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子:只是看上去很美
导语:抚养一个外籍孩子长大,比在大洋彼岸生下他更加困难。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妍 按照中介的吩咐,刘莉特意穿了一件韩式的宽松小洋装,盘着发髻,化了淡妆,并把手袋放在胸前靠下的位置,有意无意地遮掩着。尽管内心惴惴不安,她还是尽量在海关人员的面前表现得平静,她拼命地收着肚子,使自己看上去更像是个出国旅游的阔太太,而非有六个月身孕的孕妇。

 

相比于拿美国签证,过海关已经显得相当轻松。当初为了顺利地办理旅游签证,方便到美国产子,刘莉不得不对使馆刻意隐瞒怀有身孕的事实,反复排练着装、走路姿态和面试环节,把酒店预订、旅游景点和行程等一系列细节背得滚瓜乱熟,使得签证官确信自己是个只想去美国花钱购物的中国人。

不过,刘莉没想到的是,这条路远比她在国内时设想的复杂。抚养一个外籍孩子长大,比在大洋彼岸生下他更加困难。

外籍宝宝的诱惑

单是“做美国人的爹妈”这一句话,就足够让人心驰神往的了。海外生子早已不再是富人阶层和明星的特权,像刘莉这样的工薪阶层也在琢磨着为自己即将出世的宝宝拿一个“硬气点”的境外身份。

准爸妈们确实把持不住这些优厚条件的诱惑:中介忽悠着“去美国生子,投资报酬率比抢银行还高”,孩子生在美国,就是美国人,不仅有教育、医疗各种福利,年满21岁后,父母还可申请绿卡,全家定居美利坚;要想近一点,到香港去生,生下的孩子有香港护照,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免签,接受与国际接轨的中英基础教育,就读内地大学还可以享受加分、免试的优惠政策。

经多方咨询,刘莉选定了一家口碑较好的中介机构,算上往返机票、产检、生产费用和看护费等,大约人民币14万元左右。“航空公司不接受32周以后的孕妇,我老公还要工作,”为了节省费用,刘莉在怀孕6个月的时候独自前往美国加州的一家华人待产中心。

除了一周2到3次、每次三个小时的外出时间外,刘莉只能在住处的四周散散步,剩下的时间就是听听月子培训的讲座,“待产中心怕我们出意外,所以这样规定,”刘莉说,“尽管我已有所准备,但心里还是很委屈,孕期没有家人照顾,感觉很不安。”

到了美国加州,刘莉才知道原来华人开办的待产中心遍地都是。离她住所不远的商场Punete Hill Mall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华人妇女。待产中心本是灰色行业,没有营业执照,大多开在风光优美的美国西海岸,在华人圈子里低调地经营。而就在今年4月,几家位于洛杉矶的月子中心因为违法改建民宅而遭查抄,这件事又在刘莉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冲突的国籍

在美国出生的孩子,要带回国很容易:先领出生证,再去办护照,然后去中国领馆办中国旅行证,接着买机票回国,就这么简单。

但是,孩子的户口,让去年在美国生下女儿的宋静文犯了愁。孩子是美国籍,按规定不能上户口,想要在国内的学校读书,都是一件麻烦事。一笔不菲的借读费用肯定是要出的,孩子日后在国内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会受到种种限制。

“现在各种说法都有,有的家长办了假的出生证明,瞒着使馆给孩子上了户口,还拿了中国护照,结果换不了旅行证,也出不了境,可有的孩子就完全没事,躲过了一劫。”宋静文还在犹豫是否要托人为小孩落户,方便入学,又担心之前千里迢迢生子的努力全部白费。

在上海的赵勇则在好几年前,就神通广大地为他的美籍儿子办了上海户口,“孩子再去美国,每次都要经过香港。先拿港澳通行证出中国海关,进香港,再用港澳通行证离开香港,飞美国,拿美国护照入美国海关,”赵勇说,“路线有点曲折,挺折腾的,但如果从上海直飞美国,孩子的双重国籍就瞒不住了。”

中国的国籍法明确规定了不承认双重国籍,而美国大使馆也确认,一旦孩子拥有中国户口,美国政府就认为他放弃了美国国籍。

不仅美国如此,在香港生下的孩子也面临身份延续的问题。香港出生纸并不等于香港身份,小孩在18周岁之前,在3岁、5岁、6岁、9岁、10岁、12岁、15岁、18岁——也就是每逢3、5的倍数都要到香港注册回乡证,才能够继续在大陆居住,并最终获得真正的香港身份。

所谓“公民福利”

受“落地即公民”的宪法保障,出生在美国,即是美国公民,可以享受公共教育、大学贷款、选举等诸多福利。但即便是美国公民,16周岁后,不在美国工作,不在美国上税,能够享受的福利也是极其有限的。

“美国所有的福利都来自于税。福利政策并不完全排除没有交过税的人,但不交税,享受的社会福利肯定和正常的美国人不一样。当然,这也取决于各州不同的法律规定。”已经拥有美国绿卡,在新泽西从事教育行业的杨先生说。

此外,美国法律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可以按照“依亲”政策为父母申请绿卡,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同时要提供报税证明、经济能力担保证明。申请绿卡之后,排队、走移民程序可能要几年时间,核准后还有漫长的“移民监”。而当初持B1/B2商务、旅游、观光签证来美产子的母亲,也有可能因为当初入境时存在欺瞒情况及违反“无移民倾向”的条款,日后难以再取得签证。况且,在当前美国反移民的氛围下,21年后“依亲”政策能否保持不变,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去美国生宝宝是个美好的梦,但也是个很花钱的梦。”宋静文说,“这不只是生产和坐月子的开销,而是一辈子注定要为宝宝的成长付出更多的金钱。”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