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集团宣布重整遭证监会立案 业界提醒此华晨已非彼华晨

刘晓林2020-11-20 23:2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11月20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集团”)被判重整的消息传来,华晨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01114.HK)收盘大涨8.25%,报收7.48港元。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日公布的民事裁定书称:申请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致汽车)对被申请人华晨集团享有到期债权,且未获清偿。华晨集团对该债权明示不能清偿,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形,因此,华晨集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同时,华晨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不过,与资本市场的喜悦不同,剧情很快反转。由于这一猝不及防的重整裁定,让华晨一个月前的债券违约案陡生变数。面对债权人的质疑和声讨,证监会也迅速作出回应称“今日对华晨集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决定对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对华晨集团有关债券涉及的中介机构进行同步核查,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2002年成立的华晨集团在过去18年中始终争议缠身。今年8月初,随着华晨多支债券遭到抛售、华晨中国股价暴跌、大量股权被冻结,华晨汽车1200多亿的债务危机被曝光,危机在此后三个月快速发展,华晨不断传出通过卖股还债、私有化等方式缓解危机的操作和传闻。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晨集团资产总计459.66亿元,负债合计523.77亿元。

但此后由辽宁省银行监管协会牵头成立了债委会,华晨集团表示只是短期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对外高调宣布华晨集团已进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主营业务剥离,集团属性改变。但最终,在汽车行业债务暴雷、破产不断的背景下,华晨快速走到“破产重整”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过去几个月的资产腾挪,此华晨已非彼华晨。

压垮华晨的最后一根稻草?

 1016.72万元在华晨数百亿的负债体系中并不显眼,但却扮演了压垮华晨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法院民事裁定书显示的诉讼脉络显示:2020年10月16日,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判令华晨集团支付格致汽车模具款1016.72万元及相应利息。

宣判后,华晨集团随即向格致汽车发出《告知函》,称完全接受判决结果,但华晨“目前债务负担沉重、经营持续亏损,目前已经资不抵债,无力偿还贵司上述债务,敬请谅解。”

2020年11月13日,格致汽车以华晨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集团进行重整,并提交了相关证据。11月16日,华晨集团向法院提交了《关于对债权人申请本公司重整无异议的函》,称对格致汽车的重整申请无异议。

三天后,法院组织召开了听证会,包括格致汽车、华晨集团、华晨集团的股东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债权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溪本钢钢材销售有限公司等各方主体参加了听证会。

法院裁定认为,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格致汽车作为债权人有权申请华晨汽车重整。同时认为,华晨集团还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9月的沟通会上,华晨集团高层曾表示,华晨集团短期确实有资金流动性问题,但政府各个部门都给予了支持,为保护银行的利益,由沈阳市金融监管局、辽宁省银行监管协会牵头成立了债委会,让银行、债委会帮助华晨共克时艰。并称华晨集团的债务不是金融负债,包括经营负债,集团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在行业是比较合适的。直至11月初,华晨方面仍对破产传闻进行否认。是常规话术还是故布迷雾,华晨的打法让外界疑问不断加深。

启信宝数据显示,作为辽宁省重点国企,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两大股东分别为辽宁省国资委与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分别持股80%和20%。另一方面,作为备受关注的港股中概股,以及德国宝马汽车的合资对象,华晨在资本市场也颇受关注。据悉,虽然华晨宣布重整,但宝马方面回应称双方的合作,以及之前达成的宝马增资扩股协议不受影响。不过,这也使得宝马此前对华晨输入各项支持仍难以救活华晨成为舆论主导声音。

从11月13日以来,在破产传闻冲击下,除了11月18日微涨1.45%外,华晨中国股价连续几日下跌,11月20日,重整消息传出后,华晨中国呈现出利空出尽迎来股价回升的状态。

截至11月20日收盘,华晨中国总市值显示为377亿港元,仅三年时间,距离其市值最高点已经跌去了56%。2017年8月,受宝马新一代产品入市影响,华晨中国盘中一度涨至22.30港元,创历史新高,收盘创下最新市值1070亿港元。2018年初,在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上,华晨中国名列第122位。

转移资产质疑 华晨集团已“去精存粗”?

华晨的重整看起来似乎是个“意外”。9月22日,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辽宁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过去一年中,整个华晨集团进行了管理架构的调整,管理层已从9级压缩至3级。华晨集团总部从五六千人缩减至一百多人。

按照正在推进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华晨集团将把经营业务剥离出去,集团的职能向一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即今后不管经营业务,只做股权投资管理。据介绍,2019年12月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华晨制造,已经实现对华晨旗下自主乘用车板块的统一管理,目前是和华晨中国平行的另一家二级整车企业。就在采访当日,华晨集团成立了另一家全资子公司辽宁鑫瑞。

作为该改革的一步,9月30日,华晨集团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华晨中国15.35亿股无偿转让给辽宁鑫瑞,华晨集团不再直接持有华晨中国股份,目前,华晨集团间接持有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30.43%股份。而从今年6月开始,相同的股权转移手法被华晨多次使用。据悉,此次重整只包括自主品牌板块,包括华晨宝马、华晨雷诺等在内的优质合资业务并不会波及。

不得不提的是,齐凯在今年9月底接受采访时给出的信息仍是华晨集团债务1200亿,资产1700亿,资产负债率70%左右。而不足两个月,其资产和负债分别下降为459.66亿元和523.77亿元,这意味着华晨集团的业务剥离已经推进颇深。

从华晨混改的角度来看,此次债务危机导致的破产重整不排除是一次意料之内的“变数”。重整是否会给华晨集团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以及将对其旗下整车业务产生什么影响,都将成为此次重组的后续关注焦点。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