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政经要闻 > 声音 >
反思城市内涝 建设海绵城市
2016-07-27 12:07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天潘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近期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大面积洪涝灾害蔓延。这其中,武汉市的内涝,尤受关注。

经济观察报 张天潘/文 近期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大面积洪涝灾害蔓延。这其中,武汉市的内涝,尤受关注。一名女大学生申请公开信息质疑武汉3年投130亿依然看海成为焦点。而此事原由是,2013年武汉市水务局公布《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称准备通过3年努力,投资130亿元,系统完善排水体系、整体提高排水能力。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武汉投资130亿告别‘看海’,一天下15个东湖也不怕”。三年过去,武汉在质疑面前尴尬了,近日回应称这笔投资已使用了40亿元。

此事虽然值得说道,但是究其价值来看,可能双方都走偏了方向。公众认为,政府花了130亿三年治理了,就应该不能动不动内涝了,而政府更是认为,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好了,城市就应该解决内涝了。事实上,都不是,内涝问题,绝不是一个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短短三年就能解决。所以在政府和公众双重误解下,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却始终没有抓住重点。我们应该有更深入和理性的了解。

首先要问的是,现在为什么城市经常内涝?刚一下雨,地面就积起水来了。我曾访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她认为,最重要原因的是因为近些年来城市开发建设速度非常快,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肆意破坏,比如采用了大量的硬质铺装,原来都是农田、林地,现在不是水泥柏油马路就是屋面,这个就改变了地表的径流。还有拦水造坝,占用林田,填了好多河湖,河边湖边几乎都硬化景观化,河道加盖板,明沟变暗沟,这样过水能力肯定减小。城市开发建设中有很多破坏山水林田湖的行为,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所以就蓄不住水了。城市周围的湿地可以抵御洪水、调整径流,改善气候,也能控制一些污染,但是这些湿地都大量地减少了。城市建设占用了很多土地,盖好多房子,全是硬质铺装,客观上影响了很多原始生态的环境。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武汉近些年填湖更为严重,目前武汉城区湖泊有38个,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数字是127个——60年来武汉城区近90个湖泊消失),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污水排走,再加上排水设置的有限,内涝就成为家常便饭。

可见,城市的排水设置,其实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把排水作为主要的问题,治标不治本。那么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本质,那就应该对症下药。目前看,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动辄内涝的办法。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中又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层面分析,狭义的更多是指小海绵,就是源头控制这一块,让雨水没有进入河流和管网以前,要让它及早地、分散地、源头地控制它的流量和水质,城市里见缝插针地做绿地和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的设施。广义上讲,还包括山水林田湖的大海绵。一个大湖、河道能够更多地蓄存雨水,更多地释放和吸收雨水。

谢映霞院长也曾总结,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有这么几条:一是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山水林田湖。二是对已经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要进行一些修复和恢复。三是新建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生态型的开发,新的开发区和新的小区一定要按照低影响开发原则建设,多做这些能够吸收水、渗水的设施,包括雨水花坛、树池、坑塘。“海绵城市”实际上不仅牵涉到绿色屋顶、透水铺装、植被草沟、生物滤池、低影响开发这些源头控制措施,还和河湖水系、调蓄空间等有关系。很多东西要融在已经建成的城市区域里。

海绵城市的建设既要考虑源头的控制措施,也要从大处着眼,共同构建这样一个大的海绵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这一生态环境。所以,根治内涝问题,以及建设海绵城市,最核心的是依然是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

(作者系资深公益人)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