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钢丝上的资产配置术(“个人资产金融化”专题)

  
作者:本报记者程志云孙健芳 实习生赵娟吉亚楠
发布日期:2007-02-28
    “ 当然是投资、只有投资,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变成现金都砸入这个疯狂的市场里去!!”那些所谓懂行的“朋友”鼓噪着。
    于是大批的人们被鼓动起来,他们如蚂蚁一般,从银行的柜台后面把辛辛苦苦积攒的积蓄背走,转而投入到隔壁的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
    当然还有一些极端分子,他们中有职业炒手、投机客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对牛市有着坚定“信仰”的投资者。他们抵押了房子、当了自己的名表、从信用卡透支、甚至从高利贷手里拆借现金,投入到这个了不起的股市里!
    这群狂热的投资者仿佛是走在高高的钢丝绳上,一只手熟练的握着股票和基金等投资品,而另一只手紧紧抓着神奇的资本魔方,找寻风险与收益间的平衡。
投资者的花样年华
    在证券公司的大厅里,记者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陈先生。50多岁略微发福的陈先生是个标准的中产阶级,投资股市已经有10年之久。他是刚下飞机就赶到证券公司“打第二份工”的。他喜欢直接操作股票,用他的话来说,“喜欢和庄家肉搏”的感觉。
    在过去的两年中,老陈曾经投资过房市,拥有几套住宅和物业。他趁着2006年房价高企的时候卖了1套,转而投入股市。他认为房价现在已经高了,而股市只走了一半,所以他开始将实物资产更多的变成流动性更好的现金和股票。“我开始卖手里的另一套住宅,如果碰到很踏实的投资机会,我还会把比较值钱的物业抵押出去换成现金。”他说。
    与老城持重的老陈相比,大学毕业刚刚工作的小王更富有年轻人的热情。她利用信用卡长达50天的透支免息期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将自己3500元的工资留下500元备用,其余3000元购买某只进取型基金,然后在这一个月里所有购物、吃饭等都尽量使用信用卡消费,在免息期到来、需要还卡债之前,卖掉基金,还掉银行债务。
    还有一些准专业炒家,他们是所谓的业余高手,为熟人、朋友以及一些慕名而来的人代理炒股。通常他们的客户达到20-30人左右,募集到的资金达到上千万元。如果他们炒股亏损了,到达一个止损点就会斩仓,而如果获得收益,就获取佣金或者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当然,更多的人对股市并非是那么熟悉,也未必有什么内线,但同样热情洋溢……
    一些低收益的投资品种已经遭到投资者的唾弃。除了存款客户大量减少以外,不少保险公司也遇到了“麻烦”。“平安保险近两三个月的销售额有所下降,尤其是买投资储蓄型保险的客户明显减少。最近也有不少人来退保,拿钱出去就走到隔壁的基金管理公司了。”一位平安保险业务员称。
    而据一位证券公司人士介绍,最近一阶段的个人理财业务,无论是电话咨询人数还是办理业务的人数都明显增加,主要还是针对基金和股票投资,其中很多是新开户的客户。他们通常很不理性,可能只是听朋友说去年的基金赚钱了便有投资意向。
投、融资间的收益与风险
    在资深理财师的眼中,通过金融产品的杠杆去融资再去投资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所有的融资方式都具有成本,而投资者为了覆盖这些成本而不得不投资那些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品。
    实际上这些冲动的投资者,他们的融资工具主要就是几种。而他们融资的成本也是容易计算出来的。也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银行推出的个人综合授信成为投资者的主流融资渠道之一。
    个人综合授信是近两年银行为了开发个人消费市场而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它最大的特点是不限定贷款者的资金使用方向。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可分为信用授信、担保授信和抵押授信三种形式,一般银行的贵宾级客户可以享受无抵押的信用授信;如果有房子抵押或者有银行认可的人提供担保,也可以获得银行的综合授信。取得授信后,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向银行申请放贷和还款,并在年度内循环使用,银行则按实际使用天数计息。
    但办理此类业务时投资者需要填写保证书,即不用于虚体投资,主要是针对股票投资。
    但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很难监控这些投资者的资金用途。现行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期贷款利率5.58%,成本并不算高,而这两年买基金买得好的话,一年收益率应该能超过10%,应该能够覆盖成本。
    据粗略统计,去年以来推出的房贷新品已不下20个:如深发展的循环贷、建行的房贷通、招行的随借随还、民生银行的按揭开放账户等。
    典当行则成为投资者的另一个融资渠道选择。按照国家规定,房产抵押的综合息费是3.2%,其他的是4.7%,按月计息。因此,投资者需要承担相应不菲的利息支出。此外,延期赎当超期部分每日加收当金0.5%的综合费用及利息。显然,典当资金并不适合长期投资业务。
    但不少投资者也声称,为了短期内筹到大笔资金才选择了当房子,因为典当房子的资金3至7天就可以拿到。
    据典当公司人士称,这种不理性的用典当房产的资金投资股市的人并不多。但据部分业内人士估计,目前通过典当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资金至少已达数十亿元,并且还在继续增长。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累计典当金额700亿元,2006年超过800亿元。
    年轻的投资者们还喜欢选择信用卡透支投资基金。信用卡持卡人通过信用卡定期定额购买基金,可享受到先投资后付款及红利积点的优惠。在基金扣款日刷卡买基金,在结账日缴款,不仅可以赚取利息,还可以凭空赚得报酬。
    但问题是这种投资方式的成本和风险性都很大。目前,用信用卡取现需要1%-5%不等的手续费(部分银行最高50元封顶),此外60天内每天要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两个月利率高达3%左右。此外,基金的申购、赎回费也在2%左右。因此信用卡透支投资基金平均一个投资周期的成本就在5%左右。如果基金回报率低于5%左右的话,这个投资就会亏损。
    实际上,没有负债就无法享受到债务杠杆带来的收益,适当的债务是增加投资收益的一种好方法。但过度融资再投资就面临巨大的风险。
    一般说来,在进行资产、负债配置时,有两个指标可以参考,一个是资产负债率,该比率在70%以下属于安全状态;另一个指标是房贷的月支出在月收入中的比例,50%以下为可控范围,超过了这两个指标,就会被认为风险比较高了。
    春节,带给所有人生机和希望,而那些在股市的高墙上徘徊的人,或许也可以下来休息片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