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家居消费与房地产周期紧密相连。地产红利曾造就了一个高速扩张的家居市场,但自2021年新房成交持续下行以来,行业增量逐渐枯竭。进入2025年,中国家居行业依旧走在周期转换的关口。对多数家居企业而言,昔日的增长引擎已然停摆。
更微妙的变化还在于消费端。新一代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家具的功能属性,而是更看重体验、场景与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在“需求减量、偏好变迁”的双重挤压下,走向分化与重构。
在行业承压背景下,顾家家居(603816.SH)于8月22日发布年中业绩报,交出营收与利润双位数增长的答卷,战略转型取得进一步突破,释放出穿越行业波动的韧性与潜能。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顾家家居内贸零售企稳向好,外贸收入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8.01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同比增长13.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0.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89%。
尤为亮眼的是,顾家家居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速显著高于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增长,呈现出现金流领先于利润、利润领先于营收的强劲增长格局,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协同向上,充分体现出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经营韧性和盈利质量的提升。
零售转型:从规模试水到体系化落地
零售转型,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但对于以传统制造起家的家居行业来说,这一方向始终是是被忽视的:在过去的增量时代,行业更多是制造增长的逻辑,通过不断地扩品类、开渠道、搞促销,甚至通过经销商压货实现增长。
但伴随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传统的“发货即业绩”模式已无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面对存量市场的挑战,如何推动自我革新,成为家居企业面对行业转型的关键命题。顾家家居在这转型浪潮中,围绕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零售模式转型,成为一个可观察的实践样本。
数据显示,持续深耕零售转型已为顾家家居带来显著成效。战略品类表现尤为突出:智能类产品零售较2024年H2环比增长达18倍,功能品类零售增长超50%,床垫“1号垫系列”零售增长超过50%,定制零售订单增长13%。其次在交付效率以及用户满意度的提升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验证;例如,在用户侧,顾家家居顾家To C齐单交付满足率达98%,现货快交覆盖零售额占比提升至53%,用户NPS较2024年提升0.92个百分点。
成效背后,是顾家长达7年、颇具战略定力的“零售转型”布局。自2018年埋下零售转型的种子以来,顾家家居并未将这一战略停留在门店形态或产品组合层面,而是围绕用户价值,以全链路交付、数字化管理和场景化体验为支点,建立起高质量、可迭代的增长模型。
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摆脱过去“依赖感觉”的业务模式,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环节深度解耦,最终通过标准化系统数据支撑实现直连终端用户。
为此,顾家家居持续完善五大数字化系统——iKUKA平台、用户营销系统、零售分销系统、商品运营系统、“仓配装服”五合一交付体系,推动交易环节向体验闭环升级,让交易真正转化为体验,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销售决策链条。
其中一个关键支点,是顾家以长期主义视角进行的一项长周期基础设施投入:仓配服体系建设。这一体系涵盖经销商、物流、配送服务等环节,通过顾家的“重”投入,让经销商运营变得更“轻”,进而推动整体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用户满意度提升。如今,顾家仓配服基础设施全国建仓突破100家,覆盖零售额占比达到65%。
一系列成果,既是顾家家居零售战略转型的生动注脚,亦从侧面印证了顾家家居零售转型已经跨过规模试水阶段,进入体系沉淀与规模化成长阶段,成为公司后续稳健增长的护城河。
整家突破:从家居到生活方式的价值跃迁
从最早的沙发制造商,发展成为专业软体家居制造商,再到多品牌、全品类、全渠道的综合家居零售运营商,顾家近年来的路径变革,始终有一条清晰的路线牵引:一条从单品、空间、到场景,并最终迈向生活方式引领者的演进。
这其中,"整家业务"的突破成为顾家向生活方式引领者跃迁的关键支点之一。但与传统单品模式相比,整家业务属于典型的长链条、重资产、高复杂度的经营模式,涉及跨品类产品研发、供应链整合、设计创新、交付服务以及场景化店态建设等,要求企业具备极高的深度服务能力。涉及的每一个环节,对“跨界”而来的顾家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回顾顾家的整家业务进化史,也是一场“从0到1”的能力跨越过程。早在2015年,顾家便开始布局定制家居业务,虽然前几年承压,但也逐步积累了场景化设计和空间整合能力。至2023年年初,顾家将全屋定制全面升级为一体化整家,提出要通过全链路的能力升级,满足用户对美好家居生活的需求。
而自发布“一体化整家”战略以来,顾家始终保持主动进攻的态势,通过产品、场景、渠道等多维度的迭代升级,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筑牢整家业务根基。进入2025年,顾家更是通过发布高品质的环保7号丨LSB-5芯板产品、引入AI设计大脑、创新“十大微场景”生活方式解决方案、渠道布局等一系列动作,精细化、智能化回应不同用户的生活方式诉求。
凭借持续的创新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顾家整家战略迎来了结构性跃升。2025年上半年,定制零售订单增长13%,整家融合大店累计达到377家,坪效提升10%。
不过,作为战略支柱,整家业务依然处于初步阶段,蕴含着很大的成长空间。正如行业观察所言,顾家“如今的‘整家突破’,更多在服务能力上的前置性突破,只有迈过了这个坎,客单价和业绩才可能有新的突破,真正打开全新的战略空间。”
全球深化:产能扩张与品牌突破
翻开顾家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其另一个独特性,暨内贸、外贸一体化:在夯实国内市场基本盘的同时,顾家家居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在国际化进程中,顾家逐步构建了“产能布局+本土化运营+自有品牌建设”等多维度、多领域的出海路径。从制造端布局看,过去6年间,顾家在越南、墨西哥、美国等地建成总面积突破65万平方米的海外制造基地,其中越南主基地平福工厂提效超过30%,新基地平阳工厂顺利投产,墨西哥和美国工厂也步入良性运营阶段。随着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顾家的全球产能也跃上新台阶,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增强。
面向全球化的竞争,顾家围绕B端和C端用户加速推动“全球深化”的战略落地。一方面,顾家通过OEM(原厂委托制造)和ODM(原厂委托设计)的主要业务模式,持续深化与全球主要家居零售商的战略合作,拓宽市场份额。
不过,仅仅通过OEM、ODM的业务布局,还不足以建立更加稳固的护城河。想要在家居出海中真正建立优势,品牌还需要继续向上突围。为此,顾家以自有品牌(OBM)KUKA HOME寻求价值跃升,探索中国家居品牌出海的新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OBM业务的发展也是顾家国际化战略深度迭代的一面镜子:2008年前后,顾家进军荷兰市场,以自营店模式开启品牌国际化,但因为经营上长期亏损,在2013年主动关闭10家自营店。但顾家的尝试并未止步。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摸索,如今顾家OBM业务也迎来了重要突破:2025年上半年,KUKA HOME品牌新开门店15家,总数增长至43家,覆盖印度、越南、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的家居解决方案。
无论是在制造端的产能提升,还是在品牌端的市场深耕,又或是聚焦战略市场的人才队伍本土化建设,顾家家居都以稳健步伐持续拓宽全球市场的边界。未来,随着全球市场对家居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进一步升级,顾家家居将继续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创新设计以及全球化的供应链优势,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效率驱动:规模扩张与精益管理
面对规模扩张与复杂运营的挑战,顾家家居选择了一条“提质增效”的路径:以简政放权激发组织活力,以精益改善提升运营效率。
组织层面,顾家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让一线团队具备更大的决策权和执行力;生产运营层面,顾家以“KBS精益改善”为抓手,持续推动资源整合、经营改善和人工提效,为整体供应链韧性和成本控制拓展更多空间。
此外,通过对成本结构的优化与资源投入的精准化,顾家家居在保持营收扩张的同时,有效压缩了非必要开支,推动利润增量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2025年上半年,顾家内外贸KBS成效凸显,单位人时产能(UPPH)平均同比提升20%以上。通过释放组织潜能与精益改善的持续推进,顾家不仅稳稳接住了外部波动的考验,也为未来构筑起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曲线。
结语
回顾2025年上半年,顾家家居展现了其在多个维度的持续突破:零售转型从试点阶段迈向大规模复制,整家业务在产品、设计与体验上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全球化供应与自有品牌网络的构建进一步巩固,同时在精细化运营中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平衡。
在行业仍处于弱复苏、竞争格局加速分化的当下,顾家家居交出的半年答卷不仅代表当下的确定性,也传递出未来穿越周期的增长预期。可以看到,随着以“零售转型、整家突破、全球深化和效率驱动”为增长支柱的全面赋能,顾家家居正迈向一个内外销协同、高质量增长与全球化拓展并行的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