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昌
当地时间7月2日,在巴西巴伊亚州萨尔瓦多市的MAC艺术博物馆外,包括经济观察报在内的中国媒体守候在此,等待对巴西总统卢拉的采访。因时间关系,此次采访没能成行。中国媒体目睹了巴西总统车队从院落中驶出大门的过程。在这个车队中,来自中国品牌比亚迪、奇瑞的汽车非常惹眼。其中一辆红色的比亚迪唐,据称就是卢拉的座驾。
这是一次临时安排的采访。卢拉来到萨尔瓦多,是为了出席于当日举办的巴伊亚州独立日活动。当天萨尔瓦多市区有大量的民众身着民族服装,在热闹的音乐鼓点和桑巴舞步中欢庆节日。在MAC艺术博物馆里,卢拉会见了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前一日(7月1日),比亚迪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乘用车工厂完成首车下线,李柯专程为此而来。
在比亚迪卡马萨里乘用车工厂下线仪式上,也有舞蹈演员表演了桑巴舞的欢迎仪式。这是一种象征,随着在巴西本地工厂的新车下线,比亚迪在巴西市场跳起了属于自己的桑巴舞。
比亚迪巴西生产基地自2023年破土动工,至今刚过去15个月,该基地投资达55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71亿元),其中的乘用车工厂将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规划产能15万辆,预计为本地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在海外设厂、实现本地化发展,已是中国汽车出海发展的统一步伐。比亚迪工厂所在的卡马萨里市,地处巴西东北部萨尔瓦多都市圈,此地不仅是巴西最早的首都,也是桑巴舞的起源地,还是巴西国内仅次于东南部圣保罗州和里约热内卢州的工业重地,尤其在汽车产业配套和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拥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巴西工厂的前身是福特汽车在巴伊亚州的组装厂,福特在2021年宣布关闭工厂,这一度让巴伊亚州的产业工人陷入迷茫。而比亚迪的到来,让当地政商界重燃希望。
出席比亚迪首车下线仪式的有来自巴西巴伊亚州、萨尔瓦多市、卡马萨里市的多位政府官员,他们均对比亚迪的新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这座工厂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成为技术转型的典范。”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表示。
在李柯看来,比亚迪在巴西发展的过程充满不易,遇到很多的质疑和不满,而当比亚迪把阶段性成果交出来之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和人口第一大国,其本身乘用车市场约200万辆规模,对南美洲其他市场也拥有很强的辐射力。比亚迪在巴西建设工厂,成为中国汽车撬动南美市场,打造全球出海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200万辆市场的诱惑
在MAC艺术博物馆,巴西总统办公厅主任、巴西总统府首席部长鲁伊·科斯塔为中国媒体转述了卢拉与李柯会谈的部分内容。他提到,能源转换是一个重要议题,许多中方企业在帮助巴西强化电力输送和储能等领域。“比亚迪在巴西走出了坚定的一步。”鲁伊·科斯塔说,目前正在筹备卢拉总统在8月第一周时到比亚迪工厂参观总装线,未来比亚迪整个的产业链都能够实现本地化。
吸引中国汽车企业来到巴西的首要原因,是巴西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巴西拥有2亿以上的人口,汽车市场规模居世界第六位。根据巴西全国汽车工业协会(AN-FAVEA)的数据,2024年巴西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4.1%,达到263.49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194.87万辆,同比增长13.2%。而放眼整个南美洲,汽车市场的容量还会再翻一倍多。中国车企进入巴西,就有了撬动整个南美市场的支点。
与其他单一大市场相比,巴西市场较为特别,这里没有本国汽车品牌,市面上所销售的汽车全部是外国品牌。经济观察报记者从萨尔瓦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几个主要城市的街头看到,这里的汽车以美系、欧系、日韩系为主,菲亚特、大众、雪佛兰、现代、雷诺等品牌的车型可见率极高,但主要都是燃油小型车。
总体而言,欧美系品牌占据着巴西市场超过50%的份额,日韩系品牌则把持着第二梯队,中国品牌目前占比还不大。在圣保罗市区,记者看到一些江淮品牌的警车,也能看到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品牌的私家车。
但中国汽车品牌在巴西市场的增长速度很快。2024年,比亚迪在巴西销量达到7.68万辆,市场份额3.1%;奇瑞销量6.09万辆,同比增长93.6%;长城汽车全年销售3万辆。在巴西2024年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已经进入了前十,而比亚迪乘用车在2022年才首次进入巴西市场。巴西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来自中国车企。
更多的中国车企将进入巴西。卢拉在5月份访华时,曾会见了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中国车企代表,这些车企均表示将进入巴西发展。此外,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也提出了在巴西发展的规划。
复杂的壁垒和博弈
巴西虽然没有本土汽车品牌,但为了推进本国产汽车的竞争力,巴西对进口车征收较高的关税。针对进口新能源汽车猛增的现状,巴西工贸部外贸委员会在2023年11月宣布,自2024年1月起,恢复征收纯电动、插电式和油电混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进口税,并逐步提高税率,预计到2026年7月,相关税率将升至35%。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加快在巴西建厂,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抢抓高额进口税率落地前的时间窗口。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汽车就曾有过一轮大规模进入巴西的行动。2009年,巴西汽车市场创下超300万辆的销量纪录,吸引了奇瑞、江淮、力帆等多家中国车企到此“淘金”。
其中,奇瑞成为最早在巴西建厂的中国车企。江淮在2011年实现年销3.8万辆,成为巴西第一大汽车进口品牌。同年,江淮宣布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建设一家汽车装配厂,吉利汽车也曾在2014年宣布要在巴西设立合资工厂。不过,这两项建厂计划后来并未兑现。
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5年,比亚迪位于圣保罗坎皮纳斯市的电动大巴工厂完工,后来比亚迪还将电动叉车、货车、卡车、云轨、光伏、储能等多个项目引入巴西。
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在巴西工作了12年,他对中国品牌在巴西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告诉经济观察报,十多年前中国车企来到巴西,主要是因为当时巴西货币在升值,很多品牌看到有利可图就蜂拥而至,但主要销售便宜的汽车,因此巴西社会对中国车形成了“便宜、质量差”的印象。随着2016年、2017年巴西货币贬值,就没有中国车企做大规模投入了。
巴西市场的一大特征是市场波动大,十多年前其汽车市场规模已超过300万辆,但2015年之后不断萎缩,至今也没回到曾经的高点。在过去十多年里,不仅是中国车企发展遇阻,很多跨国车企都遇到了困难。福特汽车关闭其在巴西的工厂,正是因为在巴西市场发展不畅,连年亏损。
李铁表示,在巴西市场,车企要应对的挑战很多,包括复杂的税收、物流、劳工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非常专业的当地团队去处理。
比亚迪巴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在巴西市场面临多方面“攻击”。例如有海外媒体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在港口堆积如山,陷入滞销。对此,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有工作人员指出,一个集中箱船装载的汽车数量约七八千辆,汽车堆在港口主要是等待清关,所谓卖不出去是假消息,因为目前比亚迪在巴西市场一个月就销售一万多辆。
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公关与市场总监PabloToledo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现阶段自己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消除巴西市场上关于比亚迪的不实信息,同时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他称,从比亚迪开始,中国品牌在巴西有了不一样的体系化打法:首先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依靠高科技取胜而不是“低质低价”;其次在品牌方面,消费者愿意为比亚迪品牌买单,而不是仅仅聚焦于某款产品。“比亚迪现在是巴西最炙手可热的品牌之一,是继华为、小米等中国品牌之后在巴西再度掀起中国品牌热的品牌。”PabloToledo说,“我注意到,中国的手机品牌OPPO也正在进入巴西,他们在巴西打出的标语是,要做‘手机界的比亚迪’”。
新能源车的突破口
在巴西,街道上行驶的大多数车辆都是十多年前的老旧车款,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则是全新物种。在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采取跟随战略,事实上难以与其他跨国品牌抗衡,这也导致中国车企长期找不到突破点。而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目前,巴西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很快,灵活燃料(flex-fuel)的EV、HEV占比快速提升。2024年,巴西EV销量同比增长219.2%,达到6.15万辆,占比2.5%;HEV销量同比增长32.4%,达到5.62万辆,占比2.3%。
这其中,比亚迪占据了很高的份额。在巴西,10辆电动车中就有9辆来自比亚迪,混合动力车型中比亚迪占三分之一。自进入巴西以来,比亚迪已经累计销售了13万辆新能源车。今年截至6月25日,比亚迪销售了4.7万辆,今年全年比亚迪要挑战14万辆的目标。
李铁指出,巴西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广能源转型,在汽车领域大规模使用灵活燃料就是一大体现,此外针对充电基础设施也有一些鼓励政策。这些是比亚迪能在巴西市场持续拓展的大背景。
在巴西市场,比亚迪主要和市面上的燃油车竞争。据比亚迪巴西分公司产品负责人JulianoCheng介绍,比亚迪目前在巴西的主力产品之一比亚迪KING(国内的驱逐舰),之所以如此取名,是为了与丰田卡罗拉(CROWN)车型直接竞争,其涵义是“只有KING才能戴上CROWN”。
JulianoCheng表示,比亚迪最早引入巴西的是唐和汉的EV车型,目的在于凸显品牌的高端化定位,但真正打开销量的是宋、元、KING等车型及这些车型的DM-i混动系列产品。未来,比亚迪在巴西还将针对性开发一些适合当地的小型车。
在销售渠道方面,比亚迪目前在巴西开设了180家经销门店,年底还会增加到220家。
7月5日,正值周六,圣保罗大多数汽车经销店都已处于半营业状态,但一家由当地Dealer集团开设的比亚迪门店里仍然一片忙碌,陆续有顾客来店看车。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这家店会给进店的顾客赠送饮用水,还可以参加周末举办的活动。这样的场景与国内的汽车销售店类似。
与周围的其他品牌销售店相比,比亚迪的这家汽车销售门店面积不算大,但店里塞满了比亚迪宋系列、元系列、海豹、海豚、海豚MINI(国内的海鸥)及KING车型。
店内的一位销售员表示,巴西用户选择比亚迪,最看重的是舒适性,因为巴西的道路硬件条件不好,也比较拥挤。其次,虽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价格上可能会比其他品牌高一些,但是因为有高科技的功能,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划算。
不仅是比亚迪,目前多家中国品牌都在新能源方面有所斩获。在离这家比亚迪店面不远的一家长城汽车店里,一位销售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哈弗H6是销量主力,新能源欧拉车型的市场反馈也不错。另一家中国品牌极氪,其在巴西市场定位于高端新能源汽车,目前寻求在高科技和专业改装领域实现突破,据了解上市半年多已在高端纯电领域与宝马、沃尔沃并列,成为市场前三甲。
全产业链出击
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证明,面对巴西市场,只靠进口车模式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实现本地化发展已是车企的必修课。比亚迪在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的同时宣布,未来还将推动全产业链的本地化。
比亚迪巴西工厂,是巴西当前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其不是像很多跨国车企一样只设立总装线,而是包括大量供应链企业在内的生产综合体。在供应链上,比亚迪也同步推进在电池领域的本地化。JulianoCheng表示,比亚迪在巴西玛瑙斯的电池厂,今年也会跟进生产刀片电池,供应本地化车型。
7月3日,在里约热内卢市政府大厦里,里约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爱德华多·帕埃斯曾在2017年至2020年担任比亚迪拉丁美洲地区副总裁,在深圳工作了四年。作为比亚迪前员工的他对比亚迪好评有加,他认为比亚迪将会成为巴西市场销量第一的车企。他同时透露,目前正在推动比亚迪将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里约热内卢。据了解,比亚迪已宣布将在巴西建立两个研发中心,其中一个位于里约热内卢。
从更大的战略层面看,比亚迪将在巴西实现从原材料到研发、生产、供应链及销售和服务的全面本土化。从锂矿到光伏,从电池到储能,从电动大巴、云轨到乘用车,比亚迪都做了布局。
7月5日,经济观察报参观了建设中的比亚迪云轨圣保罗17号线,这一与当地政府密切相关的公共项目已经进行了多年。而正是多年的积累,为比亚迪在巴西带来了包括政商资源、供应链资源、人才资源在内的众多资源,也有了目前其乘用车全产业链发展的根基。
相比其他跨国品牌仅仅将老旧车型生产线放在巴西,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不仅带来全球同步的新产品,还带来全球同步的产业链。这是中国汽车出海过程中,与其他车企大为不同的地方。“比亚迪巴西的员工现在差不多接近1700名,将近90%都是巴西本地的员工。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分很多期的,前期可能中国人会多一点,随着项目的进行,招聘的本地员工会越来越多。可能最后巴西的本地的员工有95%,中国员工只有5%。”李铁在谈及公司本地化发展时说。
除了更多地招聘本地员工,李铁认为,实现中巴文化在公司内部的融合也是重点。“现在每个中国的节日跟每个巴西的节日,我们都庆祝,然后在庆祝的时候给大家解释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日,节日是怎么过的,努力去做到文化的融合。”
全产业链本地化,是这新一轮中国汽车出海的显著特征。这在东南亚已形成气候,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车企已经成团出击。而在南美洲,巴西成为新的热土。随着更多中国品牌进入巴西,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在南美洲开启全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