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君:谢谢大家!非常容幸跟大家分享亚朵过去两年做得不一样的事情。过去两年亚朵发展非常快,我们尝试思考空间上面有没有更不一样的东西,我们能不能给用户或住宿的客人不同的体验,其实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路上,现场今天来了很多平台,会后我们一起做交流、学习。

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在今年4月份跟网易云音乐一起合作的一家酒店叫“音乐主题酒店”,会跟大家比较多分享的是我们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亚朵本身品牌又有什么关系和联系。

这张照片拍得非常好,是我自己拍的,用我自己的手机拍的。大家看这句话时,当我们这家云音乐酒店开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我心里振了一下,对于很喜欢音乐的人它给我带来很多感动。这其实是一个歌手阿肆的一首歌。用户通过听音乐时产生的情感,在情感上留下只言片语。云音乐上他们定义听每首歌都像在唱自己的歌。我们在跟这个品牌接触时,喜欢音乐的人会希望是什么样的空间或者他们希望是什么样的体验。

这两个品牌我们一开始合作时互相探讨,亚朵更强调“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不管服务、空间还是产品。云音乐更强调“音乐的力量”。这两个品牌能不能做跨界或有趣的结合。当酒店预见音乐,我们开始探讨到底现在年轻人、新音乐的趋势是什么?现在人越来越小众,他会跟自己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当我们跟云音乐一起探讨时,走到一线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他们而言旅行就是社交。当他住酒店也希望认识当地的朋友,他希望获得更贴近生活的体验,而不是只有入住酒店、睡觉、洗澡,他希望有更多体验在住宿空间里面。我们一直讲融入当地体验和当地的人,或者了解当地有没有特殊的元素。

最后一个我们发现现在的兴趣、需求越来越微小,我们有没有办法在一个空间里满足这些最微小的需求。

一部分是从用户端,另外一部分我们了解空间整体的趋势,我们说空间就是内容,内容就是服务。而在过去这两年我们也发现,整个空间其实也在做不同的变化,我们叫做X空间,没有办法定义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空间。酒店大堂可能是社交或共创的空间,健身房有可能是酒吧。两个你听起来有点不一样的业态其实可以结合在一块。书店可能是生活展览馆、艺廊,洗衣房可能是零售的场所也可以是社交的场景。社交化、智能化是我们想表达在社交的部分。

亚朵已经完成10家不同IP的主题,IP到底是什么?有三个最主要部分:内容、角色、社群。内容如果说回到云音乐,或者我们希望做有云音乐主题的酒店时,乐评音乐本身、歌曲本身是重要的内容,而角色是爱社交的音乐,音乐控。而社群是现在很多潮人音乐爱好者,他们希望有一些空间分享自己的喜好。或许亚朵和云音乐可以有这样的机会一起做结合,创造不一样的空间给喜欢音乐的爱好者。所以亚朵一直以“始于酒店,不止于酒店”为我们的使命。当酒店遇到音乐时,我们希望打破住宿跟音乐的局限跟边际,希望创造音乐社区而不单纯是音乐酒店。我们从经营房间到经营空间到经营人群,经营人群是最重要也最专注的。

当我们跟云音乐有这样想法时开始产生一个概念“睡”音乐。到酒店是要睡觉,如果音乐跟睡觉可以结合会变得非常有趣。我们发现这个项目进行过程当中,它有很基本的过程,它有相对的关联性、未来性、共创性。所谓的共创性希望可以把社群的部分建立起来,整个空间场景当然充满故事化、场景化。所以我们推出主题房,用不同的音乐主题,这些音乐主题在云音乐平台上是非常受年轻人喜好的音乐主题,透过跟用户交流搜集一些意见,把这样的主题放在空间里面,创造所谓360度沉浸式体验。当然不管在做空间或在做内容,其实用户体验还是第一的。不管线上、线下,云音乐做会员的沟通,让所谓喜爱的音乐到这个空间里可以产生共鸣。

有几张照片可以让大家先看一下,这是大堂,大堂本身有很多音乐的元素,它呈现的其实是非常热情的氛围。而且虽然这个空间不是非常大,但它已经是当地小的团体、独立团体经常表演的空间。它是开放给不管周边的、社区的,还有酒店里面的客户。所以大家在这样的空间里面,它其实不是酒店的大堂,它其实变成音乐社区交流的一个中心。

这样的话我们在整个空间里运用了共创的信息,也就是跟网友共创。我们收集了很多用户他对音乐的感受、文字在整个空间里面呈现。像这样的内容其实也是非常吸引一些年轻人。让整个空间活起来,它不是传统装饰墙面的形式,我们透过内容把整个场景丰富化而且变成故事化。

我们做了四个主要的主题房,包括古典、民谣、爵士、电音,每个主题房有自己的特色,同时里面有放乐器。比如电音的房间,我们有用户他喜欢打碟,租了这个房间带着朋友去打碟。酒店不单纯可以睡觉、洗澡,它可以体验更多,可以体验丰富的沉浸式的感受。

在项目完成之后4月1日开幕了这家主题酒店,选4月1日有特殊原因,因为4月1日是愚人节,去年确实是愚人节的一个幌子。而今年我们把这个项目落实了,确实邀请了媒体、云音乐的用户,甚至邀请成都当地的乐团到现场表演,做所谓音乐的分享。所以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更多的去探索这个空间有没有可能性,针对所有最微小用户的需求能不能做更多的满足,从一进门时有音乐元素,到房间的备品、到房间的门号、门牌甚至书本,甚至房卡,当然最重要的是内容,我们有音乐的元素,音乐的分享跟交流。

简单总结一下整个营销事件的传播,这句话讲得很好,他说“我想和你一起听歌醒来”从此这句话有了意义,这是“睡”音乐的意义。整个营销事件透过一系列H5新闻事件还有一些官微做宣传效果都非常好。我们有好几波宣传,第一波透过官方的官微,因为4月1日做发布,它本身就带来一些影响力,因为大家开始会怀疑这是假的吗?是真的吗?宣传有一些话题。

第二波,官方APP、双方会员联动。体验如果用户入住主题房通过智能音箱连接马上可以听到自己喜欢的歌单,喜欢的歌,我们进一步做了提升。

第三波,这样的酒店场景已经不是传统的酒店场景,它融入了音乐、融入了生活、融入了社群、融入了社交。我们更多开始尝试用生活的方式开始尝试让更多人知道。

第四波,跟KOL合作,KOL有的是音乐圈的,有的是原本做酒店的。通过他们宣传引导带来影响力。

第五波,UGC,我们自己觉得透过这些宣传中间自传播,当你有好内容时,不需要过多推广,本身产生传播的力量。传播的力量来自于许多用户自己会入住,甚至他没有入住都会体验这个空间比如一楼大堂是不一样的,甚至户外电音有点像露台一样。在传播过程中我们更看重UGC用户自宣传。

第六波,当然有电视、广告媒体的宣传。

第七波,平面媒体,网易云音乐跟亚朵会做一些线下的推广。

第八波,网媒、营销案例,透过这些我们发现它产生的效益不仅仅是To 用户或To C,更多是网民关注这样的跨界,酒店跟音乐有行、无形的东西怎么做融合我们是走在前端的。

传播矩阵不会太复杂其实挺简单的,“睡”音乐本身有内容,通过其它渠道KOL或UGC本身会自传播。

我们做这件事情回到一开始,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们真的想要探讨空间有没有不一样,用户体验能不能有更个性化的感受,我们更关注用户口碑。整体而言这个项目在上线之后,一直到现在今天,它的入住率都还是非常高,用户会一直给我们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会把产品空间进行迭代,甚至有第二家、第三家,未来有新的尝试。

其实大家看到这些空间的时候,我自己做酒店也做很多年了,但是当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整个团队都是非常热情。因为我觉得我们在做一个比较不一样的事情,大家可能外界会觉得,你们云音乐酒店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但我们相信它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亚朵一直会在这条路上做探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