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调查性报道现在依然需要
谢良兵
2011-04-14 17:05
订阅

谢良兵/文 作为当年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王小石事发,究竟是个人事件,还是制度缺陷?这样的调查性报道对于信息渠道众多、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发达的今日,意义又何在?记者采访了当年报道此事件的记者之一、现为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的郭宏超。

经济观察报:作为独家报道,当时这个新闻是怎么发现的?

郭宏超:当时是王胜忠(该报道作者之一,时为经济观察报财经部主任、现为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首先得知证监会股票发行系统有人被逮捕了,由于那个时候要求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他判断此时有人被抓有着极为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我们当时就作为重点新闻进行采访。其实王小石职位不高,在他之前证监会也有更高职位的官员出过事。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主要是处在那样一个历史阶段,长期发审制度(当时是审批制度)的不合理,积累了很多对于证监会这个监管体制的不满。审批制当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虽然王小石只是个副处长,但这个事情发生在发审体系就备受瞩目了。

经济观察报:当时这篇首发报道以及后续媒体的追踪,对这个制度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郭宏超:这个稿子当时的时间点比较好,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初人们已经对发审制度有很大的意见了。最大的诟病就是公司发行股票的审批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寻租现象。当时不少公司的上市发行费用高达三五千万元,这其中只有一两千万元是给券商等中介机构的正常费用,而大多数则是不明不白的“公关”费用。这对于想上市的企业来说,已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王小石事件“是对这种寻租行为的第一次正面揭示”。

能够产生寻租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整个发行审批过程不透明不公开,例如上市材料被退回后,不会告诉企业“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改正”。那企业为了准确补充材料,要去找关系看初审报告的结果,其中不排除金钱交易。有的企业没有过会也不被告知原因,那么只能在上市之前想办法贿赂发审委员和证监会官员。王小石事发,大家等于是揭开了这个盖子。

经济观察报:当时这篇报道采访起来艰难吗?

郭宏超:就是了解事实真相的过程比较艰难。第一篇稿子出来,是一点点的信息拼接起来的,当时几乎所有的关系都用到了,虽然知道这个稿子重要,事实上,我们还是没想到这个稿子出来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当时最想知道的就是王小石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出的问题,有两位投行界的朋友告诉我们可能是跟民营企业凤竹纺织的上市有关,后来的第二篇报道就主要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

经济观察报:作为周报,第一篇报道出来之后,已经有很多媒体开始跟进,但第二篇报道要出来得等一周之后了,你们怎么去继续当初独家这个优势?

郭宏超:作为周报,当时我们在时间上是不占优势的,但是虽然有日报和互联网全力追踪,我们依然在第二篇报道里呈现了整个王小石事件更为全面和真实的报道。

我们在王小石事件报道中还率先引发了对另一个行业的深刻反思,那就是财经公关公司。当时,财经公关公司已经成为发审制度中寻租环节上的重要中间人。王小石事件之后,媒体也大量揭露了财经公关公司的寻租帮手行为。财经公关公司也进行了行业范围内的洗牌。直到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更注重投资者关系,财经公关公司才得以重生。

经济观察报:在今天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像王小石案这样的调查性报道路线,我们还需要坚持吗?

郭宏超:调查性报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很奇怪,信息爆炸的时代,竟然没什么人愿意做调查性报道了。王小石案的报道,放到现在,即使信息那么爆炸,如果没有艰难的调查也很难去完全暴露和呈现出来。就像我们最近做的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报道,也有很多人去报道,但我们的报道依然能引起反响,说明调查有力度。

现在是好的新闻太少了,更深入的东西太少了。过去很多非常好的调查报道,放到今天信息充斥的时候,也绝对是凤毛麟角,因为里面有深入的思考和深度的观察,更有对事实真相深入的呈现。一个好记者,首先得是一个调查记者。但很多记者不掌握这门功课,不懂得如何去调查,怎么能做出更深度的报道呢。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