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永伟:一辈子赶上一次世博(2)
石库门的记忆
在虹口区长大的浦永伟,当然理解这样的情感。浦永伟自己位于虹口区峨眉路的祖屋,前不久刚刚被拆迁。峨眉路是旧时上海的日租界,日本人盖的房子墙面牢固,屋内的木质地板不打蜡也很光亮。动迁拆掉了浦永伟父母居住的痕迹和他自己的成长记忆。
失去记忆的支撑,搬进陌生的环境里,让很多老上海人严重缺乏归属感。浦永伟也明白,这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感同身受让浦永伟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多为居民争取一些利益。在这个片区里,很多人他都熟悉。
浦永伟是苏州籍的上海人。外祖父是上海有名的金融资本家王晓籁。祖父也是上海有名的资本家,父母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
峨眉路71弄4号里本来是浦永伟外祖父的房子,文革前,客堂间、厢房、亭子间、天井里,陆续被有关部门安置了很多户人家进来,直到最后,共有8户人家居住。浦永伟一家八九口人,原先拥有整栋两层楼的房子,最后只能挤在40平米的小间里。
直至2009年,此处房子被拆之前,这里仍是几家人家共用一个厨房,每户人家隔出一个约2平方米的厕所。在厨房里,每户人家的水龙头都用锁锁住。
本来是一户人家的空间,被凭空安置了7户人家,非常不方便。日复一日在“螺丝壳里做道场”,让人们不得不锱铢必较。为了和谐相处下去,互不占便宜成了共识。
“这就是上海人家的真实写照,石库门房子的原生态。”浦永伟说。
这样的石库门建筑,占据了上海民居的3/4以上,至今,仍有许多“老上海”因为历史原因,挤在狭小的空间里。
相关新闻
- 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取消出席上海世博会 2010-06-08
- 日本新首相12日访华 将出席上海世博会 2010-06-07
- 世博“小班” 2010-06-04
- 上海世博会部分国家馆关闭绿色通道 2010-06-04
- 世博会首月成绩单:累计逾800万人次参观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