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生活在继续
网络版专稿 记者 魏黎明 6月11日上午8点30分,河内证交所已经开市,一家当地企业正在举行新股票上市仪式。巨大的交易屏幕上,一堆红黄排列的数字闪动着。企业负责人在摄像机前酬躇满志,对新股票充满信心。
在交易屏幕前,股民观察着行情
河内街头,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街边摊上吃早饭。一碗牛肉米粉要价1万5千越盾,按当地黑市汇率约合人民币6元。一片越南人习惯用作早餐的实心面包要价3000越盾,夹馅的更贵。“不久前还是1000越盾的。”河内市民LING说。
她在自己家开的旅店工作,一个月收入150万越盾,约合人民币600元。这在当地已经不算低收入,但她还是感觉钱越来越不禁花,“现在什么都涨价了,”她强调说,“everything!”。但是生活在继续,“我们还是相信政府会解决的。”她说。
在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驻河内办事处代表陈昶泓看来,越南正在努力解决现在的所谓“危机”,“问题不大,能够解决。”他说。1995年,随着该办事处进入越南的陈昶泓,对当地经济“知根知底”。
在他手中,正在处理的投资事项有的要暂时缓一下进度,但都仍在继续。陈昶泓对于越南还是充满信心,他认为,越南高通胀主要缘于世界能源价格暴涨,加之越南政府没有对此采取紧缩政策,投资过大。至于巨额贸易逆差,大部分主要因为大宗设备进口导致,这主要由外资承担。
据他介绍,进入越南的外资80%用于进口设备了,而且,“现在外资还在进来,并没有撤走。”一些台湾企业家甚至对他表示,现在越盾贬值,正是投资的良机,待几年的投资过后,刚好迎来越盾升值的时机。
在接受采访的半个小时内,陈昶泓一连接到3个来自台湾的越洋电话,都在问越南的“经济危机”情况。“别信那些外电的报道,都是夸大其词!”他对每一个电话都这么说。
相关文章
more
-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访谈文字实录 | 2008-06-11
- 华生 | 2008-06-11
- 越南式通胀生存 | 2008-06-11
- 越南式通胀生存 | 2008-06-11
- 银监会点射“出头鸟”民生银行外汇保证金全线喊停 | 2008-06-10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