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7-16
订阅

丁学良经济观察报文章惹争议

丁学良先生在近期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话说“人民”》(原文刊登于08年7月14日)一文惹来争议,乌有之乡网站 还特地刊登了《你也配说说"人民"?--致丁学良》一文反唇相讥,文辞激烈,可见一斑。

特将二人原文转来,其中孰是孰非谨供广大读者品评.

话说“人民”

如果问个问题:1949年以后的中国,哪一个政治概念是使用最频繁的?只要静下心来稍微想想,就会答道:是“人民”。

“人民”这个政治概念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无所不在。人民铁路、人民医院、人民邮政、人民法院(或人民法庭)、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或人民公安)、人民审判员、人民武装部、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公社(现在没有了)。所有国家一级的重要报刊杂志,几乎铁律一般,都冠以“人民”二字: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文学、人民戏剧,人民画报、人民音乐。

更重要的还有: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民解放军(或人民军队)、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公仆、人民政府、人民共和国。

虽然从最高层到最基层,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体育,几乎所有重要的官方机构,都用“人民”这两个字做前缀,然而,相当长的时间里,“人民”往往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

而 “人民”一旦成为抽象的而非具体的存在时,就会导致很多的政治恶果。一个政策是好是坏,效果是良还是恶,衡量的标准如果不是具体的人,哪怕那个政策再荒谬、再疯狂,哪怕它造成的后果再可怕,如果不是以具体人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者总会找到“正当”的大道理为其辩护。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会看出,把人民抽象化,有多么可怕。1957年底,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发生争执。赫认为原子弹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一打起核战争,不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整个世界也许都会毁灭,哪里还有什么人民可以依靠?因此苏联不能与美国发生核冲突,要和平共处。毛泽东批评赫右倾,说我就不信打核战争全世界27亿人会死绝,我估计可能死掉三分之一或者更多一点,“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27亿,一定还要多。”1958年9月,毛泽东表示苏联应派导弹部队到中国来,不怕美国用核武器攻击。毛再次强调:“为了最后胜利,灭掉帝国主义,我们愿意承担第一个打击,无非是死一大堆人”(杨奎松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如果去问问那些具体的中国人民,你们家一半的人要为“世界共产主义”的胜利被原子弹炸死,你们愿意不愿意?我不认为会有一半的中国人举双手拥护。

此后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而发动的1959-1961年大跃进运动,“一大堆人”(学术界推算在2600-4000万人之间)饿死,创下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饥荒死亡记录。这期间刘少奇等人为缓解空前饥荒,施行少浮夸、少平调、少征粮的“纠左”调整,毛泽东极为不满,责备刘:“你急什么,压不住阵脚了,为什么不顶住?”刘回答:“人相食,要上书的!”(《王光美谈话纪录》)。意思是这三年饥荒导致 “人相食”,以后中国的史书不会不记下的。

1978年底发起的改革,使政策的出发点开始扭转,转到具体的人民身上。当然,这个漫长的过程是非常曲折的。

1979年,著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它提出了基本的施政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不应再以抽象的政治口号而应以具体的实践效果去检验政策的好坏。多年以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哲学命题,变成了一句老百姓都懂得的大白话。邓小平提的“三个有利于”中,一个“有利于”是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这就是把“人民”逐渐具体化了。

“人民”从抽象变得具体,有很多衡量的指标,最基本的可以归纳成两条。第一,“人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即人民对政府能参与和监督到什么程度?第二,“人民币”与人民的关系,即人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能得到多少实惠?

中国改革的早期,领导人扭转政策的方向,首要的是理顺 “人民”和“人民币”的关系,使具体的中国人民能享受到经济实惠。比如,中国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把抽象的人民变成具体的人民。这之前的“人民公社”,虽然在纸面上优越无比,但闹得人民常常没饭吃,那就不应该再搞这玩意了。此后几年里,中国的城市也允许没有工作的人做个体户挣点钱,这在之前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具体的中国人饿死是小事,“主义”正确与否才是头等大事。

1983年,胡耀邦等人试图在理论高度把具体的中国人民置于施政的出发点。4月13日,中国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举行大会,历经“文革”劫难的周扬做主题发言。周扬提出,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搞社会主义的目的如果不是使个人活得有尊严、人的生活和自由得以步步改善、个人的价值得以提升,那社会主义有什么意义?他大声呼吁,社会主义要以人为本,要讲人性和人道主义。周扬那一代从自身经历中痛感,如果中国的体制不以人为本,不尊重人性和人道,那什么可怕的恶行都会发生。确实也是如此,“文革”中受害者超过一亿,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都不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所保护,被折磨而死。

现在又是25年过去了,当今的中国政府肯定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这是一个显著进步。客观地讲,中国人民大概是全世界最能体谅政府的人民之一。中国的执政者只要对具体的中国人民好一点点,具体的中国人民都会真心感激。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为死难的普通的中国人民降国旗,中国人民是何等的感激!如果按照昔日时代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怎么可以为四川七万多人降旗呢?七万多具体的中国人不等于“中国人民”!

所以我讲,中国过去30年的改变,最为核心的就是,在这个叫作“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里,“人民”正变得越来越具体,也即人民的实际利益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此,我的感想则是:过去中国30年的改良,在理顺“人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以及“人民”和“人民币”的关系上取得了大的进步,即把提升大部分人民的福利、给中国人民以具体的实惠,当做主要的施政目标之一,亦是中国社会稳定的主要支柱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在制定和落实政策时,如果忘记了具体的中国人民,偏离具体的人民的实在利益,就会出大事。

你也配说说"人民"?--致丁学良


真对不起,不知怎么称呼阁下,网上有文章冠你以学者,又用引号将学者引上了。拜读罢你的“大作”“说说人民”,不唯是观点荒唐绝伦,单凭你那遣词造句,起永转合的文字功底,实在让人很难将你与学者联想在一起,好在如你这般的“学者”似乎日渐一日的多了起来,想必你也一定不会觉得寂寞孤单罢。

然而你的这篇文章还是有一个优点的,那就是短小,虽然并不精悍。一则跟你这种人洋洋洒洒实在不值,二来我老人家敲打起键盘来非常困难。所以我终于打起精神。要跟你理论几句。

你的“谈谈人民”大约要告诉人们不外是以下两点:

1、“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人民’这个政治术语在中国到处都是,但都被抽象化了,现实生活中人民什么都不是。”

2、毛泽东在战争之前不惜牺牲掉一半的地球人;在2400-4000万人饿死的困难时期,毛泽东处处抒发的是最愉快得意的心情。你说这是“惨绝人寰"。

你既然说谈谈“人民”,浅以为,首先大体上要理解一下人民是个什么概念,随手翻开汉语词典,上面是这样解释的:人民: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如果不作深入的争论的话,这个解说应该是讲的通的,当然,若是“学者”们较起真来,关于“人民”的内涵外延争论起来那肯定又是无止无休了,比如,按普世价值该如何如何,照美国的说法又该怎样怎样,其实,今日的中国早已将人民和公民合并成同类项了。基于你的文章所要证明的是前面所归纳的那两点,所以你应该基本是认同词典的解释的。这样的话,我要说的也不至和你风马牛不相及了.

不错,1949-1978年,中国社会出现频率最高的政治概念大约就是“人民”,你一口气从“人民医院"数到“人民共和国”足足排列了25个之多。看得出你对“人民”作为社会组织机构的前缀的愤怒是溢于言表的。因为你认为:在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你这是什么奇谈怪论,你简直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你简直是在亵渎玷污全体中国人民,你看你,无耻到了哪步田地,居然编出了这样的人生经历:你说你常常在人民商场、人民铁路,还有人民医院看到许多服务态度极差的工作人员面对顾客的质问最通常的反击就是:“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你个人服务。”关于这样一个掌故,中年以上的人们大概谁都不会陌生,在当时的中国,即便真的有过这样的事实,也绝对验证不了你的“人民抽象论”,倒是你敢不敢摸着良心赌个咒,你在84年出国前,你真的常常碰上这样的事情吗?一个不争的事实是:1949-1978年,那是一个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的年代,那是一个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的年代,那个时代的人民医院让人民看的起病,那个时代的人民教育,让人民读的起书,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银行,真的就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银行,那个时代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真的就在传播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时代声音。那是一个开天辟地以来人民最不抽象的时代,那是一个人民具体的不能再具体的时代。

你看你真的好狂妄,好嚣张。你以为你编造出一个所谓的亲身经历来,人民这个概念,于是就真的十分抽象,于是你话锋一转,将刀锋直接戳向了中国人民的救星和脊梁,在不长的文字里,你对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极尽污蔑、诽谤之能事,也太过丧心病狂!你难道竟然无知到不理解毛泽东那段对战争的表述时的世界局势吗?你难道听不出那是面对强敌,掷地有声,气吞山河的伟大宣言吗?你刚刚撒了一个天真的慌,你接着又从你的难兄难弟那里捡起了一个弥天大谎,你说在被"术界推算有2600-4000万人民饿死的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饥荒"时期,毛泽东没有表达对千万中国老百姓饿死的同情。面对如此谬论,你和我真好比是范跑跑对上了郭松民,范跑跑固然可以将无耻进行到底,郭松民自然是大可以要骂上几声“无耻,畜生”的,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岂止是一个同情,他献给人民的是全部的身家性命,他留给人民的是千秋万代永远传承的伟大精神,他是古往今来与人民走的最近的国家领导人,在那个艰苦困难的时期,仅“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两句精湛的诗歌语言就给了中国人民无穷的力量和不尽的勇气。它激励了当时的全体中国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意志和决心。它体现的是战胜灾难,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

最后,要感谢你教给了我一个崭新的术语,叫“人民抽象论”,它不由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因为我先前以为自从有了阶级社会以来,"人民"应该是个很明确具体的概念,然经你提醒,我倒觉得1978年以后,人民这个概念确乎是变得有些抽象了,还是因了本文开头所说的缘故,我不能再多作议论,好在中国当然也包括香港有很多像你一样的“叫兽“和“金蝇”,只要人民还没有被消灭殆尽,总还会有“人”会偶尔提起“人民”。

既然开头无有称呼,结尾我也就不客套了,就此打住。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视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