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4-18
鲁宁
订阅

就环保制度建设谈点个人看法

数度掀起“环保风暴”收效甚微、政府及职能机构面临国内外舆论压力与日俱增、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生态危机波及社会稳定之现状,促使环保部门另辟新途,试图从制度建设环节寻求减缓生态危机之出路。

作为尝试,最初欲推行“绿色GDP”考核体系,因与现有国情——发展系第一要务(不能简单言错)直接冲突,被地方视作好高鹜远的一厢情愿。颇可贵——环保部门不气馁,继而在去年下半年与银监会合作,推出“绿色信贷”试点,本月18日,在争取到保监会支持后,又续推“绿色保险”试点。

所谓“绿色保险”,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行政法制手段,强迫那些高污染行(产)业内的“高危企业”购买环污责任保险,一旦污染引发生态危机(譬如前些年“松花江污染”),针对污染受害方的赔偿由保险公司出资埋单或部分埋单。如此做法在发达国家已相对成熟,就事论事,将其引入国内逐步推广理所应当,相当于在现有赔偿渠道(譬如政府或肇事企业)之外,新辟一条以社会化途径解决赔偿资金的渠道。因而,先不计日后之效果,单就环保部门探索进取之态度,社会舆论当予肯定。

“绿色保险”试点一经媒体公布,舆论纷纷予以关注,作为“公民表达”,各报新闻评论已刊发不下百篇,网上跟贴无以计数。我有选择地浏览了其中若干评论,发现有两种意见具有倾向性:一种意见对“绿色保险”盲目看好,另一种意见则怀疑至上,情绪化因素过于浓烈。我以为,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两种意见都把复杂的环保问题简单化了。新闻评论也讲时效性,以此为标准,本拙文已属“马后炮”,但我仍想结合“绿色保险”,就环保制度建设谈点个人粗浅看法:

立足于发达国家数以百年计的环保制度建设,其路线图大致如下:产权环保先行,法制环保紧随,经济政策杠杆相伴,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及公民环境教育相辅相承,从而形成一个成熟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眼下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诸如“绿色保险”之类的做法,就制度建设的归属,系经济政策杠杆范畴,同时亦将这类经济政策法制化,以增强政策刚性。这方面,以老美的“污染法律责任保险”最为典型。其污染责任保险作为环境保护法的配套子法规强制施行。不仅如此,老美的污染责任保险,不仅适用咱国家正开始试点的赔偿范围,还适用于污染企业自有排污场地的治理责任赔偿.....

受国情制约,咱国家迄今环保制度建设路线图残缺不全还在其次,更大的致命伤在于环保制度建设的路径顺序相对于国外是颠倒的。假如各位看官中有关注国内环保多年者,你不会不看到,国内环保始于教育引导,然而才是颁行法制,进而借助于经济政策杠杆......至于整个环保制度建设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步骤----产权环保,恰恰属于最大的薄弱项。这种致命的先天不足,决定着国内环保制度建设直至整个环境生态的改善,注定要比产权制度清晰成熟的国家支付更高的代价。

何为产权环保,东北师范大学有两位教授做过较深入的介绍和研究,限于篇幅我不作展开。我只结合国内工业领域的产权现状作个通俗说明:假如重污染企业均为私企,限于一国之内(国际环保另当别论,譬如美国和欧盟在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上持“双重立场”),政府环境执法、经济处罚等手段之行使,一定是铁面无私的,容不得讨价还价,外加新闻报道不受干扰,其山青水秀自可逐步恢复。国内情形正相反,大多数重污染企业恰恰系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国企,其生产经营过程的企业责任伦理约束以及对国企领导层的任命、考评、监管约束,分属于“两张皮”,如是----问题的复杂化导致国外最有效的环保举措一旦植入国内,说其南橘北枳也许过分刻薄,但执行过程打折扣实为正常,形同花瓶摆设也习以为常,难道事实不是如此么?

当然,国外也有国企,但数量很少,且主要集中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当然,国内污染企业就个数而言,私企已占据大头。可是手心和手背之差别,对“手心”宽容或难以执法,对“手背”咋可能真正施以“严刑峻法”,尤其在地方层面......何况工业化过程与环境污染是一对天然的“冤家”。

综上所述,重新制定国内环保路线图并无可能——这是历史的宿命;环保部门的努力直得肯定和鼓励,但社会的期望值不可过高;作为国外业已成熟的经济政策杠杆,还包括环境保护的“转移支付”政策,譬如本周日晚上从央视新闻联播获悉,北京市财政已尝试向上游水源地张家口和承德支付“水源保护费”——即使此举与北京奥运有关,但毕竟是方向之一。从发展的阶段论----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出发,以历史大视野观之,还中国以绿水青山,惟有深化改革持之以恒,以现状判断,这个过程恐怕非百年不可。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视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