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5-25
经济观察网
订阅

经济观察报-上投摩根之经济月度观察之四

文钊:各位朋友大家好!这里经济观察报和上投摩根所联合推出的经济月度观察第四次,这次题目是信贷政策有风向。最近可能大家都比较关注整个宏观的形势,尤其比较关心的是信贷政策在未来一个时期,甚至会有一些变化,从一季度到四五月情况来看,目前信贷总量已经突破5万亿,虽然说四五月份呈现比较平稳的下降趋势,但未来几个月会怎样,目前大家还不太清楚。但是在天量信贷投放之后,实体经济收回多少,如果很多信贷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未来是否会引起资产泡沫或通货膨胀,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且很难讲有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今天结合这些问题,邀请业内权威的专家学者做共同的讨论。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参加今天讨论的专家,他们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部委员会副主任焦瑾璞先生,中国建设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先生,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级中心主任刘玉辉先生,房思海先生,还有一位是中央财经大学的郭田勇先生。

我们今天的议题是这样的,首先请几位嘉宾做一个演讲,然后接下来和在座的各位朋友进行交流互动。首先有请焦瑾璞先生演讲。

 

焦瑾璞: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给我这个机会,我谈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对当前信贷增长的一些看法。第二个观点,关于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建设。第三个观点是关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每个观点用五分钟讲完。

第一个观点,关于信贷。大家知道今年1到4月份贷款增加接近5万2千亿,在这个数字下具体情况是什么,这个大家比较关心。刚才在会议之前,我和文总编谈了,有一堆报表,主要表现在我们中长期贷款增加很多。在中长期贷款里面主要表现在其他中长期贷款增加太多。一般来讲,中长期贷款包括基础建设贷款、技术贷款、其他中长期贷款,从一个全科目来看,今年1到4月份,其他类中长期贷款增加1.2万亿,而去年1到4月份只有5千亿。如果按部门分类,也就是说非金融类公司和其他部门的贷款里面,中长期贷款是20500亿左右,而去年同期只有8500亿,也就是说,今年1到4月份与去年同期比,有1.3万亿。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在政策性银行里面,在中长期贷款里面所有的贷款增加是接近了2500亿,去年同期是1500亿,增加了1000,基本表现在其他中长期贷款。从21家主要的商业银行来看,主要表现在中长期贷款。去年中长期贷款增加总数约1万亿,而去年1到4月份只有4千亿。那么其他一些数据都解释清楚了,而这方面解释不清楚。

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这个数字,刚刚的情况表现,一是货币供应量,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贷款增加一般应该表现为M1提高,实际情况是M2增长46%,M1只增长17.48%,主要增长在于M2减去M1。令人不解的是在其他存款里面定期存款增加的幅度高达35.15%,其他存款增加28.99%,储蓄存款接近30%,这是正常的。从整个货币运作的角度来看,发现这些资金真的没有进入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在M2里面没表现M1。这是货币供应量的表现。另外从中央银行监测来看,从基础货币来看,1到4月份中央基础货币同比减少大约5千亿。与此同时,一些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都在减少,减少证明它们更多运用到贷款里面,但是可以看到,金融机构不缺钱,这是面上的情况。

但这里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我要跟大家谈的,至少反映出三点,我们要引起关注。第一个关注,在天量信贷增量之后,后续有效信贷需求不容乐观。从细节来看,发现贷款除了季节性原因以外,贷款在月末、季末冲高的现象尤为突出,贷款波动性大。这样不排除一些信贷投放中存在虚增的情况。这里有一个典型调查,目前存在银行大量授信拨付于大企业、好企业的情况。二,企业实际提款率一般低于30%。说明真正有效信贷需求并不乐观。

第二个关注,放贷过于集中,放大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资产投降高度集中于大企业和大项目,票据转贴项规模迅速扩大,增加了信贷总量的波动性,这样不利于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的。当然由于总量的增加小企业信贷也受惠了,但受惠并不足。

第三个,贷款低价营销趋势有所加剧,银行定价能力下降。近期大家都在抢市场份额,可以看到今年中资商业银行实际贷款利率下浮比例占一半以上,一半以上都采取下浮。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一步可能会进一步积压银行贷款溢价空间。为什么要说这个?感觉到可能对于银行下一步稳健经营、风险防范也会产生一些影响。这是第一个观点,信贷的基本情况和我认为应该引起注意的三个问题。

第二个观点,关于多层次货币市场。时间关系,不可能谈很多。从这次贷款里可以看到,贷款主要集中于大项目、大企业,而真正的中小企业受惠较少。也就是说,现在大家进一步推起中小企业信贷比较困难。我们现在从制度上进行探讨,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信贷市场。一般来讲,从金融供给的角度,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有大企业需求、有中企业需求、有小企业需求,还有居民个人需求,金融供给方面应该有对大企业服务的信贷市场,应该有对个体服务的信贷市场。在国外这些市场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有大商业银行服务的领域,有社区银行服务的领域,还包括有个人消费要服务的领域。还有放债人条例和民间融资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监管部门在这方面也充分认识到建立多层次信贷市场的重要性。最近银监会又推出了消费性金融公司,这是一个好事,但是我认为目前由于我们金融结构和金融体系,特别是大银行太大,小银行太少,小银行实力不足,或者是说我们都是正规的金融机构,一进来都是全牌照的商业银行,基本我们信贷供给是不充分的,我们市场结构是有缺陷的,反映在市场,我们没有构造成一个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或者多层次的信贷市场。如果从制度上来解决,我刚才谈到第一个问题,天量信贷的问题到底有多少真正进入到中小企业,到底有多少真正进入了实体经济,那是要打折扣的。这是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这是我最近在认真琢磨和研究的,就是关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所有金融体系和经济结构都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调整,我们可以看到,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金融实力增加了很多,但是为什么大家对金融服务又微辞很多,提了很多看法。就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在关注金融效率的同时,我们没有关注金融的公平。所谓普惠金融也就是说,在金融成为现代经济核心这样的前提下,金融服务就是不需要贷款,但是你需要汇兑,你需要存款,我们各种各样的银行卡,这种金融服务已经离开不了我们生活的情况下,那现代金融服务从需求方来讲,我们个人,我们只要一出生,我们都要求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提供的便利和方便的权利。这也就是说,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一句话,所有人都有获得公平的权利。金融公司应该创造条件,提供丰富的产品来增加市场上的供应。你有义务让大家享受美好的或者现代的金融服务。那么供给需求中间是有缺口的,在政府方面,就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规章制度的支持,使供求有效结合起来。结合我刚才谈的信贷,加上多层次信贷市场,谈到互惠金融体系,更多关注银行的商业化,而对于构成一个国家金融基础的微型金融——中小金融机构,以及一些个人放贷,包括小额信贷这样的基础,我们是欠缺的,我们在注重了银行往上收和走商业化,通俗来讲,更多嫌贫爱富,但是没有关注促贫变富,未来在完善微型金融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使我们在这个国土上的每一个国民都能享受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好处,使我们大家都能够分享现代经济和现代金融带来的成果,这是未来的一个愿景。

谢谢大家。

 

邀请嘉宾:焦瑾璞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论坛现场

文钊:非常感谢焦瑾璞先生的演讲。下面请中国建设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先生演讲,时间15分钟。

邀请嘉宾:赵庆明
建设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经理

赵庆明: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的邀请,很荣幸出席这次活动。我演讲的题目就是天量信贷剖析和全年信贷额的预测,我说得更微观一点。

首先天量信贷,一季度出来4.58亿元,大家首先很惊奇、很惊讶,也有些质疑,有些中小企业说我并没有看到钱,那么多钱去哪里了。紧接着,有人说全年信贷额有可能达到8万亿,甚至有人说10万亿都打不住,一季度就放了4.58万亿,乘上四个季度就是十几万亿,会不会这样增长下去呢?我们从4月份已经看出来了。

我分三段来讲,第一段是有合理性的,一季度4.58亿元来说,大概有1万亿是冲高上去的,就是在3月末最后几天,几乎所有金融机构放了1万多亿。其实这1万多亿,放了贷款,又立马形成存款,变相推高了M1、M2。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最后几天能够冲这么高?为什么要冲量?从国有银行自身业绩考核来说,现在几大国有银行都是按照月末考核或者季末考核,月末考核非常重要,季末考核更重要了,这是激励造成的。

这里有一个数据,是今天早上从网上看到的,工商银行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6745亿元,3月份发了3095亿元,接近一半。我看到一些数据,最后几天占的比重也是非常高的,这是国有银行。是不是股份制银行也存在这个现象?一般来说股份制银行采用的日均余额考核。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是上市公司。这里有一组数据,3月份贷款是去年同期的10倍,而今年前三个月股份制银行发的贷款发了11707.61亿,去年全年才发了1.14万亿。股份制银行如果不披露季报的话,也没有冲高的动力。第三点,你一旦发了贷款,就需要提准备金,普通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为了以后的呆帐做损失准备的。有人说我们国家存在早贷款早收获,这也是一个动力,这三点决定了我要拼命发放贷款。

还有一点是微观的,为什么银行能够在最后几天把量冲上去,没做过银行可能不太了解,为什么贷款那么方便呢?我作为一个消费信贷,花了很长时间才贷下来,为什么银行在两天内就能够完成呢?因为对大企业实行综合授信,这个额度非常大的。一般银行小于这个综合授信。综合授信像一个蓄水池一样,需要的时候就往里放或者往外排。这是冲量的原因。

有一部分是表外转表内,这体现在我们看到银行发的贷款增加了很多,但是企业的存款并没有相应增上去。借款人这种行为发生了,但是发放的贷款直接给了原来的贷款方,表外转表内主要是07年下半年以来实行的信贷规模管制,当时一些银行帮助一些大客户通过发行信托计划和证券化的方式来进行融资。这块金融我去年6、7月份的时候和信托业协会一个专家交流,他说一年内已经发了1万多亿信托计划。我们必须注意,去年一季度和前年末,就是07年末和08年初,是大面积发行信托计划的时间,一年期限的更多一些,因此今年到一季度有一个替换,因为银行贷款更宽松了,还有信贷资金的成本比信托计划成本低很多,存在这么一部分的转化。这部分资金在今年一季度大约是5千亿左右,这是我个人的猜测。这一块还会持续,去年信贷规模放开是8月份以后或者10月份以后的事。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我们看到巨额天量后面,我们要看到GDP的变化。08年信贷基础是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25万亿,去年已经达到30万亿,GDP名义增长率是20%,信贷需求也应该相应增加,这是对于天量信贷,你刨去虚增,刨去替换,要考虑经济规模增加对信贷的需求,这样来看4.58万亿一季度信贷增长应该是相对合理的。

第二点,我想谈一下全年信贷额的预测。这个大家比较关心,前一段时间尽管出了一篇文章说6万亿,别的报纸有的说8万亿,我前段时间和一个做证券分析师的同学吃饭,说8万亿谁说的?我说的。6万亿谁说的?我说我说的。我用了一个方法,我把融资量、贷款、GDP的关系做了一个分析。03年到08年融资量占GDP平均比重是19.82%。融资量包括贷款、包括债券发行、包括股票融资、包括国债等等,最高的一年是03年,当年融资量占当年GDP是25.8%。03年有非典,后来有一些放松,03年实际经济增长比当时预期要高。贷款比重03年是22%,03年到08年平均值是16.28%。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08年中国经济总量是30万亿,如果在现在来看经济增长,政府目标是8%,还要考虑到GDP平均指数,这样咱们可以看到09年GDP是在33万亿到35万亿,35万亿是上限,有可能低于33万亿,考虑到物价的走势。过去几年贷款占GDP平均比重来算,新增贷款规模5.34到5.7万亿,当然按照今年的情况,贷款可能多一点,因为有一些替换,这样就按照高值来算,就是6.36到6.94万亿这么一个规模。如果再高一点,按照03年情况来算,就是22%,银行贷款占GDP22%,如果按照3.5万亿来算只有7.7万亿就足够了。所谓8万亿、10万亿,甚至十几万亿,可能不太靠谱。这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分析。

另一个是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信贷增长实际各家银行去年已经算了年末计划, 我和信贷审批人员、支行行长交流,感觉09年不降,实际的发信额不比08年减少就不错了。去年末做的计划很快就完成了,银行调高了08年的信贷增长额。但是这个调高不会是无限制的,因为商业银行具体都是由下面的支行在做,他们自身有自身的考虑,他们的业绩或者收入是和业绩相关的,并且这个业绩上得去、下不来,当然总行要归总行考虑。未来高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也不会持续。这是全年信贷规模的预测。

第三点,我简单说一下今后银行信贷情况的判断。首先是虚增会转实增,目前虚增还是很大的,因为有一些银行总是希望我的月末考核比上个月增长,但是里面还会有虚增,今后一个判断就是虚增转实增。之后是票据融资转贷款,我是建设银行的,我去下面行调研的时候,为什么建设银行票据融资少呢?就是因为我们行内、系统内对票据融资定价,你资金的定价非常高。资金定价比市场上贴现利率还高,如果做就亏损。为什么还要做呢?因为有一些客户,不得不做,即使亏损也得做,在建行系统,我们可以看到票据融资非常少。建行这种情况,总行是赚的,但具体做的可能亏。这个对大家都差不多,基本不太赚钱,接下来我们会看到票据这一块额度会相应减少,会转入贷款。还有短期贷款会转成中长期贷款,这是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信贷由表外转表内还会继续增长,还能够持续到8、9月份。接下来信贷会继续增长,但不排除个别月份是负增长,企业资金需求相对还是比较弱的,我去调研的时候发现社会声音,包括媒体的声音,中小企业非常缺钱,但从银行角度来说,有一些借贷不符合条件,有一些根本找不到借款人。还有从虚增转实增有一些技术原因,在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也并不奇怪。这是我所做的判断。

谢谢大家。

 

文钊:谢谢赵先生。下面请刘煜辉先生演讲。

邀请嘉宾:刘煜辉
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各位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前面两位嘉宾从信贷微观结构看这个问题,我今天主要从宏观面讲三个事情。前面两位老师已经讲到了,这么多钱1到4月份5.2万亿的信贷砸下去,这个钱肯定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那这个钱到哪里去了,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有很多猜测,这个钱是不是大量进入了资本市场,楼市、股市,但也没有具体明确的结论。当货币敞口和经济发生比较大的背离的时候,对应的股市一般表现比较好、比较活跃。从1996年到2008年之间,中国经济有三波明显的上升行情。前两波很明显,1999年,特别是97、98、99年,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上升的这半年,基本是很差的情况,处于通缩比较严重的情况。货币敞口是M2减去GDP名义增速,形成这么一个缺口。这是中国经济特殊的情况,叫做迷失的货币。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缺口和经济背离很大的时候,缺口很大、经济非常低迷的时候,资本市场表现相对来说比较好,是非常活跃的。

你看上证大盘指数带权重,权重股不涨的时候,意味着这个市场不活跃,市场收益不好。我做的是个股收益分析,可能更活跃一点。2006年是一个大牛市,这与信贷没有太大关系。

第二个看法,今年银行应该是不缺钱的,即便未来8个月中间,月度新增贷款可能会大幅度降下来。按照赵总预算7.7万亿,接下来每个月新增贷款就是3千亿左右,如果超过3千亿,那下个月会更少。月度信贷降下来,并不意味着银行流动面的收缩。月度降下来,一个是政府项目,一季度已经被几个大行瓜分完毕了,不可能每个季度都有这么多新开工。政府项目大家瓜分完以后,剩下的项目面对比较萧条的工业、制造业,剩下肯定是银行不敢贷的。另一方面,经济也没有这么大的有效需求,一季度的小阳春能不能刺激房地产的加快投放,其他行业我没有看到明确的可贷机会。到二季度以后,基本是发债高峰期,即便是政府项目后期投资,政府的钱,自己发贷的钱也会存进来,他们本身需求也会下降。

刚才赵总的预测如果是合理的,1到月份的票据,在未来的信贷中间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1到4月份,票据占到1.6万亿人民币的信贷额度,未来即便经济复苏,复苏很乐观,产生很多信贷机会,我想银行也完全能够在未来把这个票转成贷款,通过转化能够完全调配过来,整个银行体系不缺钱。

第三个观点,讲一下货币政策。今年货币政策,大家从中央讲话中知道,可能有一些微调。要调不可能在今年调,有几个因素。一个是价格因素,央行还是比较忠实的通胀目标执行者,CPI压力主要是农产品上市,食品中间主要看猪肉,07年那一波通胀,很大原因是因为猪肉涨了50%以上。我最近一段时间去调研,现在全国生猪产业,去存栏,大幅度压缩养殖。07年底的时候,15块钱,08年最高峰,整猪收购价格涨到20块钱,当时养一头猪毛利是1千块钱,现在跌价把整个毛利都跌掉了,按照现在的价格,养一头猪要亏200到300块钱。但是明天压力会非常大,因为中国的猪散养率非常高,如果压过头,肯定会有一个反弹。明年的货币当局,也就是央行是不是会再次出现07年的情况, 出现一头飞起来的猪,又把CPI拉起来。再一个翘尾因素的影响,到9月份以前,PPI还是应该在负值徘徊。这个过程取决于基础原料价格在下半年情况怎么样。你们去看看美国的天量账单,包括美国长期公债的利率,年初宣布买债之前曾经是3.07,18号宣布买债,掉50个BP,从此再也掉不下去了,直线攀升,现在是3.48。长期国债、长期公债的利率直线往上涨,反映了市场非常强的货币贬值的预期。

第二个因素主要是顺差,国际收支拐点在今年会比较明显。一个是看出口,出口大幅度衰退,中国40%产能是对外的,全球未来三到五年中间都处于趋杠杆的状态。美国家庭负债率是GDP的1.14倍,十年前是0.64倍,这说明什么?美国要节衣缩食。家庭存款,07年底,负1.7,08年底达到3.6,现在是5,这个过程会持续,要保持两三年负债率才有可能下来。也许我们未来10年、20年也回不到07、08年的水平,我预测中国贸易量会比08年的峰值萎缩30%。出口萎缩,进口反弹很快。基础原料再通胀,中国人在一季度的时候,我们支付40美金去买油,二季度就不是40美金了,至少得支付50美金到60美金这么一个价格。而三季度很可能支付80美金买油,今年能够保持2500亿美元的顺差有不错了。中国国内货币供给基本是两个水龙头,一个是国际收支损益太大,央行只能选择要么贬值,要么开闸放水,但人民币不能贬值,一贬值对人民币资产会构成很大的压力。本来贬值是扩张货币供给,但现在贬值会产生紧缩的效益。对央行来说,必须保持宽松的货币口径,必要的时候,准备金的水龙头要慢慢松开。我个人觉得中国调利息,作用不会太大,但作为提升私人部门投资的措施,央行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松动,1到4月份之所以没调,主要考虑汇率,人民币贬值压力导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资产的压力,现在美国都可以印钞票,人民币这块压力已经消除了,包括超准备金率都是可以松动的,央行还是有政策子弹可以发射出来的。

第三个因素,政治上要权衡。我刚才讲第一个问题,萧条期资产价格,包括楼市、股市很大程度上跟银行流动性有密切关系,强撑起来,所以一收的话,资产价格会掉得很快,中国银行体系处于典当铺时代,90%以上基本是抵押品贷款。资产价格一掉,就意味着实体经济实际信贷条件实质性收缩,货币当局火候掌握不好,经济回头杀伤力比第一轮挖坑的时候来得更加凶猛。有很多人批评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够灵敏、不够完善,你看在萧条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是比较快的。两害相遇取其轻。

谢谢大家

文钊:谢谢刘先生。我发现随着演讲嘉宾的精彩演讲,我们已经从信贷政策到银行本身的分析到现在,逐步上升到货币政策本身,包括最早提出的几个问题,几位嘉宾也在断断续续给一些回应,比如天量信贷下来之后,会不会引发通胀,刘玉辉先生讲了,他说相比出现大萧条的情况,可能通胀是一种选择。接下来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先生演讲。

邀请嘉宾: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刚才我听了前面几位专家的演讲,很多观点我比较赞同。从我本身来讲,也是针对经济观察报给的题目,针对当前天量信贷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想说,的确咱们信贷增速非常快,当然有人认为信贷增速这么快,第一季度信贷达到4.58万亿,有人认为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货币政策已经不是适时宽松,而是完全宽松,这种观点比较多。4月份单月银行信贷降下来,降到五六千亿,有人认为是不是货币政策出现紧缩,所以导致信贷降下来。首先针对这个来讲,无论是第一季度的4.58,还是4月份突然间大幅降低,我觉得从货币政策基本口径来讲,适时宽松的这个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或许说在开年的时候,从央行到银监会,可能他们更希望银行贷款能上得高一些,但是我们看到从政策层面上并没有说第一季度和4月份并没有很大的政策性差异。为什么会降这么多呢?恐怕还是由于贷款需求萎缩导致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需求,货币政策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刚才建行赵老师也讲,3月份由于冲点的因素,导致1万亿的信贷虚增,有一个虚增的量。我们注意分析就可以看到,在1到4月份,信贷增速总共是5.17万亿,在这里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将近一半,大概40%多。这块的量的确由于中央政府扩大投资的政策,中央和地方相继开工项目非常多,推动了银行信贷出现了短时间内大幅度增长。而到4月份银行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放慢,说明从需求层面来看,在银行看来贷款需求大幅度减少。有很多中小企业贷款没有得到满足,中国中小企业层面贷款需求仍然很旺,但银行并不认为这种需求是他们认为的真实需求,这样就会出现我刚才描述的情况。

所以展望未来,在现在的情况下,银行信贷增长,我觉得未来恐怕银行信贷增长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照着现在增速来看,未来银行信贷继续出现萎缩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在银行看来,真实需求明显开始变少,而中小企业大量的需求银行又不愿意或者没有有效的方法去开拓,这样的话,未来信贷会在现有单月五六千亿的水平上会持续往下降。

我刚才为什么又讲不确定性呢?不确定性这里有几层,第一层,我们说政府未来不排除会有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而中央政府也在权衡,投入量这么大,我们保8%的经济增长,是不是能够完成保等于的目标。刚才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去,我觉得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利用银行中资金的低成本或者说发现外边有投融资机会,通过银行信贷,通过票据融资,投入到虚拟经济领域中去。第二种,还有大量银行信贷,贷款的时候需求量非常大,我们看到银行中长期项目很多一次性贷款达到10多亿,贷款下来以后,到项目中投资可能要分段投,在项目中投的时候,这时候肯定转化为银行存款。这部分没有投入到项目中去,你也可以认为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去,但要往里面进的。第一季度银行信贷增长这么大的量,未来几个月可能会逐步往一些项目中走,这样对经济增长还是有后续性的推动。

再回到刚才说的,可能要权衡我们这么快的银行信贷,对于我们当前说的保增长或者促内需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如果中央政府认为,现在还是有一点悬,比如有人讲第二波金融海啸,同时讲中国实体经济要走W型,还要再往下落,这样中央会出台一些新的刺激计划,会放出新的项目来,这样也有可能引发信贷新一轮增长,这是未来银行信贷不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层因素,现在各家银行也好,都在加大中小企业这一块,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这块,无论是从机构设置,还是从融资模式、风险管理方法,大家也在进行探讨,这块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会有一个新的增量,我说的第二层不确定性,从数量来说,它对未来银行信贷带来的影响会有,但没有第一层带来的影响那么大。

总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在政府没有持续性后续刺激的情况下,银行贷款会出现逐季回落的过程,当然这里有不确定性。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现在大家普遍担心的一个情况,信贷货币供应量这么快,未来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大家对于2010年要来通胀,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了,大家都认为会有通胀。通货膨胀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从货币增长这么快的基本面来看,我们面临通胀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我到银行调研,我看银行放贷款的部门,如果真来通货膨胀 也不是一件坏事,为什么呢?因为通货膨胀是企业能够化解债务非常好的方式,包括西方的救市,刚才刘玉辉也讲了,西方的救市,也是希望用高的货币投入,甚至以通胀贬值为代价,来解决经济金融问题。换言讲,如果从现有信贷存量投入来看,2010年真来通胀的话,有可能会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因为我们现在对银行信贷投放这么大,会不会产生不良贷款是有担心的。会不会通胀呢?这个并不是由中国本身经济层面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看到2007年这一轮高通胀,尽管国内猪肉价格在飞,但是很大层面上还是由于国际上原油基础材料价格上涨,所谓成本推进这种通胀在里边占的成分非常大。或者说未来通胀,我们现在高额的信贷供给量或者货币供应量的增速的确使货币通胀存在潜伏性,未来会不会通胀呢?还要看国际因素。比如美国经济,如果真正出现复苏,必然生产、消费需求恢复,他们的需求会比我们需求还要大。

第三个,关于银行不良率的问题。现在银行信贷投放这么快,大量的资金,中长期贷款投放到项目贷款里面去,我们也有担忧,很多银行放贷款,以前叫累大户,现在叫累政府,只要跟政府沾边,大家就往里边抢,甚至很多银行贷款投入到非商业化的领域中去。即便说一些县级城市修飞机场,二三线城市修地铁,飞机场和地铁还是商业项目,未来有人流,有可能形成商业收入。现在我们到地方看到,一些城市修公共广场,修一个图书馆,银行也往里面大量放贷款,在银行看来,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所以银行拼命往里放,我现在一直想提一个建议,我想建议监管机构要看一看,地方政府作为担保公司来看,放大倍数到底有多大,我们要看看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我们商业银行为什么中长期贷款放量这么大,像修飞机场这种可商业化项目,在银行信贷员看来它是真的可以商业化吗?也未必。主要是由于地方财政给担保,才往里面投了钱。包括城市的土地开发市场,北京市有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跟北京市签了1千亿的贷款,用于土地市场的一级开发,房价都在跌,这是大家的共识,房价未来很难涨,房地产增长空间这么小,有开发商来买地吗?那你拿什么还贷款?这里一个关键问题,银行在放所有这些贷款的时候,都要求地方政府给担保。一个担保公司能给多少项目担保?如果都担保了,多面担保,大量贷款不能还本的话,难道你能让地方政府解散吗?这种担保有多大的有效性?上次我谈贷款,我现在调研的情况,我想起前两年高校贷款,所有高校从银行贷款,银行问都不问就给贷。他们认为上大学人那么多,未来有收入。贷完后,现在我们看到是不是有一些高校贷款可能要进入到不良了,也会出现这个问题。当然由于靠在国家身上,银行可能没有这种顾虑,但是我要提醒的是,通过我刚才讲的情况,恐怕我们银行对这种中长期贷款的风险还是要进行分析的,未来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看到银行中长期贷款至少是5年期以上的,有些到了10年期或者20年期,这些贷款下去以后,风险在未来才能爆发,现在大家一股脑上去,对银行业绩有贡献,对地方政府上项目,甚至对我们保增长都有贡献,但未来大量贷款到期不能还,银行还是有风险的。

最后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的问题,这个近期说得比较多,我在开头的时候也讲了,我们从信贷结构上看,要进一步优化,我们未来在中小企业贷款上还要进一步发挥作用。我同意焦老师讲的观点,在现有国有银行体系下,大银行主导的体系下,要灵活转身为小企业服务,这确实有一些勉为其难,但是银监会在做这种要求,赶鸭子上架,要推他们做这个事,可能会起到一些作用。小企业这种需求恐怕需要有一些微小金融机构,包括普惠性的金融服务,来解决小的或者最基本的金融需求。所以说银行下一步恐怕在中小企业上,可能会有一些开拓或者推进,在这部分会有新增的贷款的量,会比以前增加一些,但真的要得到改善,包括怎样引导民间资本,还有发挥资本市场方面的作用。我只能说在现有银行体系下,我们还不能把银行对中小企业带来的服务功能估计过高,虽然是在朝这个方向走的。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文钊:谢谢郭田勇先生。我发现经过四位嘉宾演讲之后,我们对一些问题似乎有了一些比较共同的认识,比如中小企业贷款,但有些问题大家看法也未必一样,比如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对通胀的担心或者不担心,比如金融风险等等,我们还有一位嘉宾演讲,接下来之后我们会跟大家做更多的讨论,希望有更深入的认识。下面邀请房四海先生演讲。

邀请嘉宾:房四海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房四海:近期信贷问题简析。4月份M1、M2出来之后,死亡交叉的喇叭口并没有收敛,这跟很多投资银行简析是不一样的。大盘面临调整需求,这个在我们报告上都有。

我主要讲一张图,就是PMI库存下滑,生产与新订单涨幅减缓。本轮中国经济存在一个特点,中国经济从2007年到2008年GDP是虚增的。通过库存指数,中国经济在2008年4月份库存达到峰值。2009年3月份原材料库存再一步下降,因为真实的需求没有起来。本轮拯救计划主要是以基建为代表,而不是真实的需求。我们很多消费数据是包含政府需求的,国家统计局的同志也承认了这一点,经常有这些东西。经济观察报也讲了,三架马车驱动硬着路。在5月份,美国经济见底迹象特别明显,美国失业率二阶拐点出现,这从压力测试也得到证明。5月份因为有这个在支撑,欧洲搞定量放松,欧元不跌反涨,反映了这么一个信号,反映欧洲二阶拐点出现,这么一个拐点出现也破坏了美国股票和美元的关系,美元和美股是一个正向关系,按道理美元指数和美股应该是反向的。在2008年4月份,我们固定资产达到40%多,去库存化形势比较严峻。这是从库存来讲。

这是M1、M2同比增速。中国经济在2008年6月份是处于崩溃的状态。死亡交叉喇叭口收敛,就是在2009年2月份,所以导致4月份股市比较向好。理论上M1减M2,应该继续收殓,不幸的是M1、M2在4月份是持平的。所以在5月份有一个反复的情况。但是从各个指标,包括美国的失业率,包括欧洲的IMS指数,反映欧美经济见底的信号比较强烈,这应该和4月份持平,不会那么悲观。中国经济小V型反弹是成立的,今年一季度环比是5.6到5.8,这是根据M1、M2判断的。

对未来的判断,我们做了一个定性的调查,通胀、低增长,出现九大不平衡,地球资源支撑不了4%以上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必须下调50%才能保持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贸易不平衡,那只是表象。2003年到2007年,特别2004年之后,中国GDP居民所占的比例严重被压缩,美国也是这样,2003年到2007年,收入增长不到1%,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是经济上的原因导致金融危机,而不是金融上的问题导致经济衰退。我们回到未来的展望,以前预测全球经济会出现严重的萧条,包括伯南克说泛货币,大家都说他是不是有点蛮干。我们讲本轮危机是一百年来最大的危机,但是货币承受急剧缩小,现在由于定量放松货币,从M1来看,美国和中国也没有达到高点,即使M2继续放的话,短期来讲,通货膨胀也不会起来,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这是由杠杆率来决定的,美国经济不会杠杆化。在这么一个情况下,2010年全球还是低通胀、低增长的状态,是这么一个判断。

再看一张图。长期通胀预期,最危险的是2008年10到11月份,通胀预期在5月11号调头。第二季度全球通缩威胁尚未解除,这个包括中国在内。具体的数字,焦局长已经说了,我不再说,就讲这么两个事情。本轮危机不会引发通胀。具体到投资市场来讲,年度通缩预期,第二季度主要资产会发生回调,现在已经开始回调。中长期来看没有问题,还是正在向上的趋势。9月份出现拐点之后,会缓慢复苏,因为美国家庭不会再杠杆化。美国家庭负债包括银行负债,只要不继续恶化,压力测试也好,别的也好,只要不继续恶化,美国GDP会恢复增长。

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文钊:非常感谢五位嘉宾的演讲,我们接下来的活动会精彩,我们希望就信贷方面的问题跟各位嘉宾展开讨论,作为主持人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刚才郭老师也讲,他认为信贷存在不确定性,其中一个变量是存在于财政政策这个方面,会不会出台新一轮的刺激计划,我们前段听到有关方在议论,有没有可能继续增发国债或者财政方面的变化,我们讲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如果信贷政策发生一些变化或者出现不确定性的时候,或者银行不太愿意再继续向其他项目贷款的时候,财政政策是不是会加大活力或者出现新的推动呢,我想请各位嘉宾分别提一下他们的想法。首先有请焦老师。

焦瑾璞:你这个是带有预测性的。现在对于形势的判断,我长期在机关,一般不愿意多说太多,还是以数字来说话。现在我担心的一个问题,到底我们国家的经济回暖没回暖,去库存化的问题大家比较关心,到底怎么样,还有PMI的情况,货币政策有一个著名的规则叫做相机抉择理论,用数字来说话。

赵庆明:现在要说经济触底反弹,我的判断是这样的,我觉得还是在底部,中国财政应该更多出点钱。现在有人主张用减税的方式,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说,中国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不应该这样,而应该财政更多花钱,花在像养老、教育、医疗。现在居民预期并没有相应减少,现在政府出钱,将来报销额度多一些,或者保障措施多一些,但是居民预期并没有发生变化,觉得看病还是我掏钱,并不能够报销。有一些是这样的,有一些应该掏钱,有一些应该宣传应该怎样做,从而改变人们的预期。

郭田勇:我确实提出这个问题,财政如果有新的刺激政策肯定会带动银行信贷,从我们现在来看,刚才赵老师也减,减税比较难,而且从拉动经济的有效性来看,从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来看,可能新开工的一些项目,新上一些项目,不但减税力度不大,甚至投入到一些公共领域,教育、卫生,可能比这一块效果要更明显,不排除会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因为未来经济走势还不明确。这一轮保增长的目的,或者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财政政策再刺激也是一种权宜之计,我们要把保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由财力手里交到企业手里,这样经济增长才有持续性。最后还是要刺激消费,这个更重要,现在中央政府也很矛盾,处于很矛盾的地步,如果我们保增长的压力比较大,可能它需要刺激,但如果说经济趋势正在恢复,从判断来看,刚才我讲银行投入的资金进入项目中去,财政再出台政策可能效果不会那么强。

刘煜辉:财政这一块主要是调结构,中央肯定不会放在总量方面考虑,更多是调结构。中央强调结构性减税,在征的时候要减。征是对垄断部门,包括资源税,包括垄断税、环境税,减主要是对中小,对私人资本、私人部门,因为这一块是做收入的,垄断部门是不做收入的。现在中国经济到僵局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你要调过来,依据财政主要是调结构,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房思海:这不是周期性危机,而是结构性危机。下步财政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校对后可以比较的投资已经达到历史高点,超过40%,这个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下一步还是要采取供给消费的主张,美国政府采取了很多供给消费主张,精简政府,政府让利于民,美国政府甚至鼓励小企业招聘一个工人,不仅不征税,还补贴3千美金。期待美欧经济见底,就是看5月份的经济数据怎么样。主要还是结构性危机,第二轮刺激方案我们一直在呼吁以民生作为主打,我们搞以家庭消费为中心的刺激方案,主要是这样。

邀请嘉宾回答听众提问

 

提问:您好,我想问一下房老师,银行假按揭给房地产商,这些贷款可能有坏账率,房地产持续低迷,再赶上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还有猪流感,请您对中国A股市场走势做一个分析。

听众提问

房思海:大面来说没有问题,做总体判断时候,很多小的变量可以忽略掉,包括假按揭是不是有,总体判断不会有大问题,全球经济在见底之后会放慢复苏,缓缓复苏,但是结构调整需要时间,中国和美国,各个老师都已经讲了,在2010年低增长、低通胀,2010年下半年,美国财政刺激方案效果会显现。世界经济不会矮子化,中国有继续创新的空间,美国有继续创新的空间,通过转移支付,美国尽管失业率高,但美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并没有减少,奥巴马财政刺激计划会持续补贴给老百姓。很多事情都是变量,我对未来还是乐观的,从去年10月底以来还是乐观的。我们的改革都是被逼出来的,到了那个份上就改革了,美国也一样,都是博弈均衡。


 

提问:您好,刚才刘老师提到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我想问一下,您对于房地产市场预测是怎样的?这是一个。还有刚才也有老师提到二次危机的问题,我不知道您怎么看二次危机,还有二次危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谢谢。

论坛现场

刘煜辉:是这样的,现在市场,包括投行这一块对房市小阳春是非常乐观的,应该说今年1到4月份的小阳春确实出乎很多研究者的预期,因为前面讲的主要是几个因素,一个是所谓的刚性需求和城市化低端,像万科这种带有政府政策性意图的先行降价,以价换量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觉得核心是信贷。整个银行体系口子一松的话,原来已经被卡住脖子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要崩掉了,一下捡掉救命的稻草,他不会用价格的方式去库存,而是缓口气,很容易从银行拿到钱,假按揭,这主要是房地产商资金链吃紧,赶快把银行的钱圈过来缓口气。第二个,从需求层面看,因为中央政府4万亿,这么大的决心,要把经济从短期内拉起来,包括媒体的配合,营造的经济强劲复苏的氛围,我想也改变了部分刚性需求的预期。从未来来看,我曾经写了一个文章,未来小阳春是不是能够持续,这个刚性需求能够挺多久。因为中国刚性需求,所谓买房,80后这一拨购买力并不是来自于自己恒常稳定乐观的收入增长,他是靠两个家庭,甚至是一两代人的积蓄在做这样的事情,你说这部分人现在都处于退出工作行列的人群,经济学上叫房储蓄的人群。从其他国家经济史来看,从来没有一个靠房储蓄的购买力支撑房价上涨的过程,我是看不到的。第二个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是不是跟得上,投资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预期,未来包括失业率、未来全球经济百年一遇的大背景下面,要产生一个乐观的收入预期应该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投资性需求取决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我们看到很多人看着股票比较发毛,房产是比较好的储蓄方法。经济在底部徘徊波动的时候,波动反复很多次,不动产流动性比较差,未必是抵御通胀最好的选择,这是我的看法。

至于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取决于政府的需求退出来以后,私人需求是不是立刻能够替补进去。我们可以看几个,一个是私人投资能不能上去,政府投资衰竭以后,私人投资能不能上去。中国私人投资上不去的重要原因,并不是私人不愿意投钱,而是很多投资上面有很多垄断的壁垒,有很多行业私人资本是不能上去的,比如石化、交通、传媒,如果把门槛推倒,那私人投资很快能够起来。第二个,要看家庭消费,如果不做存量性的再分配,不存在存量再分配的可能性,像张维迎、谢国忠都提出把国有股份一次性分掉,如果不存在这种方案,短期内想通过增量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大力进行增量的改革,包括结构性减税,包括政府体制的改革,这个钱也要三五年才能逐步流到老百姓腰包,短期内起来基本不可能。外需这一块我不用讲,这个大背景,稍微欧美消费者去杠杆这个过程是三到五年的过程,如果这三段提不上,那回头的可能性,各位会有自己的判断。

提问:我的问题是问焦老师,刚才您讲贷款结构有问题,今后几个季度贷款结构会不会调整,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是有要求的,而且在探索规避中小企业贷款的途径或者方案,下半年中小企业贷款会不会增加?今年贷款大概会是多少?

焦瑾璞:贷款预测肯定会有,扩大三农信贷投放,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指导意见,有很多内容。人民银行、银监会早都在关注信贷政策和信贷结构,我们希望贷款是一种真实的贷款,贷款更多进入到实体经济之中,但还有一个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有一个传导、工作程序,这些事情工作部门会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引导,包括对于中小企业,银监会让各家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包括温总理也谈到这个问题,我同意刚才郭老师讲的,我估计是勉为其难。我曾经到一个特大的银行去,行长出来跟我见面,因为我比较关注这一块,我问这个事情,有一个银行行长跟我开玩笑,新设立了一个吸烟室,简称中小企业信贷部,这个肯定不行。数字能不能出来,肯定能出来,要相信各家银行的创造力、创新性。这里又回到我今天谈的第二点、第三点,还是要从制度、结构方面做一些探讨。还有你谈到今年贷款总规模的预期,这个真是不好预期,我们都有预算,这个指标在这个利率下怎么样,但是我也不便说,刚才赵经理也说了一个数,从6万亿到8万亿都有,我没有算,拍脑袋不一定说得对,我估计怎么也得在6万亿到8万亿吧,我没有想清楚到底是多少,因为数字在这里放着呢。我估计第一季度占全年贷款的50%,假如今年第一季度是4.6万亿,占全球50%的话,那就很多了,那就9万亿了,多的话再采取一些措施,降下来能够降多少呢,我这是按照经验分析的,可能也就是在6万到8万的角度。

我还有一个观点,刚才谈到资产价格的问题,我想说一下看法。因为我搞研究搞了很长时间,20年,对于价格非常关注,人民银行一直按季度监测价格,包括我们最早写报告,我是始作俑者,我们对价格比较感兴趣。美国曾经对房子进行了二百年的统计,市场经济一出来就统计,价格涨多少,他的结论是跟GDP增长基本同步。咱们国家资产价格应该是多少,应该从1999年算起,1999年开始房改,有些单位真正完成商品房可能是2002年或者2003年,因为2002年我们单位还分房呢,单位为了留我说你留下吧,给你一个三百平米的房子,我差点就留下了。我最近看了好多国外的情况,与我们国家进行比较,看我们国家房地产价格怎么样,但考虑到中国房地产价格,尤其是个人置业,一定要加上通货膨胀因素、货币因素,世界只承认三大发明,一个是谁发明了火,一个是谁发明了轮子,第三个就是谁发明了中央银行,货币永远是贬值的。最近我还在看一本书,一个人的金融生命周期怎么样,到40岁应该考虑资产价格,像我就应该考虑资产价格,你们可以考虑股票价格。资产价格永远是升值,反思美国两房、次贷,它的价格永远往上涨,没有掉下来。这样就好理解我们现在的资产价格,这里最大的问题实际就是划分周期的问题,它的周期与经济周期相关联,经济有大周期、有小周期,但是根据欧美国家的统计,房地产周期基本是14年,从一个低点到一个高点要走14年,用经验来套咱们国家房地产的周期,如果说1999年开始,我们才10年,一个周期都没有走完。如果再去掉双轨制,应该从2004年开始真正商品化,我们才5年。从这里我们要探讨它的资产价格,我算了一下,这几年咱们房地产的价格跟GDP的增长率,我是从1996年开始算,我发现咱们的价格确实太高,远远高于改革开放以来GDP9.7%,现在房地产企业需要有虚火,我不赞成他们讲的房地产价格,包括小阳春什么的,这个虚火如果不降下来,下一步肯定是不健康的发展。当然怎么降这个虚火,又有很多问题,很多人都在讲买房等于爱国,这个东西很难说,咱们怎么从历史的角度、长期的角度、辩证的角度看房地产价格。我曾经把所有变量输进去,砖头、水泥的价格,能不能得出一个房地产价格,这个值肯定是线性的,而房地产的值远远高于这个,所以我认为房地产价格肯定会降的。

 

提问:刚才说中小企业营业部是一个吸烟室,刚才郭老师也说中小企业融资不能指望银行,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也跟一些银行的人接触,他们觉得银行就是要盈利,就是要考虑股东利益,但是政府官员说,我们政策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政策执行问题。后来他们碰到一起说,矛盾的核心就是政策和宏观调控和银行盈利目的、股东利益本身之间的矛盾,我想问一下各位专家,这种矛盾到底能不能够调和,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如果能够调和应该怎样调和?谢谢。

论坛现场

焦瑾璞:这涉及到一种贷款技术,国际上贷款技术发展是两类,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技术,这种技术就是说我是商业银行,你来找我,报材料,我拿着放大镜找你的错误,不合格你再报材料,这是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赵博士在审贷委员会,你能审出什么,审不出来什么。第二种,上世纪70年代兴起小额信贷技术,这与传统商业银行完全两回事,我拿住放大镜看这个项目,看你的人品,你有没有发展的潜能,你有发展的潜能我就给你,从小额到大额,从高利率到低利率,这叫做小额信贷技术。小额信贷技术并不等于小额贷款,并不是5万块钱贷款就是小额信贷,这是两回事。银监会的文件在混淆概念,小额信贷和小额贷款是两回事,这是两项贷款技术。小额信贷的贷款技术为什么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社会的推崇呢?你一个个人,一个困难企业,一个微小型企业,有了一笔钱渡过了难关,你的生活可能好起来。这个技术更大是一种社会责任。人民银行从2000年开始,国家政策是2004年开始,提倡推行小额信贷技术,更好地为小企业、微小型企业、个体户、农户服务,提高贷款的覆盖面,也叫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技术谁能够使用,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可以使用,社区银行也可以发放,包括台州商业银行、泰龙商业银行、哈尔滨商业银行做得比较好。另外大型银行也是可以使用的,就是工农中建。但是大型银行使用背后基于的是银行的机制。服务一定要辨别,不能拿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技术去处理对三农的技术,三农就是农村、农民、农户,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贷款管理方面那是另外一套。我不能讲太多,占用大家讨论时间,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正在写一本书,小额信贷的概念要按照我们说的来推。我们要改变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体系的愿景就是穷人、富人都能够享受到现代金融提供的良好服务,过上好生活,当然这是30年以后的事。谢谢。

赵庆明:刚才问是不是要亏损,其实也是未必,做小额贷款未必就是赔本的买卖,但是大银行为什么不做呢?焦局长的观点我都同意。技术是一个原因,大银行做批发性贷款,按照传统模式操作,这是它擅长的。小额信贷大银行,除了农行,因为他在农村多一点,像我们建行,包括工行都没有这个技术,这是一个方面。但也不尽然,我去江浙调研的时候,浙江省分行小额贷款做得也很好,当然还没法和当地专营的中小企业竞争,竞争力竞争不过它们。这里有一个总行对分行的权限管理,还有人员激励等等。还有从银行自身来说,外部来说,为什么江浙一带银行也能做小额贷款呢?主要还是文化等等方面的原因。比如传统的思想,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不能乱花。但是在江浙一带,可能认识不一样。我们建行也有一些试点,但未必是尽善尽美,未必适合贷款,可能贷了就收不回来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思想,这是我的观点。

郭田勇:我前天跟中行一个支行长聊天,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要抽调几个人过去,结果谁都不愿意去。因为盯项目的人,每个人手里盯着几家大企业,收益都跟这个挂钩。现在成立中小企业事业部,本来我以为中小企业事业部跟银行脱离,单独成立一个机构,在社会上招聘人,不是,是放在银行内部,要让懂信贷的过去,这个得做工作,所以我想可能要坏事,最后硬找人去,那肯定是混得比较差的人过去,做得好好的凭什么过去。谈到小企业贷款问题,我同意焦老师说的,贷款技术跟我们现有这一套,用开当铺的手段办银行,跟这套技术的确不一样了。我们家有一个企业,他就没有从银行贷款,我说为什么不贷款?他说太麻烦。另外他并不差钱,因为什么呢?在当地做得很有声誉,效益也不错,企业虽然规模小,进货到销货时间非常短,拿到订单就出去采购,然后销售,需要资金周期非常短,银行给我贷款,一贷款贷一年,至少半年,我经常两个周就能把钱收回来。他说我拿到订单以后,对外说一声,当天下午说完,到了晚上就有很多人把钱送来。为什么会这么快得到资金呢?什么叫信用评价,什么叫授信,当地群众都知道这个企业好,大家自然形成一种授信。而当地商业银行却没有给这种小企业授信,说明你发现客户或者服务能力比较弱。

邀请嘉宾焦瑾璞、赵庆明

 

 

论坛现场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