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评 论     观 察     多媒体     生 活     电子报     活 动
发布会
嘉宾演讲:新望
谢谢腾岳,主持人由腾岳担任感觉非常亲切,我非常喜欢看十套走进科学这个栏目,主持我们今天的活动也非常的贴切和合适。
我没有看到是第二个发言,我以为是总结发言,放在嘉宾后面总结一下精华,然后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咱们的刘世锦主任是刚刚这个月前几天才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刘主任今天讲还做过五年的工人我还很吃惊,我知道他一直在研究中国的产业,研究实体经济,研究制造业。我觉得国内有一个部门,产业研究部,研究国内汽车业最好的团队,刘世锦主任是创始人,这个团队应该都是他带出来的,现在他的徒弟都是工信部产业司的司长。刘主任在2012年底的时候参加了我们一个经济观察报的年会,当时那一期报纸的社论就是一个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我后来跟刘主任聊过,我说你的新常态是不是受到我们的启发,现在大家叫习总书记,包括中央所有的文件,政府的报告里面对新常态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词,写入中国经济转型新的说法,这个说法提到了最高层面,就是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刘世锦主任提出来,被中央采纳了。
我觉得在我评论之前,顺便结合我们的品质中国制造未来讲一讲所谓的新常态,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前一阵子刚刚发布,GDP是7%,这个数据发布之后,引起了很多宏观经济学者的置疑,包括宏观经济学会的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先生,在新浪网上,大家现在打开都可以看到,上半年统计数据量个看不懂,哪里看不懂呢?所有的GDP的上游的一些支持数据都在下降,而我们的GDP的和去年到现在没有下降,人民日报今年5月份的时候发过一个评论,克强指数用来衡量评价中国的宏观经济的话,这个指标已经不是非常准确了,是需要调整的,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就是刘主任讲的我们的服务业已经超过了制造业,但是GDP目前在我们统计口径没有改变了情况下支持GDP的大多数的数据来源还是实体经济,克强指数有三个,一个是贷款的发放量,一个是用电量,一个是货运量,这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数据。我们的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大家知道实体经济怎么样,走了基层的同志,到了地方做过调研的同志,大家都知道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以来,有一个说法叫做断崖式衰退,或者是断崖式滑坡,中国的制造业,实体经济这块遇到的问题是非常之大的。今年4月30日有一个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推动实体经济的一些决定,看到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就是要把经济搞起来。为什么中央领导现在要救市,信心非常重要。
现在制造业的表现从去年到现在是非常令人堪忧的,刚才徐静教授讲到了制造业的那条线,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就是去年到现在,因为我看到的,我们了解到的,实体经济的数据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这种情况究竟是新常态还是一个突然的衰退?我觉得刘主任他们这个课题组提出来的2030年的中国,是刘主任负责的和世界银行合作的关于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课题,他们提出来中国的经济到2015年左右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的转换期,这个窗口就在2015年左右。从原来两位数进入一位数的增长,有可能到2017年左右是6%左右的增长,到2015年是可能到7%以下。以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国外的一些新兴国家,后发国家通过三五十年工业化,挤压式的增长,追赶式的增长,我国也是完成了这样的阶段,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2015年前后会进入到一个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后来总理在跟刘世锦他们座谈的时候就讲你们也不要提中高速增长,还是叫高速增长,即使是7%,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速度,还是叫高速增长。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的确我们原来的高速增长期可能已经相对到了一个最后阶段,或者说是到了转型期,工业化的中后期,需要转型。下一步更加注重的是增长的质量和创新,是这样。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也应该看到,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面临的许多实际的困难,这里面的滑坡很多可能不是中长期的因素,还有一些短期的因素。
记得吴景濂教授分析中国经济,惯常用的框架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如果说短期是一个静态的话,可以用这样的框架进行分析,长期,吴景濂先生建议用全要素生产,就是人力资本的推动,技术的推动,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变革。就是前面刘主任讲到的环境,创新的环境。可能这方面我们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环境是不是有一些恶劣的迹象,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个恐怕要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这样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表现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强调中国制造,强调实体经济,强调品质中国,制造未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第二,中国的制造业刘主任前面讲到了五条,传统制造业仍然很重要,讲了制造业的转型,讲了创新的环境,讲了互联网+,讲了制造业的融资问题。刘主任讲到了汉诺威的报告我也看到了,在讲中国制造软肋的时候,第一点先提出来一个叫做我们的软肋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培训教育这些。这的确是我们的短腿,是中国制造的一个软肋,但是我觉得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是品质的问题,品质的问题更为严重,中国制造在某一些国家是假货,是品质低劣的代名词。在欧洲,在俄罗斯,发现过无数这样的消费者案例。
食品业我想应该算中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刚才刘主任讲到了汉诺威是一个工业制造业的博览会,我看到过一篇报道,在韩国有食品工业方面的世界博览会,这个报道的真实性我们先不说,网上这篇文章现在可能还在,门可罗雀,在这样重要的制造业,我们号称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在这样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出现了灾难性的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就是品质出了问题,这个品质还不是刘主任说的差一点点的品质,最后努把力以做到非常的精,非常的尖,而是基本的质量,基本的品质出现了问题。假冒伪劣成了中国制造业的心腹之痛,这还不是短腿的问题。强调品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国制造业的品质之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的制造业还面临着一些新的环境,这个新的环境就是国际上的整体制造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今天我看到的报道,欧盟对越南实行了全面的免税待遇,大家知道美国也在搞这方面的,环太平洋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个是大的自由贸易区,比上海的自由贸易区是真正的自贸区,免税免得很彻底。如果说美国的计划一旦实施的话,我在东南沿海和企业家们做过一些调研,这些制造业的企业都在算这个账,大约他们算的如果GDP实施以后,他们的制造业成本大概能降16%左右,东南沿海许多制造业是利润非常薄,尤其是现在人工成本在上升,环保成本在上升,人民币相对在贬值,压力非常之大。服装这类的制造业,体恤衫,2-3%的薄利。如果有这样大幅度的成本降低,东南沿海很多服装类的制造业可能就要搬到美国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去,越南和柬埔寨,中国是在这个协议之外的,这又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有人讲环太平洋这边中国制造业出不去,这个箭射不出去,我们就往西走,环太平洋受到这样的挑战,往西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陇海线一直往西走,搞欧陆一体化,但是规划一带一路,提出要转移产能,实际上一桩买卖,我认为转移产能这个说法是有严重的问题,转移产能是计划经济的提法,怎么转移,不要钱可以转移吗?要做买卖呀,要一件件地交易,所以对依靠一带一路要转移产能,要让中国的制造业转移出去,我认为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环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新环境,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来考虑品质中国,来讨论制造未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天刘主任讲得比较宏观,两位专家分别从两个方向,一个是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跟我们讲了中国制造2015的由来,描绘了一个前景。另外一位来自知名跨国公司英特尔研究院的院长又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角度给我们中国制造,品质中国,制造未来,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实体经济所谓断崖式衰退这样的判断之中,我们看到还有很多领域是非常热的,一枝独秀,这些热的当中,刘主任的话叫“风口”,这个话应该是小米的雷军发明的,现在只要是找到了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是这个风口我们可以判断有一些有泡沫,我本人4月底到现在搞了一个组织,叫新金融家联盟,我今天还在群里面讨论,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有点过热,未来一两年,或者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会有新的热点,新的亮点,我觉得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一个方面。还包括生物技术等,吴院长也给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启发。
我是结合三位专家的演讲,总结他们的演讲,同时谈一点自己的感想,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