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观察网 > 在华经商30年

作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之一,外商在华企业在过去30年中一路走来,既见证也参与着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整个历程,在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同时也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本报特在今年改革开放30年之际推出“在华经商三十年——外国在华商会系列访谈”,呈现外资企业目前在华的生存状况及他们对中国的感受、建议和预期。

德国商会北京首席代表Jutt...
鲁玉棠, 德国工商总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中国德国商会执行总经理,董事; 鲁玉棠女士曾在汉堡大学和台北大学学习经济学和汉学, 并于1981年在汉堡完成学业。她...
中原秀人
姓      名:中原秀人(HIDETO  NAKAHARA)出生年月日:1950年11月17日国 ...
傅石
傅石先生自2006年以来连续2年一直为中国英国商会的主席,现任英国史密夫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合伙人。傅石先生是英格兰和威尔士以及香港的执业律师,已有...
伍德克
伍德克先生现任巴斯夫中国首席代表、总经理以及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常驻北京。自1997年加入巴斯夫以来,伍德克先生负责协助公司计划投资战略,参与在华大项目的谈判以及...
吉莫曼
吉莫曼先生为2007年、2008年中国美国商会的主席,国际解决争议学会CPR 理事以及大图们开发项目联合国商业咨询理事会的成员。 吉莫曼先生是美国翰宇国...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七--专访新加坡商会执行总监许振义
中国新加坡商会:在华投资环境更加公平
  网络版专稿 记者 贺文 许振义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祖父一代是在上世纪20年代从中国福建移居到新加坡的。在新加坡出生的他,自小就接受华语教育,多年的熏陶,使得他对中国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 6年前,因为工作原因,许振义来到中国。6年后,身为中...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六--中国瑞士商会主席李剑
中国瑞士商会:奥运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贺文 李剑的生活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改变,作为一名瑞士的在华律师,这一年,他将带领中国瑞士商会全面迎接奥运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李剑在环球律师事务所工作,该事务所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分部,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五--访德国商会北京首席代表 Jutta Ludwig
中国市场:吸引力和潜力远远大于困难
  网络版专稿 记者 胡蓉萍 “从今天所拥有的成功来看,中德贸易关系经历了一个非常快的发展时期。”德国商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Jutta Ludwig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同时拥有汉堡大学和台北大学学习经历的Jutta Ludwig长期从事东西方贸易合作相关工作,她曾在伍珀塔尔研究所做气候、环境和能源方面的项目,并就中国经济和环境问题发表过若干研究文章。从2003年她开始在德国商会北京代表处工作,担任首席代表和整个商会在中国的执行董事.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四--访中国日本商会会长 中原秀人
日中贸易扩大与日本经济复苏是一个“重合期”
  网络版专稿 记者 胡蓉萍 实习生 刘睿 隔着办公桌,中原秀人一手握手,一手轻靠西服衣角。他衣着整洁,行礼如仪;清秀的脸庞,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年近花甲却精神矍铄,拥有着东方独有的儒雅。 和大多数毕生只效力于一个公司的日本人一样,他从197...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三--访中国英国商会会长 傅石
爱沿海 更爱西部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婷 贺文 再过两个月,英国人傅石(MichaelJFosh)就要从现在的职务上卸任了。作为中国英国商会连任两届的会长,他留给继任者的礼物是一份长长的名单。截至目前,中英商会的会员在北京已有350多个,在内地其他区域超过2...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二--专访中国欧盟商会主席
最好的时刻?最坏的时刻?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斌 “Interesting time”据说来自中国的一个谚语,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在五个星期前以此为名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我并不太确定精准的翻译,但大体意思就是这是一个会遭遇很多麻烦的时...
在华经商30年系列访谈之一--专访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吉莫曼
通胀面前 人人平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2008年或许会是美国人吉莫曼(JamesM.Zimmerman)在中国经历的最特别的一年。作为中国美国商会现任主席,吉莫曼对经济的波动起伏习以为常,并不以为压力,反而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地震灾难,让吉莫曼和他的同伴—...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