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抢机会向总理说三农  政协委员三次落泪
发布日期 2007-03-05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敬平 延春 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五次会议经济、农业联组会讨论中,政协委员杨志福主动要求总理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要把农民的心声传送给总理,诉说期间他三次落泪,总理和与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无不为之动容。

下午3时,温家宝总理率众多部长级政府高官,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经济、农业联组会,听取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年逾古稀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被安排在第10个发言。下午5时许,等候在会场外面的本报记者遇到了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他对本报记者说:“你别采访我,你去跟杨志福委员聊聊,他今天关于农业问题讲得最好。”

坐在杨志福的房间里,他激动地回忆此前的场景说:“我感觉发言只能有8个人,我可能没有机会了,我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争取机会为农民说几句话。”杨志福说,患有白内障视力模糊的他,让人代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主持会议的农业部副部长。他在纸上这样写到,“陈部长,一年不见了,一年里我没有闲着,不断地写信、打电话,跟农民聊天,农民的问题都装在我的脑子,我是15年的老委员,今年是最后一次参加两会了,我与农民打交道50多年,有许多农民朋友的喜与乐希望能带给总理,我恳请总理同意让我能最后一次发言。”

杨志福说,他只是试试看,当时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出乎他的意料,总理竟然同意了。据杨说,总理告诉与会委员们,他看了纸条之后非常感动,觉得应该给他一次发言的机会,并且对他这种精神表示敬意。

“敢问农业发展路在何方”,这是杨志福给自己发言定的题目。预定10分钟的发言,他一激动讲了35分钟。他强调保护日益短缺的耕地和水资源刻不容缓。当他说化工类企业从沿海搬到中西部,从城市迁到农村,将污染带到农村时,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长江、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流淌的不仅是被污染的水,也在流泪啊,我们的母亲和在哭泣!”杨志福说:“这时候,我难以克制地流下了眼泪,一些委员情不自禁地落泪了。温总理也很动情,听得很专注。”

接着,杨志福简要地回顾历史,声情并茂地从30年代的农村高级社说到50年代的人民公社,再从70年代的家庭联产责任制,说到经历无数次政治运动,遭遇多次政策变动的农民,终于实现2000年来不交皇粮国税的梦想。“当总理您在人民大会党宣布,全部取消农业税,当时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农民们奔走相告。农民用自己的智慧,把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取消农业税做了形象的对比。他们说,人民公社是‘交了国家的,全是集体的,根本没有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而取消农业税是‘不交国家的,不留集体的,收获全是自己的’。”话音未落,从吴敬琏等全国政协委员们中传来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杨志福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接着,我把农民托付我带给总理的话,说出来了。”他对总理说,他接触的农民们非常拥护最近几年的政策,但他们也有三个担心,他们期盼党的农业政策持续稳定,怕发生改变,他们希望政府增加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担心被截留挪用贪污,他们期盼党的各项富民政策贯彻到底,担心某些政策被干部曲解。“我希望总理能够打消农民的忧虑,希望政策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美好!”说完这些心理话,杨志福又一次动情地哭了。

与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告诉本报记者:“老杨的发言最打动我,刺痛了我的心,说到农民之忧,说到淡水危机,我也落泪了。”


 

收藏
打印
转发
关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