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乳业执行董事吴少虹:在“碳达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乳业将有望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减排

2021-04-29 15:36

2021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受到舆论关注。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碳减排将对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以煤炭为核心能源结构的中国来说,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意味着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快速行动,促进全供应链协同减排,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市场动力。

澳优乳业执行董事吴少虹表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可保持企业与社会长期共赢发展的战略模式。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引领下,中国乳业不仅需要乳企自身通过系列减排措施降低排放,更需要全供应链携起手来,借鉴先进经验,践行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

绿色低碳是全球澳优人的共识与目标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在人类生存的命题面前,每个国家、每个各行业都应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对于乳业而言,必须要高度重视整个产业链,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环节的环保工作。

吴少虹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企业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企业既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单位,也是气候友好型创新解决方案的提供方,澳优乳业将积极响应“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多年来,澳优乳业通过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升级新型装备、引进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效能,促进节能减排。与此同时,澳优乳业制定内部管理考核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氛围,提高了全球员工的环保意识。

“澳优注重利用数字化技术驱动节能减排,比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单项或组合应用,都可推动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耗的有效管理和运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吴少虹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澳优人的共识和目标,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澳优乳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解决之道。

澳优最佳实践打造乳业减碳先锋标杆

自成立以来,澳优乳业一直将可持续发展、节能降碳贯穿生产运营始终,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业最佳实践,发挥了乳业减碳先锋的角色作用。

企业减碳,供应链整体碳排尤为重要,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需要上下游企业联动,开展生态设计。澳优乳业始终将“更优营养、更优生活、更优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方针,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将可持续发展和减碳目标融入设计、采购、生产、运营每一个环节中。

在生产环节,澳优乳业的技术创新有效带动减碳。澳优乳业荷兰海伦芬厂房运用先进引力加工程序,同时采用热能储存(两组热交换泵)替代天然气的方式用于加热及冷却,并使用热塑性稀烃(TPO)作为天台物料,以有效反射太阳光,达到降温效果,以此来减少能源消耗。

第三届进博会上,澳优乳业的可持续低碳展台得到官方认可,该展台充分运用环保材料(超90%),为观展者呈现可持续利用、可高效材料降解、可无气味污染的绿色展台,荣获第三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区“绿色展台奖”铜奖,成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率先获此殊荣的企业。

通过优化各厂区的能源用量效率管理;引进先进设备及技术,运用环保材料减少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等措施,澳优乳业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针落实到了具体的企业实践当中。

澳优将推动中国乳业全供应链协同减排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吴少虹认为,对于中国乳业而言,碳中和也是一场持久战,必将面临多重考验,需要全供应链携起手来,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

吴少虹表示:“关于全供应链减碳,企业自身做出改变固然重要,但我认为需要优先构建一套全供应链管理体系,关键是借助先进的核算方法及工具,赋能全供应链所有相关人员,实现产品和技术等协同创新,持续节能减排,从而更有效的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企业碳中和征程上,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教训,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近年来,雀巢、苹果、达能等国际先进企业在全供应链减碳方面探索出一系列最佳实践,包括全生命周期碳盘查、责任供应链管理、牧场低碳可持续技术创新、全面使用环保包材等做法,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借鉴。

吴少虹表示,未来澳优乳业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减少牧场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绿色工厂、全面使用环保包材等方式,抵消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带动实现全供应链减碳,从而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吴少虹相信,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政策的引领下,只要行业一起携起手来,中国乳业有望实现全供应链协同减排,建立起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减碳行业管理体系,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