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经济观察报》,谢谢新老朋友。其实我跟《经济观察报》还是很有缘的。它创办之初我就是它热心的读者和作者,今天我也是《经济观察报》的上海单位之一。现在已经在中国泛海集团当董事兼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我们是一家人。自己家的事情就要积极地支持,积极地参与。所以跟我有这样一个会,能不能来一下,我说行,今天正好有时间。

30分钟把中国经济说清楚确实也是一个难的问题,但是我尽可能快一点的语速把我最近一段思考和大家汇报一下。

转眼间这个隆冬季节已经感受到了,感受到隆冬的严寒,是否中国经济还处在这样一个严寒之中。可以说,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着困难、充满着艰难。但是同样我们不可忘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终会走出冬天,重新回到正常运行轨道上来。谈中国经济,我的一个基本的看法: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经济是有底线的,不会出现西方、专家、机构和国内一些专家、机构悲观的论断,就是认为中国解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滑,会崩盘。我的结论是,绝对不会的。因为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从中国经济的政策面,从中国经济本身运行的规律都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的潜力,也有很大的发展的余地。只要我们推进改革、促进转型,我觉得眼下遇到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它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我们成长中的烦恼,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抱以太悲观的认识。确实,今日中国经济遭遇了重重地困难,集中反应在东西卖不动,市场的需求约束越来越成为困扰经济前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样,经济发展告别了低成本的运营阶段。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成本不断上升的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的企业遭遇着成本不断地上升,利润空间不断地压缩,所谓地这样一种卖不到好价格的困境。这两个问题,市场的约束、成本的约束,是使它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

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经济,应当说上一程走的确实是不错的。用一个字概括:快。中国经济在上一程,无论是经济成长的速度,市场拓展的程度,老百姓收入增长的速度都是一个开走。经年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我们迈上了十万亿美元的大台阶这是来之不易的,也足以令国人感到骄傲。同样我们从一个小小贸易体想当初1947年我们的贸易总额只有206亿美元,而今天我们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四万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每年成长速度在16%以上,应当说也是足以快的。同样,我们的制作业也是成长很快,过去我们是一个制造效果,今天我们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在100多种商品中间,我们有130余种的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的前列。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一个制造大国。明年成长速度也是在20%左右,这样的一个快速的轨道上运行。

我们看看老百姓的钱袋子?1978年中国老百姓的储蓄余额只有211亿人民币,而到去年年底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了40万亿,可以想象,纵向比较这种程度速度也是很快的,因为过去30余年城乡居民收入扣除物价以后每年增长都在7%以上,应当说这也是很快的。所以,一个“快”字可以把中国经济上一程足以描述,足以概括了。但是大家知道毕竟这“快”它的背后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这就是在“快”的背后,我们是以拼资源,拼环境,拼投入,拼债务,这样粗放的方式实现这种快的。因此今天我们在“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粗放运行所带来的问题。除了前面所讲到的市场问题、成本问题,今天我们看到另外几个问题也在困扰着我们问题,环境问题,空气不再那么清新,水不再那么干净,土壤不再那么安全,使得中国人生活中的生命安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让国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健康的食品,这种经济快,或者是继续快又能够带来实际意义?因此必须把环境问题好好解决,而要解决环境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免费的午餐,一定是需要付出。而今天,我们就在承受着需要去治理环境的各种代价的困难。

同样,过去我们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而今天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债务超过20万亿,我们的银行不良贷款在持续地上升,不良贷款表面上也超过了这个两万亿了,同样企业负债率高达100%以上,有的是120%,有的是130%,但是所有数字都表明我们的企业负债率都在100%以上。同样一些居民家庭由于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用等等,也在家庭资产负债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今日我们也遇到了债务的困难。总体上来看,中国还有足够的债务空间可以来继续推进我们的发展。但是,借债总是要还的。今天我们就需要偿还一部分的债务,而不能忽视这种债务。

今天还遭遇到了新的问题,就是外部经济环境也在改变。过去我们说,中国经济的成长得益于国际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兴起,得益于世界的产业由西方向东方这种转移,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一个大潮流,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今日,中国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新的改变。一方面世界经济低迷,本身就使得中国这样第一贸易大国的经济体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来自外部因素的困扰,我们的出口现在上不去了。前十个月,出口是下降的,同样过去是“全球化”,今天“去全球化趋势”在西方社会成为一个已经明显的政策取向。两件事情,第一,所谓跨太平洋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二个,环大西洋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美国主要领导的两大区域的自贸区的建设,一个是经济最有活力、最有成长性的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一个是经济最发达的欧美的经济体。而眼下,这两个自贸区的建设、区域性的自贸区建设前提都是排除 中国在外。可以设想,过去我们分享的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而未来我们有可能遭遇到门槛更高、需要付出更大成本投资的贸易外部环境。

第三个外部环境变化的表现,就是新型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也在举起了改革开放的旗帜,也在加速改革开放的进程。印度如此,非洲地区如此,拉丁美洲地区也如此,他们都在经济的改革上面、对外开放方面走并不比中国慢。而他们拥有一个年轻型人口的优势,也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潜能的优势。因此他们在市场、资源、资金、技术、诸多方面和中国形成了竞争的关系。中国一方面面冷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另外一方面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双重竞争压力相对我们上一程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我们外部所带来新的困境。我们对外经济这一块儿,需要重新地构造,提升新的竞争能力,才能够竞争来自外部的条件。内外挑战就是我们今天中国经济进入到下行阶段最主要因素及

下一层中国经济就是需要去应对来自市场需求的压力,来自成本上升的压力,来自环境恶化的压力,来自债务不断增大的压力,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一程的中国经济可能由快转到相对的减缓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我说了我们是一个有底线增长的发展的趋势,这个底线就是因为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未来五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底线就是6.5%以上,围绕着6.5%以上,第一,我们这个国家有它独特的国情,就是政府有很强的资源调节能力或者是动员能力。第二,有很健全的行政干预体系。从政策面上,就是因为有这两个特点,因此它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诸多方面有比较大的一些余地。无论是从存款准备金率,从利率,从政府的财政赤字率,从政府整体债务的比例而言,未来政府都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来灵活地运用增加市场流动性。这是从政策面上有这种余地。有几个数字,大家是可以看到的,第一,政府拥有巨大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价值超过60万亿掌握在政府的手上。第二,中央企业的资产超过30万亿,第三,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超过40万亿,第四国有金融资产超过100万亿。在座都是来自银行界,你们的背后就是政府,政府是你们的老板。所以政府有足够的余地去变现,去灵活地来实施它的政策目的,这是有能力的,不用怀疑。现在相对数,赤字率不到12%,还有足够的空间。从政府来说不到40%也有足够的余地。存款准备金率来说现在还在18%,明显高于政府水平,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调节,利率现在1.5%,相对欧洲他们来说我们也是处在一个高利率的大的经济体这样一个水平。所以不用怀疑政府没有手段,它的有的,我们应当看到的。

经济基本面来说,新的工业化,新的城市化,新的信息化,新的农业现代化,所谓“新四化趋势”这是过去支撑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基本面,也是今天和未来支撑中国经济成长的积极面。现在改变了只是它的方式,国家了只是它的程度,改变了只是它的速度。但是,大趋势并没有改变。工业化我们才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才有三分之一的路程需要继续往前走。城市化我们仅仅是表面上达到了54%,而实际上中国城市化水平仅有不到40%,也就是36%-38%之间,中国信息化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中国农业现代化也是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有足够投资空间,足够地需求空间。

如果仅仅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国就能够创造出足够大的投资需求和足够大的消费需求。一个县级城市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投入在5万到10万元之间,一个中等城市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10--15万的投入,一个大城市需要增加20-30万的投入。可以想像,我们未来要把城市化水平,不是目前的54%,而是我们讲的户籍完全融入到城市,享受到城里面应当享受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平等待遇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目前不到40%,还有20个点的空间,未来五年里面需要足够大的投资,足够大的消费的潜能挖掘。这是我们应当看到的。同样我们看看新一届政府正在做的两个重点工作:

1,国内的转型升级。通过2025年的中国制作,通过移动互联网+,通过“双创”通过双引擎的构造,就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新兴产业的加快双引擎的打造。通过双动力的示范,政府的动力和民间的动力,通过简政放权一系列的内容构成推动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往前走的进程。我们看到了某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可以预期,这方面会越来越给未来中国经济提供足够大的支撑。

2,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也正在拉开序幕,这就是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作为一条主线,前面郭总编讲了,前几天人民币已经标志着人民币迈出关键一步。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重要的内容,以自贸区的建设作为一个制度安排,以亚投行私路基金等投资平台作为支撑的中国经济新的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走向世界”而不是过去的“请进中国”新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拉开了序幕。某些方面已经 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可以预期一旦这些战略实施实质性的进展,中国经济的空间,中国经济的余地肯定比现在要大得多。人民币成为一个国际货币,可以预期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的新的发展趋势,全球组织生产,全球销售这样一个新的格局逐步建立起来,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应当看到的国内生产版,国际全球化两个重点在积极地推进。随着两个重点推进也可以看到新的红利逐步地积蓄和示范。

第一,人口资源的红利。过去靠人口数量的红利支撑着上一层的快,而未来我们要走中高档的发展直路,一定是挖掘人口质量的红利。我们每年新的毕业生600、700万,每年技校毕业的学生上百万,这是我们过去重视教育积蓄下来的红利,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我们通过变革,通过政策的调整,制度的安排,要把这部分的红利挖掘出来,它是有空间、有潜能的。

第二,打破垄断,解除管制,全面改革的红利。应当说,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上一程中国经济的快不就是得益于国际冷战结束,国内动乱结束。因此我们实施改革开放的新政。也就是给企业放权,给市场放权,给老百姓放权。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岷州,就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创作力。今天这种“还”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进一步在这些方面推动它的动力。可预期随着一些垄断行业的打破,一些政府管制的解除,市场的活力,民间的活力,像泉水般地涌现出来。支撑着下一程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新的红利,打破垄断,接触管制带来的红利。

第三,扩大开放的红利。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一定能够带来新的红利。中国今天经济已经全球化,金融正在全球化,随着中国治理、中国的快的国际化,我们一定会提升在对外开放方面新的红利,朝着一个扭转的局面方向发展。这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第四,就是所谓的万众创新的这样一个红利。也在新经济领域里面,可以期待随着民众这样创业积极性地体提升,热情地释放,会在这些领域带来新的推动力。所以人口质量红利,改革的红利,开放的红利,创新推动的红利,是我们未来中国经济在两个重点下面一个目标下面值得期待的动能。

如果这样一个前景能够逐步由潜在的变为现实的,难道中国经济不能够到来吗?那是肯定的。2016年中国经济来看,不会比今天更困难,但是它还是应该困难的一年。因为毕竟我们的转型升级还没有完成。这个意义上来看2016年中国经济是有底部没有高度。 这个底部是6.5%以上,度是不可能回到过去两位数的增长。这是2016年简单的描述。

具体来看,农业有可能在3%-4%的空间来运行,第二产业有可能在6-7%的空间来运行,服务业可能在7-8%的空间来运行。因此从供给端,就是生产端角度来看问题,明年中国经济是有可能在6.5%以上的。我们看看需求端有没有可能?

今天,2015年的中国经济投资在10%左右,消费、零售在10%以上,出口还是一个负增长。明年会是什么样的格局?从政策面积推断未来的一年的发展趋势:投资有可能维持在10%左右的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趋间,消费有可能继续保持在10%以上的这样一个增长的空间。出口可能结束下降转为持稳的发展前景。如果是这样一个组合,今年出口是下降的我们还能够实现接近7%的增长,明年我们没有理由它会掉到6.5%以下,也是可以在6.5%以上的。这就是2016年的中国经济的一个大的发展格局。今天我们确实面临着市场的问题,成本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诸多成长中的烦恼,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按照深化改革、推进转型这样的一个思路去破解,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转型才会有更大的空间。这就是结论。我相信2016以及2016之后中国经济在这两方面也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因此,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前景不是一个悲观的前景,是一个逐步转暖、逐步让我们看到春天的前景。这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明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