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6-12
张国庆
订阅

张国庆:奥巴马的胜利之路

奥巴马与希拉里的马拉松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接下来,一场更为引人注目的“总决赛”又将开始,奥巴马在“撞线”之前,还要走5个月的路。

应该说,民主党内部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是吸引了足够的眼球的,但同样的,也引起了党内人士的一些担忧,远望着坐山观虎斗的麦凯恩,他们迫切地希望初选在6月初画上句号。

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的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每当一个看上去没有很大希望的挑战者在初选中不屈不挠地追击领先者时,该党往往在11月的大选中失利。1976年,共和党内的里根挑战福特,结果福特输给了卡特;1980年,民主党内的爱德华·肯尼迪挑战卡特,结果卡特输给了里根;1984年,民主党内的加里·哈特挑战蒙代尔,结果蒙代尔也输给了里根。

但历史并不会简单地重复自己。需要注意的是,以上3次初选影响大选的“故事”,都发生在当时处在下风的政党内部。1976年和1980年的情况是,被追击的福特和卡特都是执政表现不佳的在职总统,而1984年蒙代尔挑战的则是备受欢迎的里根总统。而今,奥巴马将要面对的,却是背负着沉重的布什政府执政负担的麦凯恩。

对于麦凯恩来说,一个先天的不足,是他的共和党背景。从历史的经验看,但凡执政表现欠佳,非议多多的党派,在接下来的总统选举中常常会处于下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战胜胡佛就是最好的例证。

不仅如此,麦凯恩的行事风格,也与布什相似。无论是表现在政策主张上的对伊朗强硬的态度,还是为人处事的固执,都令许多选民担心,未来的白宫会否换汤不换药。相比之下,以清新、理性的形象著称的奥巴马,就很能使人对未来的变革有所期待。甚至于在俄罗斯,一些人都期待着奥巴马上台后会与同样年轻的梅德韦杰夫一同缓和处于紧张状态的美俄关系。而在更多的地方,人们则期待着具有亲民特征的奥巴马能够使美国在诸多全球问题上负起更大的责任来。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经验则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对麦凯恩来说,丰富的从政经验,对国际事务的深刻了解,都是奥巴马所不具备的。但经验同时也成为了麦凯恩的负担,一方面,对政治经验的自信使得麦凯恩在许多时候表现得有些固执,而他也特别愿意在这方面表现自己,所以也容易犯错误;在另一方面,麦凯恩之前在伊战等问题上的表态,也成为了一种“历史负担”。相反,奥巴马则表现得更为谦虚和低调,更为宽容和灵活,这在需要更多合作意识的当代世界显得十分重要。

应该说,奥巴马与希拉里的“半决赛”是足够精彩的,而奥巴马与麦凯恩的决赛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无论是奥巴马(第一个黑人总统),还是麦凯恩(最年长的总统),他们的获胜都具有历史意义,更是因为这也关系到美国的何去何从。而鉴于美国的国际地位,未来的美国总统如何处理国际事务,能否振兴美国经济,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

我们看风景的时候,风景也在看我们

 

 

(文章来源:6月5日  新浪博客)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视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