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让渡隐私是为了防疫, 不是为了被“吃瓜”

子兮2020-11-12 13:02

子兮/文 最近,上海浦东出现疫情之后,上海总体表现可圈可点。首先,上升为中风险地区的仅有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堪称精准防疫。然后,城市方方面面运转照常,做到了内紧外松。本人亲身经验,火车站、地铁都没有加码防控。对比其他地方,这份淡定还是很难得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出现了疑似密切接触者隐私被泄漏的插曲。一份名为《关于浦东一例新冠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xxx调查情况简介》的文档,突然传遍了互联网。这份报告中出现了大量个人隐私,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工作单位、住址,每日行程,身高、体重、BMI,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

文档从何而来,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从内容的详细程度、专业程度来看,不像是好事网友杜撰的,而更像是从有关部门违规流出的。

这份文档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毫不夸张地说,我看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感到恐惧。新冠病毒真是碰不得,这还只是一名密切接触者,都要遭受这种程度的“示众”。难怪有人感慨这是“社会性死亡”。然而,能够换位思考的似乎是少数。一大批人竟然津津有味磕起CP。

磕CP本是粉丝圈的黑话,出现在疫情防控领域实在荒唐。原来有人发现,“男主”每天坐二十几站地铁陪“女主”吃饭,他们从中看到了“绝美爱情”。可是稍有同理心和隐私观念的人,都是笑不出来的。

不要以为对“社会性死亡”的恐惧会促使人们加强个人防护,间接起到促进防疫的功能,因为当事人更有可能出于不信任心理对相关信息有所隐瞒,这是不利于防疫的。

众所周知,人们为了配合疫情防控,让渡了不少个人隐私。健康码实时记录着我们的行动轨迹,一旦“中招”,不管是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还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都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溯源工作。公众的自愿配合,与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高效的社会管理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威力,共同构成了我们社会的防疫战线。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我们的防疫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公众的隐私让渡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当事人提供如此详细的个人行踪,身份信息,社会关系,是为了抗疫大局,配合的默认前提是相信有关部门能够把信息保护好。这些隐私信息绝不能够用于抗疫之外的领域,当然更不是用来“吃瓜”“磕CP”的。

前段时间,苏州在健康码的基础上出台所谓“文明码”,引起舆论强烈反感,最终不了了之。杭州曾试图扩展健康码的适用范围,推出渐变健康码,同样遭到了舆论的抵制。这些都是不尊重公众隐私权、突破正当性边界的负面例子。与之相比,上海这名密切接触者隐私被泄漏属于偶发个案,但是这一个案反映出的信息保管漏洞值得重视。

信息是怎么流出来的,责任人都有谁,应该追究何种责任,下一步该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这些问题都要放在阳光下回应和解答。公众信任是一种宝贵而稀缺的资源,必须得到善待,而不能被辜负。

进而言之,在防疫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要如何保护、如何使用、如何善后处理,需要在更高层面立下规矩。隐私让渡应该是有限的、有规则的、有保障的,而不应该是无限的、无序的、放任不管的。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