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跌至20%保证金时,中行原油宝没有按协议规定进行强制平仓操作?由此引发的“穿仓”损失,谁来承担?投资者和中行谁更冤?
这种针对衍生品提供类似做市服务又类似经纪服务的银行创新产品,如何和既有的传统场内衍生品做到监管协同,是这一事件带来的深层次启示。
在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对不了解CME新规,无应对之策的交易机构,尤其是多单而言,风险无疑会成倍放大!
无论怎样,这一事件令人震惊之余,也将给近年国内蓬勃兴起的投资理财市场,刻画上一笔浓重的历史印记。
4月20日是“原油宝”美国原油产品当期结算日,约46%中行客户主动平仓离场, 约54%中行客户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既有做多客户,也有做空客户)。
中行应该做得主动一些,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披露信息。信息披露越充分,市场作出评价反而更公平,也更有利于厘定当事各方相关责任。
多数投资者都是在4月23日凌晨2点多被确认并划转了保证金的平仓亏损,其中有一位投资者确认亏损30多万元,还有一位投资者B确认亏损70多万元。
对于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此次事件可能有几个意义。第一,重新认识投资者适当性问题,如何在此类市场中保护中小投资人,界定合格投资人的边界。第二,产品设计方面,即使在考虑了投资者适当性问题上,合同条款似乎也是明显有利于乙方(中国银行),对于此类投资品的合同如何进行监管的问题。
针对此,中行也给出五大回应,据记者了解,多位投资者并不买账,正准备采取法律诉讼维权。
这个事件最可悲之处,在于巨大损失是遵循国际市场的通用交易规则而出现的。没有欺诈,没有突袭。中方本来也能选择看空,也有机会尝试及时止损,却在游戏规则早已公布的背景下被生生砸进大坑。
多位投资者向财联社记者反映,23日凌晨,中国银行从相关投资者“原油宝”账户里划转了全部本金和保证金,但未划转关联账户资金。
美原油05合约4月21日是最后一个交易日,而中行原油宝4月20日展期,正巧碰到了历史上最低结算价-37.63。这使得一些投资者面对巨额亏损。
投资人恐慌组团维权,最终能否挽回损失?
中行各大分行都在强力推荐该产品,没想到出事了。
负油价只是直接诱因,其背后是各家银行将专业投资工具“平民化”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回顾这场“史诗级”的负油价,其中暴露出的风险管理漏洞,足以让金融机构和所有投资者警醒。
国内普通投资者是否有渠道投资原油市场,其中风险有哪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经济观察报全媒体中心制作 经济观察网 www.eeo.com.cn
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园2号楼4层 | 邮编:100081 | 电话:4001560066 | 传真:86-10-60910533
备案号:京ICP备1801989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06号 @2001-2018经济观察网版权所有
经济观察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