eeo.com.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47号院甲11号 邮编:100011
电话:4001560066 传真:86-10-52271368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16
Powered by AX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