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9-01 12:11
10月18日,国民党将举行新一任党主席选举,还有48天。
已经宣布的参选者、可能参选者、被劝进者,心思各异、面目各异,笔者速写众生相如下:
朱立伦,老狐狸。
朱立伦一直在劝进台中市长卢秀燕。国民党主席选举,原定于9月1日至5日办理领表登记,后经中常会研议决定延后两周,9月15日至19日领表登记。朱立伦对此做出解释说,对于众望所归的人,大家都还是有所期待,大家都在努力。
所谓众望所归的人,当然是指卢秀燕。这一次,朱立伦不再自己呼吁,而是抬出“大家”这个群体,他是跟大家一起呼吁。
其实朱立伦的心思,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洞若观火。正如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朱立伦的想法是“燕子不出,舍我其谁”,只要卢秀燕不出头,朱立伦就当仁不让了。
朱立伦的实力就在于他常年深耕党务工作,“党羽众多”。而且,朱立伦的党羽纪律严明。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次党主席竞选中,朱立伦的党羽可以做到“来有影、去无踪”,需要他们抬轿子时,他们会立马跳出来摇旗呐喊;如果朱立伦研判之后决定不再竞选,这些人会从始至终按兵不动、毫无踪迹。
朱立伦这样的实力,使得党内其他同志对其噤若寒蝉,想拍马屁者不敢发言,怕乱了朱的大谋;看他不顺眼的也不敢发声,怕被穿小鞋。截至目前,只有张亚中公开批评朱立伦不厚道,一直劝进卢秀燕是“强人所难、道德绑架、情绪绑架”。张亚中之所以敢这么说,一则是因为上次党主席选举,他已经得罪朱立伦了,两人早就撕破脸;二则是因为张亚中就是一名学者,清清白白,朱立伦抓不住他的把柄。
郑丽文,孤勇者。
郑丽文在宣布竞选党主席并发表政见之后,就没有其他动作。在国民党内部,几乎没有人看好郑丽文。原因很简单,与朱立伦完全相反,郑丽文没有自己的党羽,她一根羽毛都没有。
现在的国民党,有山头有派系,唯独少了理想和信念。郑丽文是有理想、有信念的,而且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国民党该如何应对,有清晰的思路。她是为数不多的跳到茶壶外面看两岸、看世界的国民党人。
可惜,她是孤独的,她是孤勇者。
罗智强,先锋官。
罗智强的政治生涯是从加入马英九团队开始的,是马英九的嫡系。
这一次,罗智强在宣布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公开向卢秀燕表白。他说,如果他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卢秀燕又愿意参加2028年大选,他会立刻辞去党主席一职,并支持卢秀燕担任党主席。
如果说,马英九时期的罗智强是一名马前卒,那么,面对卢秀燕的时候,罗智强的表态是愿意充当一名先锋官。
这是罗智强的厉害之处,对自己定位精确。
精确定位不够,还要展示实力。罗智强宣布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列举了国民党主席的四大任务,日前又宣布,如果当选国民党主席,将会推动在“立法院”制订“政治迫害调查条例”。
笔者估计罗智强在竞选国民党主席的过程中,还会持续改进、细化各种方案。
事实上,这些方案,都是为卢秀燕参加2028年大选量身定做的,一旦卢秀燕决定参加2028年大选,罗智强的方案立刻就会转化为卢秀燕的竞选纲领。
从这个角度分析,即使罗智强最终无法担任国民党主席,将来如果卢秀燕参加大选,他也有望成为卢秀燕竞选团队中的大将。
问题是,每一个政治人物的背后,都有一票自己的人马,卢秀燕也有一支市政府的团队。罗智强单枪匹马投靠,能赢得卢秀燕的青睐吗?
张亚中,可怜白发生。
关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张亚中有一整套的理论和主张。这套理论和主张与大陆的一国两制,还是有差距的,但张亚中自认为,他的主张是大陆能够接受的最低线,也就是说,大陆方面还是愿意跟他讨论一番。
笔者粗略翻看过张亚中的理论和主张,总体的感觉是学术味道浓厚,实际操作可行性不大,主要原因大概是张亚中在书房和故纸堆里沉浸太久了,不了解台湾,更不了解大陆。
所以,他参选国民党主席,更像是唐吉坷德大战风车。
张亚中1954年出生,今年72岁。笔者对他的感觉是“廉颇老矣”。
他的老,不是年龄的老。
卢秀燕,老娘的菜不是这道菜。
卢秀燕不愿意竞选国民党主席,原因十分简单。国民党主席不是她看中的菜,她看中的,是2028年那道大餐。
如果卢秀燕接下国民党主席这个担子,她将在主席和市长两个角色之间疲于奔命,并立即受到来自民进党当局的高强度打压,她的2028之路大概率会半途而废。
所以,拒绝竞选党主席,是她唯一正确的选择。
其他人,伺机而动。
除了上述几个人,还有一些人伺机而动,其中有的人也许会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前台北市长郝龙斌。根据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员邱毅教授透露的消息,连马英九都起心动念了。
这不奇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笔者在之前的评论中已经指出了,国民党内不少人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雄心。
站在两岸关系、国际局势的高度看,国民党的主席之争就是茶壶里的风暴。
一群人精在茶壶里追来逐去,也蛮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