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经济观察网 - 经观电子刊物 - 博客 - 论坛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我们在华盛顿采访的这些日子里,其实不住在华盛顿,而是搬到挨在它边上的另一个州——维吉尼亚(Virginia),从那里乘地铁到市中心的美国政府机关重地,也就40分钟左右。

华盛顿和周边市镇的公共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和之前在俄亥俄州没有车就寸步难移的状况相比有天壤之别。但是这只是几个主要的美国城市的情况,不发达的公交系统已经使汽车变成了美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我还记得住在俄亥俄州雅典县的丽安。38岁的她,失业已经有大半年了,是个单亲妈妈,和三个孩子住在集装箱改装成的房子里,每个月到福利中心领200多美元的粮食兑换卷。但她说,即使再穷,即使交不上暖气费,也不能把车卖掉。

“接送孩子上学、去福利中心、上市集买菜等,都少不了车。要是没有车,连工作都找不着的。但是油价今年来涨了太多,只能尽量少开车。”她的情况在当地很普遍,所以福利中心也很周到地考虑到并安排了每个月100美元的汽油补贴,给这些拥有汽车的贫困家庭。

去年的一份市场调研显示,美国的汽车拥有率高达近90%。而这也是支持美国汽车业成为制造业领域里最大块头的基础。但是自去年起至今的一连串问题——次贷危机、油价飙升、金融危机、贷款萎缩、利息高涨、消费能力下滑等,已经严重地打击...

   
     

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的事实,激动了上万人的心,陌路人互相祝贺和拥抱,在街头载歌载舞,那一晚的狂欢,令人难忘。

   
     

在马克·佩恩的办公室旅游,是件有趣的事。不是因为他的办公室多么辽阔无边,而是他办公室的墙上挂满故事。

这是个有故事的男人。据说他曾在全球范围内帮助20多位政要参加竞选或争取连任,此外,还给盖茨这种已经聪明绝顶的人做顾问。但佩恩最有趣的故事,还是与克林顿家族的。

曾经在克林顿第二次竞选连任时立下汗马功劳的佩恩,从此成为克林顿家族的长期顾问。据说正是听从了佩恩的建议,克林顿决定对公众坦白他和白宫美眉的艳情,后来得以成功豁免被弹劾。此后,佩恩又帮助克林顿的太太希拉里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成功竞选纽约州参议员。在希拉里的自传《亲历历史》中,也几次提到对佩恩的赞赏。因此,希拉里2008年雄心勃勃的总统竞选之旅,顺理成章由佩恩担任首席竞选顾问。

据说,佩恩私下里希望帮希拉里当上美国第一位女总统,能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可惜。。。希拉里在大好形势下惨败,佩恩也因做错事,添了倒忙,被希拉里半路炒了鱿鱼。希拉里姐姐没成为佩恩最后的杰作,反而成为他竞选顾问生涯唯一的败笔。

...
   
     

“ 俐,

我即将要前往格兰特公园向聚集在那里的群众发表演讲,但是在到那里之前,我想先给你写封信。

我们刚刚成功地创造了历史…..在这个竞选的过程中,你每一天都在书写着历史;你每天挨家挨户地敲门拜访、奉献捐款、告诉你的家人、朋友和邻居们为什么你相信是时候迎来变革…..我要对你说,现在发生的一切,是因为有你。

谢谢,

巴拉克 (奥巴马) ”

当我还挤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20万人海中,聆听奥巴马发表成功竞选美国总统一职的演讲时,以上那封看似非常私密的信,已经悄悄地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

同样的这封信,同时被发送给上百万的人;唯一不同的是,每一封信都很“个人化”和亲切地称呼着收信者的名字。

凡是在奥巴马的官方竞选网站登记过的网民都能收到这封信。在竞选期间,这种“我很重视你”的邮件,陆续有来,有时签署者是...

   
     

丈夫奥巴马一身黑色西装、搭配红色领带;妻子米歇尔一身红色裙装,搭配黑色套衫;大女儿玛利亚一身红裙;小女儿莎拉一身黑裙。——11月4日晚11时,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闪亮登场的美国新“第一家庭”,将成为白宫20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黑主人。美国人在这一天用响亮地声音说:他们不要老人、也不要女人成为白宫的新主人。 

小马(喜欢他的人可以叫他“小马哥”,不喜欢他的人可以叫他“小马仔”)无疑是今年这场白宫争夺战最大的亮点和最后的赢家。但在这出年度全球最热美剧中完美出演的,还有一位杰出的老人和两位强大的女人。莫以成败论英雄,“美国大兵”老麦、“经验女士”希拉里、“芭比娃娃”佩林,都在这场注定被浓墨重彩地写入历史的选战中,刻下了自己的印迹。今天我想说说这三位与白宫近在咫尺、却止步门外的惜败者。 

希拉里:输了梦想,赢得荣光

希拉里惨败给小黑马,至今被所有政治观察家列为这场大选所有意外事件之首。英国《经济学人》总编在2007年底的特刊中说,2008年只有两件大事:美国总统大选和北京奥运会。他同时预测:希拉里将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中国将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之首。现在来看,他猜对了中...

   
     

“The president is black!”一个黑人女郎,甜丝丝地对一位正在站岗的黑人警察说。

她刚从奥巴马的竞选胜利集会走出来,嘴一直笑得合拢不起来,遇到陌路的同族人时,忍不住要分享她的喜悦。

当时是11月5日凌晨,一波波的人群在芝加哥市中心的街头游荡着,一批批的警察散落在各个路口维持秩序。

片刻前,这些把整条主道都堵上了的人潮,在格兰特公园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美国迎来了第一位黑人总统;而他们都在现场亲耳听到了奥巴马的竞选胜利演讲。情绪还处于亢奋状态的一些支持者,在散会后,走上了街头欢庆。

有的人已经把胜利穿在身上——印有Yes We Did(我们做到了)或I was there when change happened in Grant Park on Nov 4, 2008 (当改变于11月4日降临在格兰特公园时,我在现场)等字眼的T-shirt处处可见。

街头表演也是支持者传达喜悦的另一方式,他们把奥巴马的事迹、竞选宣言等,即兴地编进了嬉哈歌曲里,边唱边跳,引来群众的掌声和喝彩。

其中有一个临时组合起来的“乐队”——黑白人参半。他们六七个人轮流地说唱着,从诉说改变的降临、...

   
     

地点:俄亥俄州 , Columbus和Chillicothe

共和党:17岁的她是俩个孩子的妈妈

为了有时间打工养育儿女、打理家务和照料孩子,她和比她小一岁的丈夫都选择了home schooling(美国教育部应许高中生在家自修考取文凭)。

但是生活再忙碌,她还是每周抽空数小时当自愿者,替共和党的竞选人拉票。

“我才十七岁,还不能投票,但是我非常想为萨拉.佩林做点什么。”哈莉说。

能碰上哈莉也是起源于共和党副总统竞选人佩林。后者的巡回竞选演讲来到哈莉家乡附近的一个小城镇——Chillicothe。哈莉于是拉了丈夫、抱着个把月大的女儿、拖上65岁的奶奶,开了数十公里路的车,提前三个小时抵达集会现场的露天广场。

我在散会时见到她,她没有表现出那种少女终...

   
     

10岁的小女孩今天没有上学和母亲、祖母一早来排队参加晚上奥巴马的集会,她们说今天是历史性的时刻不能错过


奥巴马支持者沿着通往格兰特公园的路排起长队


除了和男友穿着奥巴马头像的T恤衫,这位女孩的耳环也是奥巴马的竞选LOGO
[详细]

   
     

2008年总统大选11月4日的终极之夜,会否最终属于奥巴马还有待今晚夜半时分揭晓,但11月4日整个白天的芝加哥无疑属于奥巴马。作为奥巴马多年来生活和工作的城市,芝加哥在今天被从全美各地涌来的奥巴马支持者,和全球各国赶来的记者彻底变成了“奥巴马节”。 

一早出门问路如何去格兰特公园,指路的女士先反问我们:“是去奥巴马那儿吧?”今晚,奥巴马将在格兰特公园与支持者与媒体共度“选举之夜”,等待这场漫长竞争的终选结果。 

待我们下了巴士,一路往格兰特公园方向步行,迎面就全是“奥巴马节”的气氛了。身穿印有奥巴马头像或竞选LOGO、带着奥巴马胸章的行人,以及许多跟我们一样挂着媒体胸牌的记者,不时和我们擦肩而过。格兰特公园的许多入口已被警察戒严,在仅剩的入口,人群已沿着街道排起长队。这时还不到中午。 

在今天一整天的投票过程中,两位候选人票数超过270票的即获胜。但按照全美不同州之前不同的投票截止时间,最晚的阿拉斯加州要到今夜12点之后才停止投票,而拥有最多票数的几个西岸州,比如加州等,大都到今晚11点才截止投票,开始统计票数。因此,票选结果何时揭晓无法确定。奥巴马的竞选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最早最早,奥巴马会在今晚...

   
     

定期上教堂、经常做公益、按时去投票,就是美国好公民! 

希拉里的前首席竞选顾问佩恩(Mark Penn)在他一本描述美国社会新趋势的书《小趋势》中,如此概括公共价值观定义的美国好公民。如果以此为标准,2008年11月4日大概是美国拥有标准好公民最多的一天。现在是芝加哥时间下午5点不到,从全美各地竞选委员会传出的官方数据已经显示,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而现在距离很多州的投票截止时间,还有好几个小时。 

我们在芝加哥下榻的小旅馆的一层大厅,就是这个区的一个投票点。今晨不到11点时,投票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截止当时的投票率确实明显高于往年。这个投票点在今早6时开投。但今天是个工作日,他们预计到下午下班后他们会迎来个投票高峰。 

这是这场大选创下的又一个历史记录。这场大选已经创下无数历史——希拉里是第一位竞选总统的前第一夫人、奥巴马是第一位成为总统候选人的黑人、这次大选是88年来第一次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谋求连任的大选;而新的历史即将在今晚写就——美国要么将拥有第一位黑人总统,要么将拥有有史以来最年老的一位总统麦凯恩,与第一位女性副总统佩林。 

虽然现在的...

   
     

即使是在共和党的竞选集会上,会场外的声音是多元化的。除了支持者的踊跃参与、也有政治立场对立的人群在场外搅局、还有带着各种目的和诉求的人们乘机博取注意力。场外的热闹一点都不亚于场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环保主义者在麦凯恩的集会外打出条幅,他们宣称自己的诉求是非党派的,两人早上也去了希拉里为奥巴马拉票的集会


2,两个分别带着布什和麦凯恩面具的人在麦凯恩竞选集会外打出"布什麦凯恩一个样"的标语


3,两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在竞选集会外打出反伊战、发...

   
     

从大雨的纽约飞行两个小时落地温暖的俄亥俄,于夜半时分下榻偏远的哥伦布郊外,在每个阳光耀眼的白天百里奔驰去追逐一场场竞选集会,在每个黄昏兜兜转转在昏暗无人的街道找不到归路…… 

在俄亥俄的几日,我常恍惚脚下这片土地就算不是另一个星球,也是繁荣富强拥挤嘈杂的美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即便近在咫尺看着“美国大兵”麦凯恩和“芭比娃娃”佩林在一片红海中振臂高呼,我也不愿将这片晴朗开阔的宁静之地,与喧闹浮夸的白宫争夺战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当我亲眼见证奥巴马如何将这座寂静小城点燃成一片热土。 

也许因为自3月至今,我已亲身到场参加过两党四位明星候选人的竞选集会——3月德州时,希拉里和奥巴马为民主党党内初选而惨烈厮杀;近日俄亥俄,麦凯恩和佩林为始终落后的共和党最后一搏——让我对场面浩大热闹、内容空洞重复的竞选集会十分麻木,宁可闲晃在一些清净的街道,遇到些奇怪的人,听到些有趣的故事。 

所以在今晨出发去小马的竞选集会之前,我一路呵欠连天、兴趣缺缺,想象又要在露天拥挤的人群中长站两三个小时,不过等到奥巴马在喊声震天的人群中用短短20分钟再重复一遍他已重复千遍的话。 

但当我们的车子远没到达竞选...

   
     

在俄亥俄的几日我们始终找不着北,每天迷路,明明看准了路标问好了路,却总是莫名其妙地一路走出地图,走到不知何去何从的岔路。 

今天又遭遇相同的一幕。我们掉头,按照汽油站便利店店员的指点,沿着33号大道一路向南,怎么也找不到高速路的入口,却意外地经过一间设在哥伦布的奥巴马竞选办公室——一户十分别致的二层小楼。 

推门而入,木地板、白墙的屋内格局十分温馨。奥巴马的相片、标语、大选倒计时的日历挂满墙壁,宣传单和宣传品摆满房间,屋子却并不觉凌乱。几位体态十分丰盈的黑人妇女在屋内忙碌,有的一直在讲电话,有的埋头在桌上写东西,有的正端着盘子吃东西,任我们两个陌生的闯入者拍照、摄像、东张西望。 

好一会儿才有人过来搭理我们,知道我们是远自中国来的记者,不介意我们不是选民,依然热烈地接受我们的访问。 

当我询问时才知道,他们都是自发帮助奥巴马竞选的志愿者,并不是奥巴马竞选班子的官方成员。奥巴马本人也从来没有来过这间温馨热烈、为他每日奔波拉票的小屋。他们也只能像其他所有支持者一样,起早、排长队、拥挤在人群中、站在遥远处参加奥巴马的竞选集会。他们甚至不如我们这些对奥巴马竞选毫无贡献的外国记者,可以...

   
     

坐落在郊外的Glouster小镇,只有一条大约800米长的主街道,路的两旁都是两三层楼高的商店——银行、酒店、餐厅、百货等,看上去应有尽有。

“为什么都没开门呢?今天不是星期天啊?难道在美国,万圣节也是公共假期吗?”我一边透过车窗拍摄着俄亥俄州的郊区景色,一边采访正在开车的杰克,他是雅典县的就业和家庭服务局局长。

“关门大吉了。附近居民没钱消费了,没有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杰克把车子往路侧靠拢,然后停下。我这才把视线从录像机的小小显示屏幕上移开,抬头把车窗外的街景看个真实。

挂着“First National Bank”(国家第一银行)招牌的双层店铺,连门窗都被拆掉了。墙上写着Hotel(酒店)的一栋楼,彩漆掉落得斑斑驳驳,大门前坐着一个无所事事、目光呆滞的中年男人。有好几家店面的橱窗内还带有摆设,但是玻璃窗的灰尘太厚了,看不清楚。

当我拿着摄像机下车,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记录这个街景时,一个迎面走过来的小男孩,劈头就问了我一句:“你是记者吗?”没等我回答又走开了。

后来杰克解释说:“这个地方不会有游客,没有人会驻足在这个落寞的小镇拍照留念,除了记者。”

俄亥俄州位于美国的中西部,上个世...

   
     

多年来,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社区处于美国政治的边缘。但是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却迎来了当地华裔动员募捐和参与助选工作。从起初他们把数十万块的筹码押在希拉里身上,直到这个投资打水漂后,又把目标转移到奖马侃身上。

请点击播放

   
     

不知道是纽约舍不得林俐,还是黄历上写着林俐今日不宜出行,总之她先是一大早被地铁挡在外面错过了招行纽约分行行长的采访,后是在机场被告知她不能办登记手续,最后又被安检挡住让她从另一头的遥远处进入。待我早已在候机厅等得百无聊赖,打开电脑敲这篇文字时,林俐才从遥远处走来。 

这是林俐在纽约的第4天,我在纽约的第10天,我们此行在纽约的最后一天。 

仅仅4天就让林俐对纽约怨声载道:地铁又破又旧且指示不清,不如北京地铁;提供无线网络的咖啡馆太少,不如三里屯。除了唐人街吃住便宜之外,纽约简直一无是处。 

我也在昨天经历了来美国后情绪最低落的一天。唐人街的廉价旅馆,房间无限逼仄,再加上两个大活人和一捆子行李,让这3、4平米的空间再无缝隙,空气几乎停滞,让我彻夜呼吸困难辗转不眠,一早起来像经历了一段漫长跋涉般精疲力竭,一整天都呵欠连天地想念北京想念男友,想要尽快结束这趟旅程。 

今晨起来又是个寒冷的阴霾天。天还蒙蒙亮时,我已经在阴暗的麦迪逊大道上来回晃悠了好几圈。还没找到招行所在的535号大楼,先看到了FT硕大的橙黄色LOGO。等我终于坐在方辉行长崭新的办公室时,天空开始飘起雨来,窗外不时有闪...

   
     

“呃,不可避免,全球将进入一次经济衰退,但中国除外。”当斯蒂格利茨放下手中的餐盘开口谈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时,这是他吐出的第一句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斯蒂格利茨教授,对这场金融危机的病因诊断和前景预测,其实并没有很多独特观点。和很多人一样,他将这场危机归罪于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当年的超低利率,以及小布什政府对金融业的放松管制。但是,不像很多经济学家和公众对美国政府尤其是财长保尔森的救市举措给予理解和支持,斯蒂格利茨对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的作为大加批判,尖锐与刻薄程度少人能及。 

上周,斯蒂格利茨先生在其纽约的家中及执教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两次接受本网采访,就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现状前景表达了他的意见。相比很多乐观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斯蒂格利茨悲观地预言,“一切才刚刚开始,更坏的还在后面”。 

金融危机“四罪人”

经济观察网:你并不像很多人那样认为保尔森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

斯蒂格利茨:不。保尔森做了非常坏的事。他让我想起当年IMF在亚洲金融...

   
     

“我们帮助你省钱,为了更好的生活。”美国每日平价连锁商店沃尔玛的电视广告标语,频繁地穿插在节目之间。

在经济不景的阴影下,这句标语是否更能打动人心?缩紧腰包过活,却又想保持一定生活品质的心态,我在抵达纽约的第二天就略有领悟了。

我和提前了数天抵达的程明霞会合后,就为了张罗价廉物美的住宿,折腾了老半天。

“今天的房价,未含税前,是199美元、明天是249美元、大后天是289美元。”随着周末的来临,这家位于纽约商业黄金地段、时代广场边上的酒店,价格犹如大盘经历牛市般地往上狂飚,而我们则因为这个高门槛,决定——撤!

明霞拖着大行李箱、我扛着大背包和摄影器材,步伐稳健地穿过繁华的街道,和在纽约地标前留影的人们擦肩而过、把高楼大厦甩在身后。

二十来分钟后,我们气喘吁吁地站在一家干洗店门前,有熟人介绍说这栋四层高的楼房里,有家没挂牌的经济型青年旅社。

老板娘是位年轻干练、乐于助人的中国人。但是小而精致的旅舍里,因为可以通过网上预订,早就人满为患。现在就只剩下四人大通铺里的一张单人床位,65美元一天。我们要是乐意挤一挤,她愿意破例让两人共享一张小床。

“我也很意外,旅社的生意,和去...

   
     

2008年10月23日的华尔街看起来没什么特殊也不怎么起眼。高耸的大楼毫无缝隙地并肩而立,让这条象征全球金融中心的街道十分逼仄且终年缺乏日照,在深秋的清晨更显阴沉冰凉。 

区区7层高的华尔街11号大楼在这条街道上既古老又低调。人群从天蒙蒙亮就开始有秩序地忙碌,准备着早上9点的正式开张,就像过去200年一样。 

匆忙投入新一天的人们也许没有时间回忆七十九年前的这个时刻,那场最近总被人挂在嘴边的“大萧条”,就是从这里开始上演的。1929年10月24日发生在华尔街11号的那一幕,在现代经济史上写下了黑色的一笔。七十九年后,2008年,又一个黑色10月,会不会写下更浓重惨烈的一页? 

如果说华尔街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引擎,那么产自华尔街11号——纽约证券市场交易所(以下简称纽交所)的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就好比是个“黑匣子”,完整记录了这条街道如何自二战后崛起,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逐渐扩张成一个支撑美国经济、影响全球市场的金融帝国,又如何在最近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摇摇欲坠,危如累卵。 

自1929年10月那个“黑色星期四”跌破250点开始,道指用了五十四年时间才突破1千点(1983年1月...

   
     

正午,麦迪逊大街,麦当劳。正当我一边大嚼汉堡一边看窗外秋风冷雨、人群匆忙的纽约街头时,坐在我对面一向寡言、眉头常锁的菲律宾记者诺曼(Norman)突然问我:“坐在这里,明霞,你感觉得到金融危机么?”

“哦,我只感觉很饿,”嘴巴被占着还没腾出来,我含糊地对他说,“吃饭时思考对肠胃不好。”但看他十分严肃,我使劲咽下食物,转了转被垃圾食品塞的有些短路的大脑对他说:“我想,也许因为这是纽约吧,诺曼,而且我们在曼哈顿,这是富人区,他们有钱,纽约的房价也没怎么跌,所以坐在这里你感觉不到金融危机。”

“可是,金融危机不正是纽约造成的么?从纽约开始的!”诺曼的语气有点激动起来。

确实,风暴中心的人不一定最受伤,被风暴裹挟的人也未必全都愁眉苦脸。永远有人在别人悲伤时欢笑,在别人酒醉时清醒。这次华尔街风暴也不例外,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微笑的大有人在。

风暴中的微笑者大约有两类:一类是逆境中越发斗志昂扬、越挫越勇的坚强者,另一类则是因为别人倒霉他获益而偷着乐的人。后者听起来是将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似乎不够厚道,但他们中不乏各行业声名显赫的佼佼者,比如沃尔玛、麦当劳、彭博新闻社。

据说沃尔玛总在美国经济的低迷期赚的盆...

   
     

从时代广场喧闹拥挤的街头钻入地铁穿越半个纽约走出地面时,眼前的场景已彻底切换。位于哈德逊河边的这一片高级住宅视野开阔,环境清雅。斯蒂格利茨的家就在沿河一条斜坡上的第一栋楼内。

西装革履、如欧洲老绅士般优雅严肃的门卫老头领我们进入电梯,按下12层,并嘱咐我们进屋前要脱鞋。电梯门合十并开始上升时,看到电梯间里大大的“禁止吸烟”的警示牌,同行的来自坦桑尼亚的记者穆巴尼(Mbani)说:“不许抽烟,不许穿鞋,还会有更多规矩么?我希望不要不许我们穿裤子。”大家被逗乐了,开始七嘴八舌的开玩笑,我说,“希望不要不许拍照。”巴基斯坦记者(Irfan)说,“希望不要不许吃东西。”

我们一行1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是受斯蒂格利茨夫妇之邀来他们家吃晚餐的。斯蒂格利茨的太太安雅(Anya)之前也做过多年财经记者,现在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主持着多项全球记者培训和交流项目。去年3月,我也曾被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参加安雅组织的一场主题为“如何报道全球化”的论坛。当时她给我的名片印着的名字还是安雅·施伏琳(Anya Schiffrin),今年在给我们的邮件中已经冠夫姓,改叫安雅·斯蒂格利茨(Anya Stiglitz)了。

现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商...

   
     

一个月多前的那个中秋节夜晚我放了同学鸽子,赶回家做雷曼兄弟破产的相关报道。同学当晚很不爽:“米国金融市场地震,你操什么心啊?中国股市绿成这样,怎么没见你对同胞股民们这么关心?!”我一时语塞,气急败坏地骂他:“一边去!忙着呢。”

第二天早上,同学换了温柔体谅的声音跟我说:“看来你昨晚是真的忙哦,米国的事好像挺严重。”

一个月过去,不仅我这位自己经营企业的同学懂得了那个中秋夜晚带来的巨变,连北京菜市场的大妈都关注着大洋彼岸的最新动态。据我的同事小段说,他在超市听到旁边聊天的大妈说:“那个雷曼兄弟。。。。”(应该没有那么巧吧,这位大妈刚好有亲戚姓雷叫曼,还有兄弟。)

大洋彼岸那边,一位比大妈还年迈的美国老头正高喊着:美国第一!他相信强大的美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危险和威胁之中,只有以他当年在越战中的神勇和尊严才能保护美国的继续强大和美国人民不受伤害。但他皮肤黝黑的年轻对手却对老人家誓死捍卫的一切深恶痛绝,他觉得如今的美国政坛臭气熏天,美国人曾经的光荣和梦想都已不知去向,美国需要改变,需要重造。

没想到这改变和重造是从美国最引以为豪的华尔街开始。——这一定不是这位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候选人口口声声高喊的“改变”。美国金融帝国的象...

 
程明霞,1981年生人,200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同年进入《经济观察报》,历任公司部、宏观经济部、要闻部记者,要闻部资深记者、资深编辑。现任《经济观察报》要闻部高级编辑。
林俐,马来西亚华裔,毕业于大众传播系,现任经济观察报高级英文编辑兼国际新闻报道。曾实地采访其他亚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包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大选。热衷于背包旅游,曾辞退工作用两年多时间周游欧亚大陆,近距离接触各国文化和时事动态。
· 没啥不能没车
· 那一夜的狂欢
· 马克·佩恩:有故事的人
· 步兵的骄傲
· 不要老人,不要女人
· 总统是黑人
· 没有投票权的支持者
· 美国大选图片报道2
· 芝加哥的“奥巴马节”
· 投票才是好公民
· 场内拉票、场外对弈
· 美国大选图片报道
· 投票才是硬道理!
· 迷途中的小屋
· 没有糖果的万圣节
· 从希拉里到奖马侃
· 雨中别纽约
· 斯蒂格利茨:我不为中国担心
· 寻房记
· 华尔街没有眼泪
· 谁在风暴中微笑
· 在斯蒂格利茨家用晚餐
· 读者第一!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